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速遞真電話騙案 老婦痛失300萬元

@ 2015-08-25

雖然近期不斷有傳媒報道,有騙徒透過電話行騙,稱事主與內地案件有關,要傳錢到指定戶口「解決」事件,惟仍有不少巿民「中計」。昨日,就有一名老婦懷疑誤墮電話騙案,痛失三百萬元,事後告知家人後認為被騙,報警求助。

一名住在北角電氣道城巿花園的七十二歲老婦,早前接獲一名自稱是速遞公司職員的電話,表示女事主寄出包裹內藏有虛假文件,其後把電話轉駁至一名自稱是內地公安機關職員,職員又指女事主牽涉內地一起刑事案件,當局正對她進行調查。

稍後,女事主收到多張傳真,為看似內地執法機關發出的拘捕令,騙徒其後又再次收到來電,要求女事主交出三百萬港元來「解決」有關案件,她結果按對方指示,將三百萬元轉帳至內地一個銀行戶口。

直至昨晚十時許,女事主方將事件告知家人,認為自己可能受騙,於是報警。警方到場了解及調查後,將案件列作詐騙案處理,由東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香港雖然是個很安全的城市,但市民亦有可能成為犯罪集團或騙徒的目標。他們會利用受害人貪心或無知的弱點,引受害人上釣。以下將介紹一些常見的街頭騙案。但市民必須注意,騙徒在不同的環境可能會使用不同的手法,其手法未必會跟以下介紹的完全相同。

電話騙案

手法

騙徒假扮受害人的親屬、朋友或業務夥伴致電受害人,訛稱自己有財政困難,需要現金應急,要求受害人把款項存入或轉賬至騙徒提供的銀行帳戶。受害人後來發現被騙。經警方調查後,發現騙徒利用虛假或被盜身分證的資料開設銀行帳戶,又或該銀行帳戶是由他人而非騙徒開設。

建議

訂定暗號(只有家庭成員知悉),以便在緊急情況下使用; 告知該親屬、朋友或業務夥伴,你將用他的已知電話號碼致電核實事件的真偽; 在核實來電者的身分前,切勿轉帳任何款項;以及 如懷疑來電是虛假,應報警求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