幸福老齡化行動計劃通過醫藥保健、學習、就業、住屋和交通等12個領域的約60項計劃,希望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個人人可優雅步入老年的模範國。
這項行動計劃把所有與樂齡有關的項目集中在一起,當中一些項目已在進行中,這包括由社區組織自行推出的項目。
人口老齡化課題部長級委員會去年6月起通過舉辦小組討論等管道,收集了4000多名公眾的意見,包括年長義工、年輕人、住在租賃組屋的年長者、看護及德士師傅等。委員會也根據所收集到的反饋,制定了一些新計劃。
活躍樂齡
隨著年長國人的壽命延長,也活得健康,他們將有更多機會不斷學習。
●在職場上發揮潛能
李顯龍總理在星期天的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政府最遲將在2017年通過立法,把重新受僱的年齡頂限從65歲調高至67歲。
這將讓身體健康、有意繼續工作的年長者,有機會繼續受聘。
●繼續學習擴展視野
新成立的全國樂齡學苑(National Silver Academy)將與本地大專學府、理工學院、工藝教育學院和各社區組織合作,為年長者提供一個學習網絡。依個人興趣,選擇報讀如烘焙、珠寶設計或美容保健等各類課程的年長者,將無需通過考試。
到了2030年,開放給年長者的學額將有三萬個。他們可參與的課程內容從財經到社會老年學等,非常多元。
活躍樂齡理事會也將與100所學府和社區組織合作推出跨代學習計劃,年長者將與年輕人有更多互動交流的學習機會,學習的內容包括社交媒體和攝影等。
●參與各類義工活動
「總統挑戰」慈善活動將推廣一個全國性的年長義工運動,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招募多5萬名年長志工。
年長志工將可通過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即將推出的新電子平台,根據個人興趣、技能,以及可投身義工活動的時間和地點等,尋找適合他們的義工空缺。
●學習如何健康長壽
政府將推出全國樂齡健康計劃(National Seniors' Health Programme),讓年長者降低患病的機率,儘可能延長他們活得健康的年數。
這就包括推出健康生活運動,以及在職場推出針對成熟員工的干預計劃等。
計劃的目標是在2030年以前,幫助40萬名年齡在50歲及以上者,更健康地邁入老年。
●應付退休所需
根據政府較早前的宣布,符合樂齡補貼計劃(Silver Support)條件者,每三個月可得到一筆300元至750元不等的現金補貼。這項永久計劃是用於幫助低收入或沒有太多積蓄的年長國人。
敬老愛幼的
和諧社會
新加坡將成為一個凝聚力強,人們和諧共處的家園。
●支持年長者原地養老
把家訪計劃擴大到50個鄰里,協助年長者原地養老。
●讓年輕人更了解年長者
未來10年,約10個預購組屋項目將把護老設施和託兒所規劃在一起,以增進跨代互動和交流。
●獲更大肯定和支持
由人民協會推出新的「百盛樂齡卡」(PAssion Silver Card),所有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將可免費獲得。國人無須提出申請,人協將從明年初起把卡寄給所有符合條件的國人。日後,每名年齡達60歲的公民也會獲得這張百盛樂齡卡。
持卡者可享有的優惠和福利包括:到參與計劃的超市或商店購物時可獲得特別折扣,以及排隊優先權等。
●保障弱勢群體
政府已著手通過修改法律條文,進一步保障弱勢群體,包括弱勢年長者的利益。
這包括擬定新的弱勢成人法令(Vulnerable Adults Act),保護弱勢成人免遭第三方虐待或忽視。新法令主要保護18歲以上,因喪失心智能力或殘障,或沒有能力自我保護者。政府將有權展開調查,若有必要, 將把弱勢成人重新安置在安全的地方。弱勢成人法案將在今年較遲時候提呈國會。
