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事新聞
大家的答案相信都是一樣的:不是納吉,不是羅斯瑪,不是墓尤丁,也不是阿都拉巴達維;凱里。。。。。這些雖然都是貪官,多年來進了他們口袋的錢沒有千億也有百億。
但是真正最大的貪污大鱷,只可能會是:馬哈迪!
馬哈迪隱藏的身家是多少?有人估計好幾百億,也有人認為上千億。不過,根據老馬的死對頭,國際貨幣阻擊家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統計,不會少過一千億美金,摺合馬幣,就是3000億!
想想看,國際權威的財經雜誌福比士Forbes所列出的世界首富,微軟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身家財富也只是650億。老馬的身家還比比爾蓋茨多出350億!
老馬才是真正的世界首富。哦,也不對,若論貪污濫權所得,老馬也只能排在第三。因為排名第一的是利比亞前總統卡達非上校;據國際間的評估,卡達非上校身家高達2千億美元!
排名第二的是已經被推翻的前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他的身家據說也高達1千5百億美金。
當然,卡達非上校和穆巴拉克都已經下台,前者被槍殺,後者面對人民審訊,將會在監牢度過餘生。所以,馬哈迪應該慶幸,他不但沒有被對付,還可以繼續在大馬政壇搞風搞雨,指指點點,做他的太上首相。
我們把那些敗壞家財的二世祖稱為《敗家子》;馬哈迪將國家財富幾乎敗光,應該稱為什麼?
別人是《敗家》,他是《敗國》!
不過,在進入主題之前,有必要先讓大家溫習一下,馬哈迪的從政生平事跡。雖然很多人對於老馬的背景已經相當熟悉,不過,年輕的網民或許對他還是有些陌生。這裡就讓我為大家不厭其詳的述說一遍。
馬哈迪於1925年12月20日在吉打州亞羅士打出世,現年87歲。他是馬來西亞第四任首相;自1981年7月16日從前首相敦胡申翁手中接過國家領導人棒子,到2003年10月31日交棒給繼任者敦阿都拉巴達維為止,前後在位22年,是馬來西亞在位最久的首相。
敦馬哈迪•莫哈末Mahathir bin Mohamad是一名印巫裔混血兒,父親為印度裔回教徒,來自印度南部的克拉拉(Kerala),母親為土生吉打馬來人。因此,馬哈迪並非正統的馬來人,他實際上是一個Mamak。
1964年,馬哈迪以醫生的專業身份代表巫統競選國會議員,競選獲勝後進入國會,但是由於不認同東姑阿都拉曼的領導作風而屢屢唱反調。1969年發生五一三種族流血衝突事件時,馬哈迪公開向東姑嗆聲,要求東姑辭職下台謝罪;因而被開除出巫統。
但是後來這件事被質疑是馬哈迪配合敦拉薩演出的一場戲;目的就是協助敦拉薩向東姑逼宮!東姑下台,敦拉薩接棒之後迅速恢復馬哈迪黨籍,並委任為正部長;更進一步說明了,東姑後來的猜測是有根據的。
1976年,敦拉薩驟然在英國倫敦去世;敦胡申翁接任首相之後,挑選馬哈迪出任副手。5年後,馬哈迪正式出任首相,從而開啟了他充滿爭議的22年首相生涯。
由於掌政初期面對黨內派系林立,尤其以東姑拉沙里為首的派系,與副首相慕沙希淡勢不兩立,斗得不可開交;延伸至1987年東姑拉沙里與慕沙希淡化敵為友,聯手與馬哈迪的當權派分庭抗禮。政局動盪,瞬息萬變。
這造成老馬無法順利展開他的發展計劃,當然,也就不能肆無忌憚的搬動國家財富。
當然,大計劃其實已經在暗中部署,只待時機成熟而已。這期間最受人矚目的,只有香港土著金融醜聞,吃掉國家23億;還鬧出人命。(有關香港土著金融醜聞事件始末,已經在去年的《五鬼運財竊國8000億》開講中有詳細描述,這裡不再細表)
香港土著金融醜聞已經過去28年,很多涉案者已經落網,最大的《首腦》,香港土著金融執行主席羅連鄂圖曼也已經在去年9月病逝倫敦。整起案件看似已經落幕,但真正的幕後黑手,所有人都相信,迄今仍然逍遙法外。
就像聽證會主席丹斯里阿末諾丁在報告書中寫的:他們敢於如此明目張胆,膽大妄為,將公家的錢洗進私人口袋;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幕後還有更強大的黑手在操控,他們必然有其他議程!
至於《其他議程》是什麼?沒有人知道,除了當事人。
如果不是因為巫統爆發黨爭,姑里和馬哈迪針鋒相對,我想,香港土著金融醜聞就可能不會爆發,而是會像許多更大更醜陋的案件一樣,被掃進毛毯底下了。
就在1987年巫統黨爭落幕,馬哈迪徹底清除了黨內的異己之後。真正的《五鬼運財大法》開始了源源不絕的輸送運作。許多大型發展計劃,這個估計幾十億,那個預算幾百億。。。。許多計劃的背後,都有馬哈迪的影子。。。。
老馬藉助《新經濟政策》的便利,大肆鼓吹朋黨文化,大量動用國家資產協助土著企業家,國庫被不斷的淘空。。。。。《新經濟政策》從原本的扶助弱勢土著,變成巫統斂財的工具!
