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篇來了!!! 16款~~美味簡易中式糕點合集

@ 2015-08-19

年糕番薯芝麻球 Sweet Potato Sesame Ball with Nian Gao

我從來不在家做油炸的糕點,因為油炸過後,很頭疼要如何去處理哪一鍋油!

老闆娘的點心樓開張後,我第一次炸了我很喜歡的咸煎餅,有了第一次,就肯定會有第二次,把冰箱的年糕挖了出來,再炸了這個年糕芝麻番薯球 ^^

老闆娘,你看啦你看啦,人家的第。。。第一次,就這樣給了你啦,哎喲喲,好害羞呢!

我從沒吃過番薯球,這是第一次吃,感覺很奇妙哦,吃下去,居然是QQ的,帶了些回去給家人吃,他們也感覺很新奇,我一直以為用番薯做出來的糕點,一定是軟綿綿的,嘿嘿。。。

家裡還有一大堆的芝麻,就把它滾上,嘿嘿,是不是有點像煎堆 ^^

下次再做的話,我會把芝麻炸焦些,這樣會更香哦!

食譜取自:老闆娘(廚苑食譜)

(材料有少許更改)

材料:(可做30粒)

番薯(蒸熟) 350g 麵粉 80g 褐糖(brown sugar) 50g 年糕 210g(切小方塊,約7g) 鹽 1/2tsp 粘米粉 1Tbsp 白芝麻 適量

把所有材料混合成團,分成每粒15g,包入一粒年糕搓圓。 掌心沾些清水,把番薯球表面弄濕,沾上白芝麻。 放入熱油中,中火炸至金黃色,撈起瀝干油份,待涼,即可。

腊味芋頭糕 Chinese Steamed Taro Cake(Wu Tao Gou)

芋頭糕是我很喜歡的點心之一!

每次吃點心的時候,都會點上一籠來解解饞。

可是薄薄的兩片,吃了都不知道要塞肚子裡頭那個洞,呵呵。。。。

趁著這次點心樓開張,做了一大塊來吃夠夠 ^^

以往都是以蒸的芋頭糕來出場,這次就換換杯燈以煎的方式出鏡吧!

哇,沾上這個super 辣的辣椒醬,真是super yummy哦 ^^

一邊拍,一邊吃,嘻嘻。。。沒辦法啦,誰叫它陣陣香氣撲鼻!

想吃嗎?嘻嘻。。。。

材料:

粘米粉 300g 芋頭 500g(去皮切小塊) 臘腸 120g 香菇 80g 蝦皮 30g(可以用蝦米) 小紅蔥碎 2Tbsp 蒜蓉 1Tbsp 清水 800g

調味料:

鹽 1tsp 五香粉 1tsp 黑胡椒粉 1/2tsp

臘腸去皮,切成細塊;香菇浸軟洗乾淨,切細塊;蝦皮洗乾淨瀝干水分。 粘米粉加入800g的水,攪至沒有粉粒。 熱鍋,加入適量的油,爆香小紅蔥碎和蒜蓉。 加入臘腸炒出油脂,再加入蝦皮炒香,最後加入香菇碎,芋頭和所有調味料炒均勻。 轉小火,把粘米粉糊倒入做法(4)里,小火炒至濃稠。 把模具抹上一層薄薄的食油/鋪上不沾烘焙紙,把炒好的粉漿倒入,壓平。 放入滾熱的蒸籠,大火蒸60分鐘,冷後切片,即可。 把切好的芋頭糕,薄薄的沾上粘米粉,放入油鍋煎至金黃色,吃的時候,沾上辣椒醬。

咸煎餅 Ham Chim Peng

我從小就不愛煎炸食物,可奇怪的是,咸煎餅卻是我從小到大最喜歡吃的點心,即使到現在,只要在外頭看見咸煎餅,我一定會買來吃!

我想,可能是裡頭包著我很喜歡的南乳,還有我喜愛的五香粉,哎喲,那個味道真是可以讓我吃到不能停口啦,什麼減肥大計,忘了啦,哈哈。。。。

想不到咸煎餅是那麼容易做的,麵餅炸好出爐的一剎那,我的心情有點小小激動,哎喲,我居然成功做出我喜歡的咸煎餅呢!

