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馬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業務依舊穩健,但仍無可避免貸款走軟的衝擊,加上營運開支走高,以及非利息收入減少,遭分析員將今年凈利預估,大砍10.3%。
艾芬黃氏投行研究今日在報告中,宣布將今年凈利預估,調低10.3%,而明後兩年預估也難逃一劫,分別調降6.8%和5.2%。
同時,馬銀行的12個月目標價格,也從9令吉,大幅下修至8令吉,相等3.8%的回酬率,且已包含明年6.1%的周息率預估,但維持「守住」評級。
貸款目標難達
分析員強調,依舊樂觀看待馬銀行獲利能力的可持續力,但較高的營運開支,以及預期非利息收入走跌,才決定調低預估。
其中,今年的營運開支預估,被調高15%,明後年則分別為8%和6.8%;非利息收入預估,則調低7.8%,明後年則調降9.7%,因預期投資和其他收入將減少。
目前,馬銀行仍維持9至10%的貸款增長目標,直到本月27日的次季業績出爐後才會再做考慮。
不過,分析員的貸款增長預估則較為保守,今年料只有6.5%,明年則會大增至10.9%,後年料能達9.7%。
次季凈利息 賺幅看漲
對於次季業績預期,來自本地業務的凈利息賺幅和非利息收入,將可穩健支撐獲利能力,預期凈利息賺幅可比首季的2.26%來得更強,歸功於融資成本的減少。
事實上,馬銀行深信,能在下半年維持強穩的凈利息賺幅,但仍難逃按年萎縮。
「我們也相信,外匯兌換收入,還有泰國與印尼的穩健經紀收入,將可支撐非利息收入的表現。」
另一方面,馬銀行正在執行更嚴謹的舉措,包括監管和重新評估部分「貸款重組(R&R Loan)」,目前處於減值貸款的組別,很可能會調整組別,但不管如何,對信貸成本的影響極微。
外資持股高 恐遭賣壓
馬銀行截至本月7日的的外資持股率,高達20.75%,可能會在外資拋售馬股的局勢中,慘遭賣壓。
相較之下,一年前的外資持股率為22.8%,證明不少外資在過去一年紛紛脫手。
分析員表示,考量到經濟展望更加謹慎,將會影響業務拓展、貿易和消費者開支,預期整體領域的貸款增長將放緩。
「這將會衝擊利息收入,並造成凈利息賺幅進一步萎縮,占總貸款市場18%市占率的馬銀行,也會受打擊。」
周二閉市時,馬銀行以8.43令吉掛收,揚24仙或2.93%,成交量202萬500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