本來用意良好的《新經濟政策》被馬哈迪改頭換面,成為朋黨的最佳保護傘。而當初舉手舉腳贊成《新經濟政策》的馬華,在馬哈迪凌厲的目光之下,也只能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連大氣也不敢喘一口,更別指望馬華在內閣為國家經濟命脈仗義執言了。
在1987年巫統黨爭中支持東姑拉沙里的B隊,結果曾經遭到馬哈迪清算的巫統新山國會議員拿督沙里爾 (Dato Shahrir Abdul Samad)就公開說過,目前備受批評的貪污朋黨與貧富懸殊現象並非新經濟政策的產物,因為巫統早在1987年的黨爭之後就扭曲了新經濟政策,這些不良的 現象皆是當時馬哈迪的領導所造成的。
他說:問題出現在那段期間(1987至2004年)的政策執行上,我們開始聽聞《裙帶主義》,《朋黨主義》的字眼,而不是在1987年前,我們是在之後才聽聞這些辭藻的,這些新的辭藻皆非源於新經濟策。
這名素來以敢言著稱的國陣后座議員俱樂部前主席,從1987年過後就與馬哈迪的領導層劃清界限,根據他的說法,新經濟政策早在1987年黨爭結束,東姑拉沙里,慕沙希淡,阿都拉巴達維和他離開巫統領導層過後就遭扭曲廢除了。
1987年過後執行的,不再是《新經濟政策》(NEP),而是被馬哈迪任意修改後的《國家發展政策》(NDP)和《國家宏願政策》(NVP)。
沙里爾說,《新經濟政策》並沒有具體的說政府必須扶植貪婪的土著,只是表明《重組社會,縮減各族之間的經濟差距》。但是當馬哈迪重新修改以後,政府的理論變成了《要豎立模範馬來企業家》。
馬哈迪刻意篡改新經濟政策,使它成為馬哈迪培養巫統朋黨的最佳武器。接著,他從年輕的馬來人當中挑選精英,給與全面的配合,栽培他們為巫統賣命。
因此政府要幫助幾個特定的人,被選中的土著企業經營者各自獲得10億至50億的建設發展合約。所有融資貸款和工作流程統統由政府協助完成。這些所謂的《土著企業精英份子》個個能夠悠哉閒哉的坐等榴槤跌。
從此以後的巫統,正式宣告進入朋黨時代。在馬哈迪的護航和指示之下,許多土著商人紛紛成為被巫統利用和牽著鼻子走的朋黨。他們獲得馬哈迪的人分發包賺錢的大工程,當然他們也必須向特定人士奉獻金錢。
直到1997年經濟風暴為止,國庫里被搬走的錢財不計其數。所使用的方法,其實與香港土著金融醜聞大同小異。他們都會通過在海外設立投資公司,將國庫的錢財發放給這些投資公司,有些涉及的款項是幾千萬,有些則高達數十億!
這些投資公司,大多數都以虧本告終,虧完了幾億,幾十億之後,只需申請清盤,國庫的錢就血本無歸。至於是不是真的虧光了,還是暗地裡被安排運走了,這個沒有人知道,當然,也不會有人敢去查-----除非你嫌活得不耐煩了!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土著銀行在土著金融醜聞之後持續虧損;兩度需要政府從國油搬錢來救;兩次救亡行動,就用掉國油100億的資金!
土銀虧損的錢,虧去了哪裡?
1990年,國家石油公司因為發展需要,原有的吉隆坡《大地宏圖》大廈(Dayabumi)已經不敷使用;國油在尋找著更適合建造總部大廈的新地點。
原本已經找到一片位於安邦帝國大廈(Imperial Tower)後面的空地;但是老馬否決了這項建議。
由於當年的吉隆坡賽馬場處於市中心,每逢賽馬日,吉隆坡必出現嚴重塞車情況,搬遷已是勢在必行。老馬建議國油就在這塊馬場寶地興建新的行政大樓。當年這塊地皮的估價,是馬幣3千萬。但是老馬指定國油不能直接跟賽馬公會買地。
賽馬公會以3千萬的價格,賣給老馬指定的一家土著朋黨公司;然後,這家公司以6千萬的價格轉賣給國油!而且,國油只能乖乖從命掏錢,不能過問為什麼!從這裡,你就可以看出,國陣朋黨是如何運用伎倆賺取暴利。
所以當你看到國家稽查報告出來,指說望眼鏡,馬匹,國防開支,各種用品配備價格離譜,而貪污局的說法竟然是《不是貪污,只是買貴了》的時候,你就可以明白,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了!
根據後來反出巫統的元老透露,從1987年至2000年,這13年內被馬哈迪朋黨虧光(或搬走)的國家財富估計不下8000億!
實際上,馬來西亞人民的錢財,在過去20多年裡,被巫統朋黨,和無人敢碰的黑手,以各種巧立名目的方法竊走的,豈止8千億?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公布的數目字;從2000年到2008年,短短8年內,從大馬流到海外去的錢,就高達8880億!這些錢,很多是無從追查的。
那麼,從1987年過後,到2008年,被神秘黑手運走的大馬人民血汗錢,又有多少?你能想像嗎?原本富裕的馬來西亞,原本擁有豐富原產品,每年入息源源不絕的馬來西亞,先天條件比任何一個鄰國都好!為什麼今天卻面臨破產的窘境?
這絕對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
前任《亞洲華爾街日報》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編輯巴里維恩Barry Wain毫不客氣的指出,馬哈迪就是馬來西亞國家財富被揮霍接近清光的罪魁禍首!
他說:撇開被浪費,被揮霍,被虧損掉的數目不算,單單是因為貪污而消失的錢,就不會少過馬幣一千億!