嘿嘿,我喜歡加了芝麻的咸煎餅,可惜我功夫不足,炸好的咸煎餅,芝麻都掉落在油鍋裡頭了,哈哈。。。

這個食譜據說收藏了30年了,做出來的咸煎餅,真的很軟很軟哦,就算冷卻了後,咸煎餅的口感還是很柔軟,真的很贊很贊,很值得一試哦 ^^

食譜取之:臉書紅人小芬(以下是原食譜的一半分量,做法有少許調整)

材料:(做12個)

高筋麵粉 125g 普通麵粉 175g 即發酵母 1.5 tsp 褐糖(brown sugar) 65g 蘇打粉 1/2 tsp 清水 170g 鹽 1/2tsp 菜油 1Tbsp

內餡:

五香粉 1/2Tbsp, 鹽 1/2tsp, 南乳 1/2塊, 南乳汁 1tsp

沾面:

少許白芝麻

1. 把所有材料,放入麵包機里攪拌成一個光滑的麵糰,把麵糰放在碗里,蓋上保鮮膜,讓麵糰休息一個小時。

2. 桌面撒上少許麵粉,用擀麵棍把麵糰擀開成薄片。

3. 把內餡的用料放在碗里,攪拌均勻,然後平均塗抹在擀平的麵糰上。

4. 把麵糰捲起來,然後切成12等分。

5. 用手把麵糰壓扁,沾上少許白芝麻,然後置放一旁,休息15分鐘。

6. 用文火炸至金黃色,中途用竹筷子把麵糰反面,讓麵糰均勻上色。

7. 麵糰炸至金黃色後,撈起,瀝干油份,開吃 ^^

紅糟雞肉粽

我很喜歡紅糟做出來的菜肴,所以一直就有用它來做粽子的念頭。

把這個想法告訴老媽和老公,沒想到他們居然「覺得」用紅糟和雞肉來做出來的粽子是不好吃滴!

我還是不死心,就偷偷的把材料買齊,做好了拿回家才讓他們知道,嘻嘻。。。

用紅糟包出來的粽子,真的好好吃,老媽嘗過後,也很驚訝它的美味,全家人都一致贊同好吃,不過,讓我吃驚的是,雞肉在燜煮好後,味道和口感居然很像豬肉,連老公也分別不出來。

用紅糟包出來的粽子,沒有很濃的紅糟味,不過,紅糟也把五香粉和胡椒粉的味道蓋過,所以粽子嘗不出這兩種味道。

這次用的新鮮栗子,是從廣州帶回來,體積小小的栗子,賣栗子的阿姨說,這種栗子,會比普通的大栗子鮮美可口。

當時一直對著這些栗子拍照,賣栗子的阿姨婆婆們,都覺得我很可愛,哈哈哈。。。

在廣州的菜市場,到處都可以看見這樣新鮮美麗的大栗子,好想好想全部都把它們搬回來!

可做28個粽子

(A)材料:蒜頭 100g,小蔥頭 150g

~ 把蒜頭和小蔥頭個別切碎,裝在碗里,待用。

(B)內餡材料:

雞腿肉(去皮) 1.2公斤

調味料:

紅糟 200g,薑蓉 1Tbsp,蒜蓉 2Tbsp,生抽 3Tbsp,鹽 1.5tsp,麻油 2Tbsp,胡椒粉 1tsp,白糖 1/2Tbsp

雞肉切成28大塊,加入所有調味料,腌制一個晚上。

熱油鍋,取材料(A)里的蒜蓉和小蔥茸各2大湯匙炒香,然後加入雞肉炒,加入適量的水把雞肉燜熟,把雞肉盛起,肉汁另外用碗裝起來,待用。

(C)材料:

冬菇 15朵,栗子(小) 60粒,鹽和胡椒粉適量

冬菇浸泡洗乾淨,去蒂,然後切小丁,栗子洗乾淨,瀝干水分。

熱油鍋,取材料(A)里的蒜蓉和小蔥蓉各1湯匙,炒香冬菇和栗子,再把雞肉汁倒入,加入適量的鹽和胡椒粉調味,收干水分,待用。

材料(D) :

糯米 1公斤 , 鹽 1tsp ,清水

調味料:

生抽 3Tbsp,雞精塊 1塊(10g),鹽 2tsp,胡椒粉 1Tbsp,五香粉 2 tsp,紅糟醬 200g

糯米洗乾淨,加入清水和1tsp鹽,浸泡隔夜,第二天瀝干水分。

瀝干水分的糯米,加入紅糟醬拌均勻,腌制1個小時。

熱油鍋,加入適量的油,炒香材料(A)里剩餘的小蔥蓉和蒜蓉,至稍微金黃。

加入糯米翻炒,然後再加入所有調味料翻炒均勻,盛起待用。

組合:

粽葉用水浸泡一個晚上,用布兩面洗乾淨,剪去頭尾半寸。

取兩片粽葉,折成圓筒,底部加入少許糯米,然後把餡料加入,再加一層糯米蓋在上面。

蓋上粽葉,綁上棉繩,不可以綁太緊,不然煮粽子時糯米會膨脹,撐破粽葉。

在一個大鍋里,加入半鍋的清水,和1Tbsp的鹽煮滾。

把包好的粽子加入,蓋上鍋蓋,中火煮2-3個小時。

粽子一定要全部浸在水裡,煮的期間,要不斷加入熱水,以免煮干水分。

煮好後取出,吊起來滴干水分,冷卻即可。

小小記錄

我的紅糟是老媽自己做,沒有加入鹽分,如果你們在外面買現成的有帶鹹味的,請適量調整糯米和雞裡頭鹽的分量。

鹹肉棕子 Bak Chang

老媽的粽子在家中名氣響噹噹,為了做出同老媽一樣好吃的粽子,我開始感到有些壓力和擔憂,搖了個電話回家,向老媽詢問她在粽子裡頭,用了什麼材料和分量,聽了後很想暈倒,老媽的分量都是大概大概的,既然都拍了胸膛接下了任務,不可能當縮頭烏龜了,只希望粽子帶回家後,不會被家裡的男人們的口水淹死,哈哈哈!

粽子一出爐後,我就迫不及待的拆了一粒試試看,哇,很開心咯,味道真的很像老媽包的粽子咯,開心開心。。。老公最愛老媽的粽子了,他試過後,也覺得很像老媽的粽子,哈哈!這次腌肉的時候,我加入了紅糟進去,煮出來的肉,格外的香,我覺得會比只是加入五香粉的肉還要好吃,沒有紅糟的話也別擔心,可以用其他烹飪酒代替。

老媽的包粽時,一定要加入蚝干進去,加了蚝乾的粽子,格外的鮮甜好吃,超贊的哦!

鹹肉粽(30粒):

材料(A):

糯米 1200g , 鹽 1tsp ,清水,蒜蓉100g,小蔥蓉 150g

調味料:

生抽 2Tbsp,雞精塊 1塊(10g),鹽 2tsp,胡椒粉 1Tbsp,五香粉 1tsp

糯米洗乾淨,加入清水和1tsp鹽,浸泡隔夜,第二天瀝干水分。 熱油鍋,加入適量的油,小蔥蓉和蒜蓉,至稍微金黃。 加入糯米翻炒,然後再加入所有調味料翻炒均勻,盛起待用。

材料(B):

豬肉(腿肉) 800g,新鮮栗子 30粒(或用乾的栗子),蔥蓉 75g,蒜蓉 50g

調味料:

黑醬油 1tsp, 生抽 2Tbsp, 胡椒粉 2tsp, 鹽 1.5tsp, 五香粉 1tsp, 白糖 1tsp, 蒜蓉 2Tbsp,薑汁 2Tbsp,紅糟 2Tbsp(或用4Tbsp花雕酒)

豬肉切成30大塊狀,然後用所有調味料腌制一個晚上。 熱鍋,加入適量的油,炒香蒜蓉和蔥蓉至金黃色。 把腌制好的豬肉和栗子一起倒入,炒約5分鐘或至肉變色,就可以了。

材料(C):

香菇(大) 15朵,蝦米 100g,蒜蓉 25g,蔥蓉 40g

調味料:

生抽 1Tbsp,鹽 1/4tsp,五香粉一小撮

香菇浸泡軟後,洗凈沙土,切碎。 蝦米用熱水浸泡5分鐘,瀝干水分,用電動攪拌機稍微打碎。 把蒜蓉和蔥蓉炒香至金黃色。 加入蝦米爆香至金黃色,然後把香菇碎加入炒香。 加入所有調味料炒均勻,撈起。 (蝦米一定要炒的乾乾的,才香)

材料(D):

蚝干 30粒,蒜蓉 25g,蔥蓉 35g

調味料:

胡椒粉 1/2tsp

蚝干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減少鹹味和讓它變軟,然後廚房紙抹乾水分。 熱油鍋,把蚝干加入兩面煎香,至表面成金黃色撈起。 用鍋里的油,炒香蒜蓉小蔥蓉,然後再把蚝干加入翻炒。 最後加入適量胡椒粉炒均勻,即可撈起。

組合:

粽葉用水浸泡一個晚上,用布兩面洗乾淨,剪去頭尾半寸。 取兩片粽葉,折成圓筒,底部加入少許糯米,然後把餡料加入,再加一層糯米蓋在上面。 蓋上粽葉,綁上棉繩,不可以綁太緊,不然煮粽子時糯米會膨脹,撐破粽葉。 在一個大鍋里,加入半鍋的清水,和1Tbsp的鹽煮滾,把包好的粽子加入,蓋上鍋蓋,中火煮3個小時。 粽子一定要全部浸在水裡,煮的期間,要不斷加入熱水,以免煮干水分。 煮好後取出,吊起來滴干水分,冷卻即可。

腊味蘿蔔糕

每次做蘿蔔糕的時候,就會想起當年老公手把手教我做蘿蔔糕的情景,記得老公是用飯碗一碗一碗的把材料倒入鍋里,我當時還傻傻的懷疑這樣的做法行不行呢?不過當看見蘿蔔糕美美的從熱蒸籠里端出來後,也證明我的顧慮是多餘的

由於老公特別喜歡蘿蔔糕,我也格外的勤奮做!老公對蘿蔔糕的要求很高,一定要每一口都可以見到蘿蔔絲的蹤影,所以我的蘿蔔糕里白蘿蔔的比例,一定是會比粘米粉多出一倍有餘,這樣做出來的蘿蔔糕,即使是只有白蘿蔔,不加入其他材料,都是很美味的,口口能嘗出蘿蔔的清甜的味道。

家裡的冰箱,還有一大堆的腊味,哈哈。。。每年過年時,都會不由自主的買呀買的,買了後,又在想辦法清呀清的,真的有點矛盾呢!老家的市場賣的蘿蔔,最近都特別便宜,又肥又大又多汁的,老媽特地叫老弟帶些給我,做了兩個6寸大的蘿蔔糕,兩天就被我們三人吃光光了,想想都有些可怕呢,哈哈。。。。

材料

白蘿蔔絲 700g

粘米粉 300g

大冬菇 3朵(切細粒)

臘腸 2條(切細粒)

蝦皮 20g

蒜蓉 1Tbsp

小蔥茸 1Tbsp

清水 800g

鹽 1tsp

調味料:

鹽 3/4tsp 或適量

胡椒粉 1/2Tbsp 或適量

雞粉 1tsp

白糖 1tsp

生抽 2Tbsp

白蘿蔔絲加入1tsp的鹽攪拌均勻,約20分鐘後,擠干蘿蔔的水分。

把粘米粉,加入400g的清水,攪拌成沒有顆粒的麵糊,待用。

熱油鍋,加入1Tbsp的油,把臘腸粒炒香至出油,撈起。

用鍋里炒臘腸的油,爆香蔥茸和蒜蓉,加入洗乾淨的蝦皮炒香。

加入冬菇粒翻炒均勻,最後把擠干水的白蘿蔔絲加入,然後把另一半的清水加入。

加入所有調味料,蓋上鍋蓋,中小火燜煮約10-15分鐘。

熄火,把粘米粉麵糊和炒過的臘腸粒慢慢加入做法(6)里,攪拌均勻。

倒入2個6寸的不沾圓模,放入熱蒸籠里,蒸60分鐘。

蒸好後,待冷卻才切塊。

也可以把切塊的蘿蔔糕,外層粘上一層粘米粉煎來吃。

~ 這個蘿蔔糕,沒有加入澄麵粉,又加入大量的白蘿蔔絲,成品出來會比較軟。

表層配料:

甜菜脯 2/3, 鹹菜脯 1/3, 市售sambal belachan,蒜蓉,白糖。

甜鹹菜脯用水洗乾淨,浸10分鐘。 菜脯倒入熱鍋炒干水分,然後才加入少許菜油炒香,然後再加入蒜蓉炒香。 加入sambal belachan翻炒均勻,最後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椰絲蒸年糕

我很喜把年糕蒸了來吃,總覺得這樣才能吃出糕點的原味。

年糕沾上椰絲,可以吃出兩種味道,即可嘗到糯米香,也可吃到椰絲的清甜。

材料:

年糕,新鮮椰絲,班蘭葉,少許鹽

新鮮椰絲加入少許鹽混合均,班蘭葉平鋪在盤中,把加了鹽的椰絲鋪在班蘭葉上面,然後放入蒸籠里蒸5分鐘。

然後再把切片的年糕鋪在椰絲上面,再次放入蒸籠里蒸10分鐘。

取出後,把年糕另外一面沾上椰絲,即可趁熱吃。

肉燥蘿蔔糕

用回Carol老師 的白蘿蔔糕食譜,再配上好吃的肉燥 ,把蘿蔔糕放入小碗里,做成小巧的碗糕,蒸好的蘿蔔糕,咸香的的肉汁,滲入甜美的蘿蔔糕,哎喲,真是好吃呢,呵呵。。。。

滷肉燥做法(參考carol老師的材料和做法,有做小調整)

材料:

瘦肉碎、200g,冬菇 80g,紅蔥頭 4粒

調味料:

生抽 4Tbsp,米酒 2Tbsp, 白砂糖 25g,胡椒粉 1/2tsp,五香粉 1/2tsp, 清水 2Tbsp

紅蔥頭切碎,冬菇泡發洗凈泥沙,切小塊狀。

鍋里倒入2Tbsp油,炒香紅蔥冬菇塊,然後倒入豬肉碎炒至變色。 加入其他調味料炒均勻,加蓋,用小火把肉汁收至半干,盛起待用。

白蘿蔔糕做法

材料:

(A)白蘿蔔絲 700g,細鹽 1tsp,水400g

(B)粘米粉 300g,澄麵粉50g,細鹽 1.5tsp,白糖 1/2Tbsp,水600g

白蘿蔔絲加入細鹽攪拌均勻,放置一旁約20分鐘,然後擠干蘿蔔的釋放出來的水分。 鍋里加入400g的水煮滾,把擠干水的白蘿蔔絲加入煮約5分鐘。 把(B)料混合均勻至無粉粒狀態的粉漿,慢慢倒入做法(2)裡頭攪拌均勻。 用小火邊煮邊攪拌,煮到粉漿變濃稠,攪拌的時候會出現明顯的漩渦狀即可(一定要不停地攪拌,以免鍋底燒焦)。 麵糊倒入小碗,鋪上滷肉燥,放入蒸籠里,大火蒸1個小時,即可。

肉燥芋頭糕(推薦)

芋頭糕吃多了,有沒有吃過加了肉燥的芋頭糕呢?哎喲喲,這樣的配搭,真是好吃極了!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吃芋頭糕,一定要試試看哦,保證不會讓你失望的,呵呵。。。

芋頭糕下鍋蒸時,已經是半夜了。在蒸煮的當兒,一陣陣肉燥的香味從蒸籠里飄了出來,害得人家我猛吞口水,肚子裡拚命打鼓,真是受不了哪!!

食譜取自:面點新手必備的第一本書(Carol)

(材料和分量有做調整)

(A)滷肉燥

豬絞肉 350g,紅蔥頭 4 粒,蒜頭 4瓣,生抽 4Tbsp,米酒 2Tbsp,白砂糖 25g,胡椒粉 1/2tsp,五香粉 1/2tsp

紅蔥頭和蒜瓣切碎。

鍋里倒入2Tbsp油,炒香紅蔥頭和蒜頭末,倒入豬肉碎炒至變色。

加入其他調味料炒均勻,加蓋,用小火把肉豬收干,盛起待用。

(B)芋頭糕

(1)粘米粉 300g, 水400g,鹽 1tsp, 胡椒粉 1/2tsp

(2)去皮芋頭 600g,紅蔥頭 4粒,蒜頭 3瓣,蝦米 2Tbsp,水 400g

把(1)的材料全部混合均勻,攪拌至沒有分粉粒狀態。

把芋頭切絲,紅蔥頭和蒜頭切碎。

把一個(20x20x5.5cm)方型蒸盤,鋪上一層防粘烤紙。

鍋里倒入2Tbsp油,爆香紅蔥頭和蒜頭末,再放入蝦米炒香,放入芋頭絲炒均勻。

把400g的水倒入,再加入調均勻的粉漿(做法1)。

用小火把粉漿拌炒到濃稠,一定要不停拌炒以免鍋底燒焦。

把濃稠的芋頭粉漿倒入鋪紙的蒸盤裡,鋪平,表面再鋪上炒好的肉燥。

放入煮滾得蒸鍋里,大火蒸1個小時,即可。

小小記錄:

肉燥煮好後試味時,會覺得稍咸,而芋頭糕則不會,兩者混合一起吃,味道是剛剛好的。

咸香芋頭糕

芋頭糕永遠是我喜愛的中式蒸糕之一,每過一陣子我都會蒸一盤來打打牙祭。冰箱的芋頭躺了很久,再躺下去,就要送它入賓先生的肚子裡了。這次不再把芋頭切粒,而是像做蘿蔔糕那般將它切成絲絲的煮它。