此外,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將在今年第四季完成心智能力法令(Mental Capacity Act)的檢討工作,包括簡化代理人提交申請的法律程序,以更好地幫助失智者和他們的家人。
無齡城市
人人都能過著活躍的生活,並在自己的住家或熟悉的鄰里,獨立、有自信且優雅地邁入老年。
●親樂齡交通
交通部明年將公布10年計劃,通過改善與地鐵、巴士、行人和公路相關的交通系統規劃和設計,讓年長者可以更安全、更舒適,也更便利地出行。
陸交局目前已著手探討如何改善現有的指示牌,例如,把指示牌的字體放大,或安裝圖文並茂且顏色鮮艷的路標等。此外,在人流量高,尤其是有較多年長者使用的行人天橋裝置電梯,方便年長者出行。
●親樂齡住屋
未來至少有10個新組屋發展項目,將同時建設活躍樂齡中心(Active Ageing Hubs)。人們除了能參與活躍樂齡活動,中心也提供日間護理和日間復健等醫療服務,以及為一些年長者代購日用品和提供幫傭等輔助生活服務。
●親樂齡公園
國家公園局將逐步翻新公園裡的廁所、步道、照明和運動設施等。此外,也探討在公園裡開闢對失智症和中風年長者有治療用途的小型花園。公園局日後將宣布詳情。
●親樂齡建築環境
建設局將推出一套指南,讓設計者在設計公共場所時,更有意識地為年長者設想得更周全。
●更多老齡化課題研究
政府將投入多達2億元的資金,以推出國家創新挑戰(National Innovation Challenge),推動與老齡化相關的研究。
衛生部將展開徵集活動,收集一些新穎的研究點子,包括如何延長壽命,以及發展不受年齡約束的職場等不同主題的研究。衛生部已於上周推出首個徵集活動,希望居家護理業者能與合作夥伴構想出新的護理模式,更好地應付年長者的需求。
獲得衛生部資助的研究項目,可以得到為期最多三年,多達研究預算80%的資助額。
晚年當義工可增廣見聞 自己受惠最大
黃艷群(69歲)11年前首次參與義工活動就到寮國教書,待了整整一年才回國。之後她陸續為華社自助理事會和曹氏基金提供志願服務。
她受訪時說,很多人認為,義工多數時間都在幫助他人,但她覺得,參與義工活動反而讓她在晚年能繼續增廣見聞,大開眼界,所以受惠最大的其實是自己。
兩年前開始到曹氏基金服務的黃艷群,是該基金目前200多名年長義工的一分子。
她說:「我每周到中心一次,做的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和其他老人家做朋友,聊聊天、唱唱歌等。他們有些患病,有些是獨居老人,所以有個朋友陪伴也不錯。」
退休前當英文教師的黃艷群把義工活動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她目前也在修讀與中藥保健有關的課程。
在人口老齡化課題部長級委員會昨天公布的幸福老齡化行動計劃(前稱老齡化課題行動計劃)下,「總統挑戰」慈善活動下來將推廣一個全國性的年長義工運動,目標是在2030以前年招募多五萬名年長志工。相關細節將在近期內公布。
曹氏基金目前聘有70多名全職員工,而招募的義工多達600餘人,其中約35%的年齡在60歲及以上。
年長義工會講方言較易溝通
曹氏基金屬下華美中心的高級經理、資深輔導員王勁指出,年長義工所占的優勢是他們與其他年齡相仿的人,在語言上較容易溝通,因為年長者普遍會講方言。他們也能彼此分享人生經歷,也可能有一些共同記憶,較容易打破隔閡。
王勁說:「曹氏基金歡迎這項全國運動。招募到更多年長義工除了能幫助到更多需要照料的年長者,年長義工本身也能成為活躍樂齡人士,在退休後繼續回饋社會。」
她也期待這項運動有撥款資助福利團體的計劃,以協助它們承擔為年長義工提供培訓的部分開銷。
曹氏基金為義工提供的培訓包括助人和輔導的技巧,以及情緒管理等。定期進行家訪的義工也必須每周接受督導。
她 說:「義工有時會面對壓力、挫折感,甚至氣餒,又或者他們友伴的對象過世後,我們必須給予他們支持和輔導,協助他們繼續走下去。若有培訓津貼的資助,各機 構都能在義工管理上做得更好,這對義工們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