巴里維恩說:馬哈迪1981年上台的時候所喊的口號〈廉潔,有效率,可信賴〉很快就破功;貪污腐敗和濫權的行為迅速成為馬哈迪政府在外國人眼中的標籤。
他說,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的大馬,是一個充滿功利主義的社會。〈那是一個對壞人來說是好的時代;但對好人而言卻是很壞的時代。〉
他透露,在1984年,馬哈迪利用他的首相地位,秘密與美國軍方簽署協定,准許美軍秘密利用柔佛州一處森林來訓練叢林戰術;允許美軍在霹靂紅土坎海軍基地設立一個小型戰艦維修中心;同時也允許美軍在吉隆坡秘密營運一個維修中心,負責維修C-130大力士運輸直升機。
據他所知,馬哈迪秘密動用巫統的基金,將巫統轉變成為一家大型企業式經營的商業政黨。
另外,馬哈迪也私下動用人民繳納的稅金來興建〈太子世界貿易中心〉Putra World Trade Centre和巫統大廈;同時迫使一家官聯銀行將巫統積欠的1億4千萬債項一筆勾銷!
巴里認為馬哈迪縱容巫統朋黨貪污濫權,虧空公款,任意揮霍人民的血汗錢;因此就算他在馬來西亞國家朝向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方面有貢獻,但是功過不能相抵。
2006年的時候,國家石油Petronas宣布全年稅前盈利為868億零吉。從上個世紀70年代創立以來,國家石油已經凈賺超過6千億馬幣。但是政府卻 宣布減少汽油津貼;而且在一夜之間將汽油價格大幅度調漲!讓馬來西亞成為世界產油國中,民間汽油價格最昂貴的產油國之一!
這不禁令人產生莫大的懷疑:到底國家石油每年賺到的豐厚利潤去了哪裡???
前任工程部長三美維魯,2007年在國會回答反對黨的提問時這麼說:截至2006年為止,政府向國內20條高速大道經營者提供了高達385億的補貼賠償金!同時由於政府中止了柔佛州通往新加坡的彎曲大橋計劃,必須賠償相關公司3億元!
這些錢,是不是賠得很冤枉?385億的補貼賠償之中,南北大道應該至少占了一半以上。就是說,南北大道從1994年全線通車以來,短短12年內就拿到政府超過200億的補貼賠償!
想想看,當年南北大道從南到北880公里的建造費用才不過45億元!莫說過路費早已完全回收(肯定還有數以億計的凈賺);加上政府補貼賠償。。這樣好賺的〈空頭〉去哪裡找?
還有取代新柔長堤的〈彎橋計劃〉,就算喊停,也要全民買單?賠償3億?錢進了誰的口袋?
南北大道公司的幕後老闆就是國庫控股;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老馬和他的朋黨們(現在當然包括幾個當政的大官);所補貼賠償的200億元,很可能全部進了他們的口袋!這就是所謂的〈左手出右手進〉咯!
前任副首相安華也曾經說過,90年代初期,馬哈迪和達因曾經私下動用國家儲備金去炒外匯,結果虧損超過300億!這筆帳,最後仍然需要全民買單!
還有,馬航不是說連年虧損嗎?馬航從成立到現在,累積虧損已經超過120億!但是為什麼他們還毫無節制的花錢?甚至花費155萬買下三幅本地畫家的作品,結果竟然只是用來點綴馬航主席的辦公室?
還有國產車普滕控股,為什麼在沒有仔細研究分析之下就貿貿然花掉7千萬歐元(相等於3億1千5百萬馬幣)去買下歐洲汽車公司MV Agusta;然後只過了一年,就以1歐元的象徵式代價將它拋售?一年之內就令普滕虧損3億1千多萬馬幣?
然後,然後,這些虧損,最後又是由全民買單???
信手拈來的〈馬哈迪揮霍國家財產傑作〉還有下列幾十項。包括:
1:土著銀行連續兩次醜聞,總共虧損了馬幣32億元。
2:自以為聰明的去世界錫市場買賣期貨,以為可以操縱錫市場,結果沒兩下功夫就虧損了國庫16億元。
3:用國庫的錢去炒外匯,結果令國家虧損300億元。
4:成立柏華惹鋼鐵公司(Perwaja Steel)從事鋼鐵生產,結果短短5年內就虧損25億!最後決定將柏華惹鋼鐵廠以象徵式代價轉手賣給彭亨州的方天興,25億債務一筆勾銷!
5:為了扶持股市而動用100億國庫資金,成立Valuecap投資公司;結果也是一樣,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6:設立回教銀行,但是因為經營不善,蒙受高達7億虧損。
7:從2004年至2007年發給丁加奴州的5%石油開採稅多達74億元,結果被丁州政府拿去興建各種奢侈的玩意兒。包括水晶回教堂等等,揮霍清光!
8:花錢成立一個號稱代表國家的交響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短短10年內花在這個樂團身上的錢高達5億!
9:過去6年來,為了在全國小學推行英語教數理課程計劃,政府花掉了32億元去添購電腦ICT器材;結果現在英語教數理計劃似乎碰壁了,但是這條帳直到今天還是做不出來。
10:向法國購買潛水艇和戰鬥機而平白付出高達9億1千萬元的佣金給一家本地私人公司(納吉與肥婆擁有股份)。
11:由於取消柔佛與新加坡之間的〈彎橋計劃〉,政府不但必須賠償3億元給承包商;花了13億興建的新型海關大廈也變成了白象計劃。
12:花了1億元交給朋黨公司負責維修國會大廈,結果錢花了,每逢下大雨就一定漏水。
13:丟出4千萬元,只為了送一個馬來人上太空表演吃Nasi Lemak。
14:國民服務計劃,每年燒錢至少5億。
15:浪費3千萬元去建了一個完全不實際的〈大馬眼〉摩天輪計劃,結果現在丟在馬六甲變成破銅爛鐵。
16:推行130億的巴生自由貿易區(PKFZ)計劃,只進行不到一半就喊停,但是已經花掉了46億3千萬元。
17:補貼賠償高速大道公司高達385億元!
