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國產片翻身的一周。
同時有三部Sir感興趣的華語片上映。
《烈日灼心》、《刺客聶隱娘》和《三城記》。
前兩部Sir已經分別安利過無數次了,今天來說說《三城記》。
很多人大概想不到(其實Sir也是最近看新聞才知道)。
這部片名聽起來十分文藝的電影,講的是成龍父母的愛情故事。
成龍有多出名就不說了。
他老爸——房道龍也是個傳奇人物。
房道龍出生於1914年的安徽蕪湖,曾學過功夫,在家鄉結婚,生下了兩個兒子。
後來他匆匆離家去參軍,卻因為槍枝走火被革職,於是他在南京做起了布匹生意。
在南京大屠殺之前的幾個月,龍爸被日本人抓進監獄,倍受折磨。萬幸的是,他被一位親戚救了逃出南京,來到重慶,也因此躲過了那場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但在大屠殺中,房道龍的爸爸媽媽,也就是成龍的爺爺奶奶,都在空襲中喪生,他與兩個兒子也失去聯繫。
後來房道龍加入國民黨,機緣巧合成為了一名國民黨軍統情報人員,隨國共內戰輾轉到了上海,之後又到了香港。
在逃難過程中,他結識了成龍的母親陳莉莉。
成龍與父母
莉莉的父親(也就是成龍的外公)同樣被日本人的炸彈炸死,相似的命運讓兩人走到一起。
他們在亂世中相愛,幾經輾轉,終於在香港團聚,生下成龍。
後來夫婦倆因為工作,需要遷往澳洲,把年少的成龍留在香港。
但房道龍在澳洲經常想起自己以前失散的另兩個兒子。
1982年,他回到廣州,闊別40年後終於跟兩個兒子重聚。
房道龍與大兒子房仕德夫婦:
電影《三城記》講述的,正是房道龍和陳莉莉的這段輾轉在安徽、上海和香港三個城市之間的愛情故事。
這個劇本是成龍主動提供的。
早在2001年,成龍就找到張婉婷,跟她說:「我爸要給我講身世了,你有沒興趣來拍一下?」
張婉婷聽完龍爸講述自己的身世,並跟著成龍去了澳洲、中國安徽、中國香港等地方拍攝採訪,花了三年時間拍了紀錄片《龍的深處:失落的拼圖》。
這部片在2003年,作為第53屆柏林電影節紀錄片單元的開幕片放映(那年同在紀錄片單元的還有李楊的《盲井》),感動了不少觀眾。
一部成龍大哥的紀錄片也是一部中國人的辛酸史。
拍的還是很寫實的,老一代人的顛沛的生活,因為主人翁是成龍的爸爸,得以在成龍的籌拍下展示在大家面前,也是窺探那個時代的一個角度。
可以說,這部紀錄片是中國近代史的苦難畫卷。
成龍父親的故事,就是那年代普通人顛沛流離的生活,是無數分隔兩地家庭的縮影。
正如片中最後那句旁白:「這是成龍家族的故事,也是中國人過去100年的故事」。
拍完之後,張婉婷被片中成龍父親和母親的愛情感動了,決定把它拍成電影。
於是就有了《三城記》。
據張婉婷說,電影對他們的故事還原度高達90%,結尾甚至還打出了「誕下13磅巨嬰陳港生(成龍原名)」的字幕。
片中劉青雲飾演的房道龍是一名警察。
湯唯飾演的陳月榮則是一個想偷運鴉片過關的貧窮女子。
湯唯在海關被抓,劉青雲看見她身上背一個孩子,手裡拖一個孩子,一下心軟,就讓她過了關。
兩人由此相愛。
片中,劉青雲被日軍抓住,差點被砍頭。
這些都是現實中成龍父母的真實經歷。
而房道龍生活隨性、嗜酒如命的習性,也參考了成龍父親的愛好。
張婉婷曾說,成龍父親每日必飲酒,幾十年來只有一天例外,「就是成龍在南斯拉夫拍電影(《龍兄虎弟》)時受重傷,他實在是沒心情,那一天他沒有喝酒」。
片中還有成龍都不了解的細節和故事。
比如片中劉青雲送給湯唯的定情禮物,是一塊祖上傳下來的玉。
看片之後,成龍果真在自己家中找到了片中那塊定情玉佩。
由於過於真實,據說成龍在看片時,從第五分鐘開始一直哭到最後。
當然,影片具備如此強大的催淚功能,除了改編自真人真事,張婉婷細膩的女性視角也當記一功。
她最擅長拍攝亂世中的顛沛流離,以及芸芸浮生的情感撕扯。
比如1987年的《秋天的童話》,現在看仍不過時。
細節處流露出的,是東方人獨有含羞的美感——欲說還休。
周潤髮飾演的船工,愛上女留學生鍾楚紅後,在鏡子上寫字激勵自己。
寫完一串戒煙戒賭的決心後,他寫下了「船頭愛茶煲」(船頭即周潤發自己,茶煲是鍾楚紅角色的綽號)的字樣。
但遲疑片刻,他又把「船頭」兩個字擦去,改成了「有人愛茶煲」。
小小一個細節,讓他想愛卻又不敢愛,小心又謹慎的樣子展露得淋漓盡致。
還有《八兩金》。
因為Sir是潮汕人,而《八兩金》寫的正是故鄉的故事,熟悉的方言,老房子,灰塵撲面的街道和清幽的山水,特別有親切感。
片中,張艾嘉出嫁的時候,洪金寶騎著自行車不停拚命地追,張艾嘉不斷地回頭張望。
