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結石痛起來真的很難忍,根據專家建議,預防的方法其實並不難,尿路結石的預防,以及手術後的預防都很重要,方法也很類似,臨床統計顯示,結石病患在接受治療後,如果沒有做好預防工作,6至7年後復發的比例超過一半,復發率甚高。該怎麼做才好?
每天排尿量至少1500cc:除慢性腎衰竭(尿毒症)、心臟衰竭的病患,因為難以代謝水分排出體外,不能大量飲水,要由醫師指示適當的喝水量,一般人皆應多喝水,每天喝2000至3000cc以上的水量,以達到每天8至10次的小便次數,約1500至2000cc的尿量。
均分喝水時間
要注意的是,喝水時間應平均分配,不要集中於某一時段大量喝水,其他時段又不喝水,以達到沖洗泌尿道的作用,並減少復發的可能。
另外,小便的顏色是很重要的指標,尿液顏色淡黃、清清如水才是健康的尿液,有的勞動工人頂著烈日工作,因為流了很多汗,口渴猛灌水,覺得喝很多水,但尿液顏色仍然深如濃茶,因多數水分隨著汗液排掉,這樣對泌尿道的健康也不好,要喝更多水,沖淡尿液顏色,才有助於預防結石。
如果是在冷氣房內的上班族,因為排汗量不多,喝水量當然不必像運動員或工人這麼多,但記得每次排尿後都要觀察尿液的顏色,以此調整水分補充的多寡。
適度運動 抗生素別吃太多
要預防結石捲土重來,得先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在飲食習慣上,鹽飲食是結石的危險因子之一,應以清淡少鹽最好,並且儘量減少含鈣、磷、草酸、高普林(Purine)、高蛋白質食物。而飲料則以白開水為佳。啤酒的微量酒精有利尿作用,可使尿量增多,對於較小的結石有助於排出,但是,喝酒易導致尿酸升高,且啤酒中也同樣含草酸,不建議大量飲用。
在生活習慣上,不要服用過多抗生素。根據醫學研究指出,有一種細菌叫Oxalobacter formigenes,可以分解草酸,當人體在6至8歲時腸內有很多這種細菌,但隨著年紀增長逐漸減少。這種細菌可以吸收草酸鈣做細胞的養分,減少腸道的草酸鈣,如果經常服用抗生素就會殺掉腸中的這種細菌,就比較容易發生草酸鈣結石。不憋尿也是預防結石的重點,排尿有助排出細小的結石。當然,適度的運動例如跳繩、搖呼拉圈、健走等,都是很好的運動。運動可維持輸尿管蠕動,減少沉澱結晶的產生。
結石不同「雷區」也異
草酸鈣結石
少吃含草酸高的食物:綠茶、紅茶、椰子、咖啡、可樂、啤酒、小紅莓汁、檸檬、扁豆、菠菜、柑橘、葡萄、蘋果、番茄、韭菜、甜菜、無花果、李子、梅子、草莓、杏仁、巧克力、可可、花生、芹菜、蘿蔔、蘆筍等。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加入牛奶,如此,可於腸道內形成不吸收的草酸鈣,然後從糞便中排去,以免增加尿液中草酸含量。
避免攝取過多的維他命C:攝取過多會引起草酸鈣結石。
增加維他命B6的攝取量。
減少含鈣的食物:牛奶、起司、優酪乳、乳酪蛋糕等。
減少鹽分攝取,吃清淡一點,太多鹽會使尿鈣升高,同時會降低尿中抑制結石的因子「檸檬酸」的含量。
磷酸鈣結石
少吃含磷高的食物,例如:酵母、小麥胚芽、蝦、香菇、全穀類、麥片、內臟、蛋黃、牛奶、豆類、堅果類、可可粉、巧克力等。
降低鈣的攝取。
磷酸銨鎂結石
采酸性飲食:多吃蛋白、肉、家禽、魚、穀類、葡萄、西瓜、番茄、玉米、蘆筍、橄欖、李子、小紅莓、西瓜等。
避免泌尿道感染。
尿酸結石
采鹼性飲食:多吃蔬菜(尤其是豆莢和綠色蔬菜)、海帶、海藻等。
依醫囑服用降尿酸藥物。
采低普林飲食:少吃海水魚(鯷魚類、小魚乾、沙丁魚)、內臟、肉汁、肉湯、香腸、香菇、洋菇、蘆筍、豆類、酵母類、雞精、乾貝、蛤蜊、草蝦、蚌、發芽豆類、紫菜等。
限制喝酒。
胱胺酸結石
限制蛋白質攝取:控制肉類、家禽、魚、蛋、大豆、花生、小麥等攝取量。
采鹼性飲食(如前所述)。
多喝果汁:葡萄柚汁、橘子汁、小紅莓汁、葡萄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