18:與砂拉越首席部長白毛聯手玩木材出口買賣計劃,一年內就虧損3千2百萬元。
19:動用國庫79億元賑救馬航。
20:動用國庫44億8千6百萬賑救布特拉輕快鐵系統公司。
21:動用國庫32億5千6百萬賑救實達(STAR-LRT)輕快鐵系統公司。
22:動用國庫1億9千2百54萬元賑救國家排污公司。
23:動用國庫1億4千2百萬賑救芙蓉波德申高速大道。
24:動用國庫儲備金幫忙砂拉越興建古晉監獄,耗資1億3千5百萬。
25:通過新經濟政策,強制規定非土著上市公司必須將30%股權送給土著。由此而將總值數以百億計的股票私下分發給巫統朋黨,或國陣領袖的家人,孩子,親戚。徹底扭曲了新經濟政策原有的《扶助弱勢土著》精神。
26:過去30年來推行的入口車AP政策,造就了無數的貪官污吏,私下買賣AP准證,導致國家流失數以十億計的錢財。
27:通過種種瞞天過海的手段,將數以十萬公頃計的商業保留地和原住民保留地私下轉讓給國陣領袖們的家人,親戚,孩子;令國家損失超過百億!
28:全國出現多少空有姿勢沒有實際的白象計劃?許多外表看來像皇宮的市政局大樓,鐘樓,耗資不菲的《藝術街燈》;紀念碑;各式各樣的體育綜合中心;一棟棟富麗堂皇的國陣國會議員的豪宅。。。。。總數加起來,至少耗掉國家幾千億財富!
29:從1980年代開始直到今天,國家石油的錢被動用過多少次來賑救那些朋黨企業?總共耗掉多少錢?全國只有首相和少數幾個關鍵人物能夠看到國家石油的真正實際帳目。我們估計單單是用來挽救朋黨企業的錢,不會少過800億!
30:馬哈迪朋黨消耗在股市投機的金錢不會少過1千億。賺了錢就入他們的私人口袋;虧了錢就要全民買單!而馬哈迪依舊樂此不疲;因為---反正錢又不是他的。錢是人民的血汗錢;也是馬哈迪的私房錢!
這些還不包括1998年,老馬的長子米占,在澳門賭場輸掉的2億,還有過去多年協助國內一些州統治者償還的外國賭債,高達30億。
據說1998年米占在澳門無法清還賭債,女兒被軟禁當成人知質,最後勞動敦達因從國庫搬錢,趕到香港去救人,才脫離虎口。這些都是報章不敢報道的事。
人民每年辛苦繳交的所得稅,公積金,統統被無良的國陣朋黨任意揮霍殆盡;他們吃香喝辣之餘,還假惺惺的提醒人民時局不好,呼籲人民要節衣縮食,改變生活態度!
可憐善良的人民並不知道豺狼的可怕,還有不少鄉村選民心甘情願被矇騙。這就是馬哈迪長期以來的愚民政策造成的後果。
我們的國家,養了什麼樣的領袖?
我們的錢,被什麼樣的人從公家變成了私人財產?
我們的國家,天然資源豐富,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如果不是被竊國,今天我們的國家會這樣窮嗎?會面對破產的危機嗎?
請大家深切思考,我們的國家,未來要走向怎麼樣的道路?
來屆全國大選,在你投票的那一刻,請好好想想。認真的想想。
即使不為你自己,也請為了你的下一代,好好珍惜這個國家。
國際貨幣大炒家索羅斯在一封致給馬哈迪的公開信中繼續開炮!
他說:我們再看看你那個俗稱《白毛》的砂拉越首席部長吧!他將價值超過百億的木材,以台底交易(Under table)方式賣掉了。從中得到多少分成?他還將砂州許多值錢的地皮以私相授受的方式,沒有通過公開招標就賣給那些跟他有利益掛鉤的商人。
他還以自己擁有的公司去壟斷中央政府發放給砂州的發展計劃;甚至公然售賣他的簽名,砂州商人都知道,只要你付得起錢,就可以拿到他批准文件的簽名!
根據海外媒體公布的訊息,《白毛》在海外擁有超過80億美金的財富!
他將數以千畝計的土地賤價賣給一兩家跟他有裙帶關係的公司,漠視更多生活在赤貧線下的砂州原住民的福利。他將幾十萬畝良田賣給少數幾家朋黨公司進行發展種植業;但是砂州原住民的名下卻連一英畝的耕種地也沒有!
他將海沙專利權賣給一家和他關係密切的公司,讓那家公司無限量地采沙填土;但是當海沙被過量開採而導致海灘被破壞的時候,他又厚顏無恥的要求中央政府撥款維修海岸線。
他還因為嘗試投資製造電腦晶片事業而令中央政府虧光了3億元的預算;他也讓中央政府出錢在砂州北部興建一個深水碼頭,但是,現在這個碼頭幾乎每年都必須清理掉那些令深水碼頭變成淺灘的泥沙!
還有你,你是真正會流鱷魚淚的大鱷。你推展的各種高速達到興建計劃是完全沒有通過公開招標的。只有你的朋黨才有機會拿到這些計劃,而且建築經費都比實際的 數目高出至少一倍!你的蘭卡威機場跑道就是用雙倍價格興建的;承建的就是你自己當幕後老闆的伊佳蘭公司(Ekran)!
按照我最保守的估計,過去10年(1991至2001),由於你的貪婪濫權,馬來西亞國民至少損失超過300億。其中最好笑的是你宣稱用了10億元向英國 訂購一批《天鷹戰鬥機》(Sky hawk war plane), 但是現在過了多少年?戰鬥機在哪裡?還收藏在美國的內華達沙漠裡嗎?有誰看到過這批戰鬥機?你以為日子久了就沒人記得這件事了嗎?然後這10億元就這樣消 失在你的口袋裡了嗎?