羅大佑作詞曲,齊豫演唱的《船歌》貫徹始終:
誰的船歌唱的聲悠悠,誰家姑娘水鄉泛扁舟,誰的夢中他呀不說話呀。
那年代顛沛流離的愛情,令人唏噓不已。
《三城記》講的也是這種個人感情的飄零。
片中有一幕,劉青雲和湯唯分別帶著各自的孩子一起吃晚飯。
兩人一開始閒話家常。
後來,劉青雲把辣椒放在杯子,跟湯唯比賽誰喝得更快。
一杯又一杯,兩人的眼神發生了變化。
曖昧的情愫越來越濃。
之後,劉青雲跟湯唯坦誠殺過人,怕自己連累她。
即使被人追殺,頭破血流,也不放棄尋找愛人,急得兩眼含淚。
這種生死不離的愛情,或許也只在動盪的年代才會發生吧。
除了述說現實的無奈,張婉婷也常常在電影中展現一些浪漫到極致的情節。
比如《玻璃之城》中,黎明花2萬5千塊買回了當年舒淇學校門口的廢舊郵筒,把舒淇20年來寄給他的信,一封一封放進郵筒里。
而《三城記》里,劉青雲和湯唯坐在湖邊的廟堂彈琴唱戲,忽然遭遇空襲,天降炸彈,聽戲的村民都四散奔逃,只有他們兩還沉浸在二人世界,繼續拉琴,深情對視。
這些情節並不現實,卻留下愛情最美的一面給觀眾看。
因為導演張婉婷認為:
那個年代太苦了,整天在逃難,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如果遇到一個你真心喜歡的人,真的很不容易的。
不得不說,Sir最初看到湯唯和劉青雲的搭配,也覺得畫風實在相差太大。
湯唯是不少人心中的文藝女神。
跟她搭戲的也多是高顏值、氣質憂鬱的男星——梁朝偉、玄彬、吳秀波。
最近一部《命中注定》中的男主角廖凡,還因為跟湯唯cp感太弱,被網友說像殺人狂魔,「一看到就出戲」。
而劉青雲是港片里的殺手、瘋神探、街頭小混混。
就算談起愛情,也是生(屌)活(絲)氣息十足。
這兩個人演愛情戲,真能擦出火花?
張婉婷曾說:「我的劇本通常(找投資)有時候找5年有時候找10年,有的找了20年還在找……別的東西可以妥協,找演員不可以妥協」。
她認定那個演員,就不會放手。
拍《秋天的童話》時,她看上當時正是「票房毒藥」的周潤發。
她拿著劇本在香港所有的電影公司都走了一遍,沒有一家投資方願意讓周潤發出演這個角色,他們向張婉婷推薦了其他當紅男演員。
但那是我堅持說不行,一定要用周潤發,因為沒有一個男主演既可以演流氓,同時身上還具備羅曼蒂克的感覺。除了他,沒有人可以出演船頭尺這個人物。 」
最終,周潤發演活了船頭尺,也在那年憑藉《英雄本色》和《秋天的童話》兩部影片成功摘掉了「票房毒藥」的帽子。
1998年拍《玻璃之城》。
男主角黎明是「偶像派」,女主角舒淇是「三級片女星」。
當我定了舒淇來演片中的女大學生時,所有人的反應是:天哪!她行嗎?我說:有什麼不行,她很有氣質。
結果兩人雙雙奉獻出出色演技,提名次年金像獎影帝影后。
這次《三城記》開拍前,張婉婷就看中湯唯和劉青雲。
她青睞劉青雲的猛男氣質,跟房道龍一樣「身板硬朗,粗人一個,性格火爆煙酒不離身」。
而湯唯演的陳月榮,通讀《三國》,《水滸》等書,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才女。
湯唯演起這類角色已非首次——我們也想像得出。
但劉青雲如何褪去港味,演活一個操著方言的粗糙硬漢。
就看張婉婷如何調教了。
至於片中的另外一對情侶,秦海璐和井柏然,更像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的姐弟。
秦海璐能否以純熟的演技,演唱劇本要求的初戀情懷,也是一個懸念。
從豆瓣的評論看:
電影口碑尚可,感動的人不在少數:
@直胖:
看的提前場。現在好好拍愛情電影拍的不浮誇那麼認真的已經少有了,所以還是很極力推薦進電影院看的。張婉婷和羅啟銳這對夫妻檔還是有質量保障的,永遠拍得有情懷。
@某C:
不管在原型的基礎上有多少藝術加工,在這樣的亂世里,有這樣的深情,也著實令人感動。
但也有人表示出擔憂:
@陸支羽:
張婉婷依然執念於亂世浮生,但這個時代已經不屬於這樣老套的悲喜群像了
據說《三城記》的故事劇本其實10年前就寫好了。
因為製作成本太大,一直沒有人投資,拖了十多年。
但導演張婉婷覺得這個愛情故事是50年代父母輩的集體回憶,「在那個年代有什麼可以期待的呢?值得期待的只有愛情吧。」
只是不知道,這份遲到的愛情,還能打動現在多少年輕人。
希望《三城記》,不會成為下一艘《太平輪》。
最後,送上預告,你們感受下,動盪歲月中的傳奇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