還有,你因為自作聰明想操縱倫敦國際錫米期貨買賣市場,哪裡知道美國人比你更厲害百倍,短短几個月內就讓你虧光了國庫30億資金!你真是前所未見的蠢貨!
你投下巨資創立的柏華惹煉鋼廠,想要當亞洲煉鋼業龍頭,可惜再一次證明你眼高手低!短短几年內就將60億資金燒到光光,還欠下巨債25億!
還有還有,記得80年代香港土著金融醜聞嗎?你讓商人陳松青隨心所欲動用土著銀行的資金揮霍無度,造成虧損高達30億元!你還假聰明的動用國家儲備金取炒 外匯,差點令國家破產。雖然國家銀行年度報告已經很努力粉飾太平,用種種方法將炒外匯虧損的數目減少到60億元,但是國際金融界都知道你實際上虧損超過 300億!
還有最愚蠢的就是花了整整60億元的國民血汗錢,去興建那三棟中看不中用的所謂《世界最高》建築物。國油雙峰塔爭取到了《世界最高建築物》的虛名,有什麼 實際好處?還不是很快就被其他國家超越了?何況承建的是日本和韓國人,連所有裝配的家具都是從法國進口,一點也沒有讓你國內的家具製造商受惠!
那座《世界最高》電訊塔,真的是世界最高嗎?對不起,它最多只排名第六。而且,就如我說的,為了在高空接收及發射電訊,吉隆坡周圍就有許多高地是免費的,需要花幾個億去建造電訊塔樓嗎?
你動用國家財庫10億的錢財去購買英國幾乎快要報廢的戰艦,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冤大頭!當然,我知道你不在乎這些,你最在乎的只是你自己能分到多少?你的朋黨能賺多少?
你曾經在1997年獲得《世界新聞從業員大會》票選為《當代最佳國家領導人》。我原本覺得很意外,但是後來了解內情就釋然了----因為這個大會當時是在 馬來西亞召開的,許多世界各地媒體人受到你們的執法單位恐嚇,你也同時買通了許多媒體機構,他們如果不投你一票,他們將會失去工作。
更好笑的是1997年聯合國大會,各國代表私下議論投票,都認為世界最貪污的國家領導人是印尼的蘇哈多總統,你馬哈迪排名第二。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印尼一向是馬來西亞的老大,所以才讓蘇哈多排名在你前面;否則蘇哈多會找你算帳!
我們也都知道(截至2002年)你們馬來西亞有 超過5萬名優秀生沒有辦法在國內取得大學進修的學位,他們必須到海外深造;就是因為你那愚蠢的種族主義政策和固打制,令到數以十億計的學費隨著這些優秀生流到海外去;使得馬來西亞蒙受慘重的外匯損失!
我們英國人和澳洲人對這個現象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覺得你真是蠢到無藥可救!你竟然讓你最優秀的人才流到海外去求學!在我們西方國家,所有最優秀的高才生 都會被征服極力挽留,給與他們最好的獎學金;只有學術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才會到國外去大學留學。而你偏偏反其道而行!這樣如何協助你的國家進步?
會不會是因為你過去長期生活在被英國殖民統治的國家,習慣了被統治,使得你連怎樣教導你的人民富強也不會了?看看香港和新加坡,他們外方到國外留學的大學生,不會超過學生人數的5%,所有的外匯都可以節省下來。
如果那些留學海外的大馬大學生都能夠在國內大學獲得學位,你將能夠避免數十億外匯的流失,同時也能夠大大提升馬來西亞的水準,真正邁向繁榮和進步。
現在,你的人民還有許多連鞋子都沒得穿,沒有可供農作的土地,沒有家園,沒有水電供應,只能在河裡洗澡;你的大城市是完全沒有綠色環保樹木的鋼筋水泥森林;你的吉隆坡到處塞車,而你還在繼續興建更多的高樓大廈。
你應該從雲端下來,你應該停止發白日夢,腳踏實地的認真看一看:你的學生只能在平均每一英畝必須容納500人的擁擠環境里求學,但是更多更多的土地你卻免 費送給你的政治夥伴和朋黨,然後任由這些土地荒蕪一片。原本保留為綠肺公園的土地,也被你的部長和朋黨們拿去興建店屋,開發成為商業區。
我仿佛聽見善良又無奈的馬來西亞人民在向上蒼如此禱告:
《萬能的真主啊!我們感謝您賜給我們木材,石油和米糧;但是魔鬼卻同時派來一個沒有良心也沒有頭腦的貪污大鱷馬哈迪;又把我們逼得無路可走。主啊!請你讓馬哈迪回去地獄,我們才能重新活下去;才能過好日子。》
The Malaysians' prayer:
"Ya Allah, we thank you for your gifts of timber, oil and grain. But then the devil sent us corrupt Mahathir without a Brain And look we are back to square one again So just take Dr Mahathir back to Hell And we will be alive and well."
在中國,如果你搶了別人的錢超過一千元,就會被判死刑,被槍決。像你這樣偷竊國家超過一千億美金,你準備被開多少槍?要死多少次才能贖罪?
我聽說你正在積極推廣反貪污活動。嘿嘿,我們都知道你最應該做的是什麼!請你自己照照鏡子,你看到鏡子裡面那個最貪污的大鱷魚嗎?那麼,請你用左手拿去手銬,銬住你的右手吧!
你因為反對黨領袖林吉祥在國會公開說出你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首相,而把他倆父子同時送進監牢;連他的政治夥伴卡巴星夜被關押了兩年。那麼,如果我不說你是最有錢的,而說你是世界上最窮困的首相,請問我會得到你的獎賞嗎?
現在你的三個兒子,同時在超過200家企業集團擔任董事。他們是不是都畢業自哈佛大學商業企管系?而且獲得榮譽學位?還是說,他們只是在你的《你不認識我 就別想在馬來西亞做生意》(you don't know me you don't do business in Malaysia)的《企業原則》下受惠?數以十億計的公積金存款和國家石油共司的公款都被你挪用,用來救濟你兒子所有虧本的投資計劃。你是多麼的不道 德,多麼的貪污濫權啊!
你的每一個政治追隨者,都在好多家上市公司,甚至超過10家以上,擔任董事。他們根本不必做任何事,每個月就有非常可觀的董事費進帳。這些公司利用它們的 《V位址》身份簽名向銀行貸款,不必任何抵押就能借到錢;經過多年的揮霍成性,現在這些貸款全都變成了銀行的爛帳(Non Performing Loan)!
現在你還要兩千多萬馬來西亞人民為你一個人犧牲?為什麼你不幹脆辭職,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貪污了國家數百億的金錢?我可以教你如何讓你國家的經濟回到正常 軌道;不過,前提是你必須向所有猶太人道歉,也必須向所有馬來西亞人民道歉!
索羅斯罵得痛快!但是,身為馬來西亞人,看到我們國家的領導人被外國人如此罵得體無完膚,說實在的,也覺得非常丟臉!
索羅斯所言,雖然不見得全是對的,但是,基本上還是很貼切的說明了。馬哈迪的真面目是非常不堪的!
華社對馬哈迪的感情,是錯綜複雜的,很多人都知道他在位期間對華社,尤其對華文教育的打壓從不間斷;但是,在經濟開放的90年代,許多華裔商家也從開放的領域中得到經濟利益。
或者應該這麼說,華人的適應能力是全球第一的;無論生活在哪一個國度,哪一種環境,華人不但都能隨遇而安,而且也能克服逆境,尋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
因此,在馬哈迪的政策處處照顧朋黨,剝削非土著的競爭機會,讓非土著在不公平的待遇和環境之下與土著競爭,華人依舊沒有倒下,而且還能像圍牆上的小樹一樣,硬是從縫隙之間掙扎而出,長出茂盛的枝葉,綻放鮮艷的花朵!
以下我融合了許多有關老馬當政22年來與華社之間的種種糾葛與恩怨;其中有一部分資料取材自何國忠碩士的研究報告。當年他還在馬來亞大學中文研究所任職時,曾經針對這項課題發表過研究文章;有些資料是相當可取的。
華人對於馬哈迪這個人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的。他是一個種族主義者,推行的政策都有非常明顯的偏差;比如大學種族固打制;新經濟政策變成照顧少數朋黨的工具;公務員升職只注重種族而非表現 ;對華文教育的長期打壓等等;都讓非土著,尤其是華人反感。
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因為華人在這個國家有著土著無法取代的經濟優勢;華人的經商頭腦,魄力;華人的勤奮;華人在逆境求生的適應能力等等,是帶動這個國家不斷向前邁進的主要推動力。
因此,馬哈迪即使非常討厭華人(尤其對華教人士更視如眼中釘),在許多涉及經濟層面的事項,他還是不得不依靠華人。他深切明白,馬來西亞這個國家,還是需要依靠華人賺錢來養馬來人。
馬來西亞政治體制不是創建,而是殖民者遺留下來的。馬哈迪從他前面的幾任首相接任這樣的體制,固然讓他方便治理國家,但他也知道,他最主要的挑戰還是如何讓這個英式政治體制正常運行。
特別是一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國家,如果經濟和社會問題解決不了,整個體制就會像其他許多曾被殖民的第三世界國家一樣,最後成了殘垣斷瓦。看看柬埔寨,孟加拉,盧安達,甚至是越南等等周邊國家,過去50年來的狀況就明白了。
這些國家過去都曾經被法國,英國殖民統治過,獨立之後內戰不停,人民飽受數十年的炮火摧殘,國家的發展腳步停滯不前;相比之下,馬來西亞即使曾經歷過五一三種族流血衝突事件,整體來說,發展的腳步其實不曾停止過。
這個國家能夠取得獨立,當然是因為各族團結尋求共識所致,但長期的族群問題,卻不是國家取得獨立後就能徹底解決。不僅如此,種族問題反而因為當時及後來教育、文化、宗教和族群資源分配不均的政策和不公平的立法進一步深化。
從獨立建國時期的聯盟,到後來的國陣;所有的政治考慮都避不開族群色彩。經濟、政策、區域發展、語言、教育、移民、聘請公務員等都和族群政策緊密地聯繫在 一起。一些背後有隱議程的政客,不斷通過操弄種族敏感課題來達到個人的政制目的,族群之間的和諧關係不斷被有心人撕裂;變成一顆顆的計時炸彈!
由於民主選舉制度的存在,控制著馬來西亞政局的巫統為了維持自己的優勢,不得不設法取得華人與印度人的支持。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的總人口比例從1970年的46.6%上升至2004年的65.7%。這種發展固然對馬來人越來越有利,但是非馬來人社會的力量還是不能受到忽略。
從馬來西亞的經驗來說,對其他族群的壓制最後都會誤人傷己,產生難以估計的經濟災難。因為非馬來人還掌握著一些不可替代的技能,特別是華人在商業的表現卓越,更為國家帶來許多利益。馬來西亞的政治制度本身,其實也潛在地鼓勵族群之間的合作。
獨立以來,馬來人也不是絕對團結,特別是自從1961年就創黨的回教黨更是長期帶給巫統威協。在和回教党進行競選時,巫統經常得依靠非馬來人的選票才過 關。華社就在巫統偏向馬來人政策,又考慮到非馬來人的利益的遊戲規則里尋求對策和生存空間。 換句話說,國陣在面對回教黨直接對壘的選區里,經常得依靠非土著的選票支持才能過關。
但是,經過308政治大海嘯之後,現在整體政治局勢已經改觀,華人不再懼怕回教黨,而且越來越多華人認同回教黨是一個比巫統更開明更中庸的政黨。華人的選 票已經不再是巫統和馬華的鐵票。加上馬哈迪在1999年華團大選訴求事件上狠狠擺了華社一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痛定思痛之後,華人再也不會上國陣領導 人的惡當。
在馬哈迪橫跨3個年代的22年首相任期中,馬來西亞確實起了很大的變化。初上任的馬哈迪雄心勃勃,一口氣提出重工業政策、私營化政策、國產車製造及檳威大橋等重大計劃。
在外交上,馬哈迪也改弦易轍,他主張的「最後購買英國貨」政策,宣告大馬與前殖民政府的特別關係告一段落。他貫徹「向東學習」,向日本、韓國等東亞政府取 經,學習他們先進的科技與刻苦耐勞的精神,鼓勵日韓的投資。在1982年的大選提出「廉潔、有效率及可信賴的政府」口號。
不過,對於如何處理族群間的問題,馬哈迪則沒有重大宣布。他主要是在延續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薩的政策。但是,了解馬哈迪崛起過程的華人,都知道馬哈迪是一個民族主義的擁護者,對他的戒心從未鬆懈過。
馬哈迪在1964年以一位醫生的身份代表巫統,進入馬來西亞國會;未擔任首相時,以民族英雄形象活躍於政治舞台。五一三以前,馬哈迪曾經公開將矛頭指向首相東姑亞都拉曼。他認為聯盟的架構應該由一個以巫統為主導的政府取代,以挽回流失的馬來族群支持力量。
他在當時寫了一本名為《馬來人的困境》(The Malay Dilemma),由於內容觸及族群敏感課題而被東姑列為禁書。但是馬哈迪還是通過私下流傳的方法,將他的著作傳到鄉下馬來社群。
五一三族群暴亂事件以後,馬哈迪寫了一封信給東姑,直接批評東姑不再讓馬來人信任,應該謝幕下台,這封信後來廣泛流傳。馬哈迪與東姑的決裂,使他最終被開除黨籍。政治事業上的挫折卻讓馬哈迪因禍得福,馬哈迪《不畏強權》的形象深入馬來民間。
馬哈迪的政治理念非常偏向種族化,這可從他的著作《馬來人的困境》中看出端倪。他認為人民最後必須認可馬來語、馬來文化,以單元取代多元。馬哈迪的這種言論使到非馬來人感到害怕。
但是,選擇由誰擔任首相基本上是由巫統決定的,華人根本沒有話語權。馬哈迪一上任,他在著作《馬來人的困境》即刻解禁;許多年輕馬來人被他的思想影響,將仇視的矛頭指向華人,他們強調馬來人必須站起來,反對當時《政治權歸馬來人,經濟權歸華人》的觀點。
自從五一三以後,華社充滿了悲情,新經濟政策扶持土著下, 「族群利益」的意識無所不在。非土著族群極容易就覺察到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均,不只經濟發展如此、教育領域也是如此,族群之間的生活形態或文化常被誇大來劃分彼此,華人處處受到限制。
以巫統為主導的政府在行政上對華人文化的發展經常進行干預,阻止或審查。馬哈迪上台前一年,實際已經架空首相胡申翁的權力,成為實權領袖了。他在1980年通過教育部宣布全國華小實行3M制,並列明在這個制度下華小除了華文及數學外,其他科目都強制以馬來文為媒介語。
同一年獨大有限公司發動全國一人一元法律基金,起訴政府,經吉隆坡高庭開審。在馬哈迪上台三個月以後,此案審結,亞都卡迪法官宣判獨大敗訴。
1982年2月15日,獨大有限公司上訴聯邦法院,但終於在7月6日的大法官會議中,在1票贊成,4票反對的分歧判決情況下,宣告了上訴失敗。從此「 獨立大學」 成為歷史名詞。
馬哈迪上台以後情況,其族群政策可以通過幾件大事說明:
(一):1982年9月內政部發函通知由是年十月一日起,除了農曆新年外,停止發出准證予所有申請表演舞獅的個人或團體;
(二):1983年小學五年級檢定考試歷史試題以拉惹亞都拉取代葉亞來的地位;(主要是因為他要否定華人先賢開闢吉隆坡的歷史真相;凸顯馬來民族英雄的形象,自欺欺人。)
(三):1984年政府證實要剷除對華人具有象徵意義的三保山;導致民間一片譁然,華社發動保護三保山運動;紛紛繞繞了好久,才迫使政府擱置相關的計劃。
(四):1984年吉隆坡教育部命令華小在集會及其他活動上必須用馬來文;這項單一語言同化陰謀又一次引起華教人士抗議連連。
馬哈迪的強硬種族作風,令華人為族群問題的發展憂心忡忡;然而馬哈迪作為一國之首的路也一樣不好受。
從1985年開始,經濟蕭條、和副首相慕沙關係決裂,加上貪污事件頻頻發生,都令馬哈迪的政權面對極大的考驗,特別是土著銀行虧空事件,更讓提倡「廉潔、有效率及可信賴的政府"的馬哈迪難堪。
1986年大選以後,巫統內部政治鬥爭終於被搬到台前。1987年,不滿馬哈迪領導的前副首相慕沙,連同前財政部長東姑拉沙里組成所謂的B隊,挑戰馬哈迪與取代慕沙擔任副首相的嘉化峇峇。
原本形勢一片大好的東姑拉沙里派系,最後關鍵時刻卻因為時任彭亨州務大臣的納吉臨陣倒戈,宣布支持馬哈迪的當權派,而功虧一簣,功敗垂成。
在該年4月24日的黨代表大會的選舉結果是,東姑拉沙利以43票之差栽在馬哈迪之手,慕沙希淡則以40票之微數票敗給嘉化峇峇。馬哈迪雖然勝了,但兩派人馬實力接近,巫統的領導層出現前所未有的裂縫。
1987年是極為混亂的一年。這一年,教育部委派不諳華語的教師到華小任高職,引起了華社極大的反響,華社領袖一致反對這樣的作法;再一次引發馬來族群和華裔族群的尖銳對抗。
事後政治評論者認為,這其實是馬哈迪在幕後策劃的陰謀,目的在於製造一個共同敵人來轉移視線,讓馬來人忘記巫統的分裂所帶來的政治危機,重新凝聚在巫統旗幟下。
1987年10月11日,三個華基政黨聯同十五華團,一起在天后宮商討對策,華文報大幅報導,並對華人空前的團結給予正面的評價。天后宮聚會引起了巫統青年團的反擊,在10月17日召開馬來人大會還以顏色。族群之間的對峙情況是自五一三以後最緊張的一次。
馬哈迪採取名為「茅草行動」的大動作,在1987年10月27日運用內部安全法令,在短短的一個月內,逮捕了高達106名來自不同單位代表、不同族群的所 謂「煽動族群情緒者」,《祖國報》、《星報》和《星洲日報》同時被吊銷出版准證。一時之間,全國一片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茅草行動以後,敏感的族群問題被克制了。茅草行動固然使族群的直接對抗暫告一個段落,但馬哈迪還是沒有完全掌握政局,從1987年到1988年,引人注目的課題還是此起彼落,其中包括巫統被判為非法政黨;馬哈迪抨擊司法程序,導致最高法院院長敦沙列阿巴斯被罷黜等等。
巫統內部的發展也讓人始料不及。1987年黨選後B隊成員以巫統擁有非法支部上訴高庭。法官判決選舉無效,讓人最掉眼鏡的是巫統被宣判為一個不合法的組織。
但是馬哈迪沒有因此暴跳如雷,反倒藉機清黨。他即刻向社團註冊官申請另組新巫統,註冊官於1988年2月17日批准新巫統的成立,依然簡稱巫統。新巫統的成立,更加鞏固了馬哈迪的領導地位。
茅草行動以後,馬哈迪漸漸地掌控了巫統以及馬來西亞的政局,在他的威權統治之下,以後也沒有聽到教育部委派不懂華語的教師到華小任高職。董總主席林晃昇與 教總主席沈慕羽為了華文教育而坐了將近八個月的牢,可說是繼林連玉被褫奪公民權以後對華文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懲罰。三家不同語文報章被禁以後,其他報章立刻 偃旗息鼓,沒有再針對敏感的族群問題各自表述。
1990年,沒有加入新巫統的B隊領導人以四六精神黨倡組了反對黨聯盟,給國陣政府自建國以來最為有力的挑戰。像1986年一樣,華人也助反對黨一臂之力,直接受到傷害的是馬華公會。
馬華公會在1986年的大選贏得17個國會議席,在1990年增加了一個,但比起1982年的24個議席遜色,特別是以華人占多數的選區,都被行動黨取 代。民主行動黨在獨立以後,一直都是華社不滿國陣政府的傳聲筒。民主行動黨在1982年、1986年及1990年所贏得的議席分別是9、24及20。
但是,由四六精神黨、民主行動黨、馬來西亞人民黨、馬來西亞穆斯林印度人國大黨、印度人進步陣線、哈民黨、馬來西亞團結黨等組成的反對黨聯盟在1990年大選畢竟動搖不了馬哈迪政權。
國陣雖然丟失了吉蘭丹州政權於回教黨,總得票率下降為53.4%,國會議席也減少了21席。但是還是在180席中贏得127席,繼續保有三分之二的優勢,損失未如估計的高。
而馬哈迪的新巫統通過這次大選證明了其地位無可取代,在參與競選的85個馬來半島的議席中獲得70席。四六精神黨本來預期在馬來人聚居的地區能夠獲得廣泛的支持,但結果令人失望,只獲得8個席位。
解決了政治困局之後的馬哈迪,從此放手大幹一場,推出一系列大型發展計劃;當然,朋黨主義也在這個時期蓬勃發展起來了!
從1990年到1997年里,前所未有地出現了開放局面,五一三以後華人被壓抑的經商機會突然大增,發展主義的政治基調讓我們看到馬哈迪大幅度調整民族主義的主張。
1990年以後,馬哈迪以更寬廣的角度看待族群間相處的問題,他似乎更加自覺到他是馬來西亞各族的領袖而不只是馬來人的領袖。
那段時期也被稱為是華社與馬哈迪的蜜月期。
在那個時期,華人對馬哈迪的評價,由負轉正,產生180度的變化。在同聲一氣「成為先進國」的口號中,語文教育或文化問題變成是次要的問題。馬哈迪發展經濟所出現的「解去政治化」(depoliticisation),成功地暫時消解族群之間的對峙。
在「解去政治化」的默契上,當時的副首相安華的舉止也引人注目,馬哈迪建設馬來西亞為先進國家的理想,安華在1993年擔任副首相後更加配合無間,他以自信的態度將文明回歸於文明本身。
安華在馬大召開了「回儒對話 」(回教文明與儒家文明的交流)學術會議,主張吸收西方文明的優點,作為亞洲文明「自我革新」的目標。安華閱讀了大量英文書寫的中國歷史書籍,對宋代王安 石尤其激賞,其中讓華人最津津樂道的是他在華人聚會中提毛筆,在宣紙上寫下「我們都是一家人」。
正副首相的舉止動作起了示範作用,許多馬來領袖不斷在演詞中穿插一些簡單的華語,顯示了國家首腦意識到多元文化的事實,並嘗試將這種多元特徵化為有力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