做好的芋頭糕,全部的材料都溶解混合在一起了,有培根的咸香加持,這個芋頭糕吃起來鹹鹹香香的,好吃極了。我有個怪習慣,吃芋頭糕和蘿蔔糕時,我都喜歡原汁原味,不喜歡加什麼菜脯炸蔥頭的一起吃,雖然這個芋頭糕加滿了青蔥和辣椒,但只是用來上上鏡而已,拍完照後,又打回原形了,嘻嘻。。。。

每次做芋頭糕和蘿蔔糕時,我會加些木薯粉啊澄粉之類的東西,老公每次都講這些都是多餘的,不用加,這次真的除了麵粉外,什麼粉都沒有,味道口感一樣好噢!老公露出很好練的神情,像是在向我示威,是不是,我都說不用加了咯,哈哈。。。

第二天起床,發現芋頭糕居然不見了三分之二,哈哈哈。。。。

材料:

去皮芋頭 500g 培根 100g 蝦米 3Tbsp 甜菜脯粒 4Tbsp 粘米粉 250g 水 500g 蒜茸和小洋蔥碎 各1Tbsp

調味料:

鹽 1tsp 胡椒粉 1tsp 五香粉 1tsp 白砂糖 1/2tsp 芋頭刨成絲,培根切細丁,蝦米洗乾淨剁碎,甜菜脯用水沖洗乾淨後,擠干水分。 粘米粉加入250g的水,攪至沒有粉粒。 熱鍋,加入培根炒出油脂,培根變金黃色,撈起來待用。 用鍋里培根留下的油,再加入適量的食油,爆香蒜蓉和小洋蔥碎,加入蝦米炒香。 再加入甜菜脯炒2-3分鐘,最後加入培根和芋頭翻炒均勻,加入所有調味料,再把其餘250g的水加入燜煮約3-4分鐘。 轉小火,加入粘米粉漿進入芋頭絲里,把米漿和芋頭絲攪拌均勻。 把模具抹上一層薄薄的食油/鋪上不沾烘焙紙,把炒好的粉漿倒入。 放入滾熱的蒸籠,大火蒸45分鐘,冷後切片,即可。

棗泥核桃糕

自己做的,香味雖然不比外頭賣的來的濃厚,但勝在口口真材實料,又是安心食品 ^-^

食譜取自:carol

(食材分量和處理方法有做調整)

棗泥餡材料:

乾燥黑棗 280g,乾燥紅棗 200g

黑棗和紅棗洗乾淨,放入鍋里,蒸30分鐘,冷卻後去除種子。

然後放入食物處理機連皮一起打碎成泥狀。

*出來的成品不甜,不要減少糖的用量

棗泥核桃糕材料:

(a)棗泥餡 450g,核桃 450g

(b)玉米粉 60g,清水 80g

(c)清水 55g,黃砂糖 160g,麥芽糖 320g

(d)無鹽牛油 40g, 牛奶 30g

(e)一碗冰水

將核桃放入預熱烤箱150度c,烤7-8分鐘,然後將烤箱調製90度c保溫備用。

(b)料中的玉米粉加清水混合均勻,備用。

(c)料中的清水倒入盆中,加入黃砂糖,麥芽糖,小火煮糖液,不要攪拌,攪拌了糖會煮不溶。

當糖漿開始冒泡泡,才用木湯匙輕輕攪拌。

煮到糖漿開始冒大泡泡到達130度c時,才開始慢慢倒入玉米粉水,攪拌均勻(玉米粉在倒入前一定要再次攪拌均勻)。

然後將無鹽牛油和牛奶倒入,攪拌均勻煮至沸騰。

將(a)料的棗泥餡加入混合均勻,繼續小火熬煮,邊煮邊用木匙攪拌。

煮至棗泥餡變得非常濃稠時,用木匙推開時可以見到鍋底(至少要20分鐘以上)。

準備一碗冰水,將一團棗泥餡放入冰水,成為有彈性團狀的程度即可(若沒有成團就必須繼續小火熬煮)。

最後將保溫中的核桃倒入,混合均勻。

完成的棗泥核桃餡倒在防粘布上面(我用烘焙紙,紙的表面輕輕抹一層薄薄的菜油)。

再蓋上另一張防粘烤布(我還是用烘焙紙,紙的表面輕輕抹一層薄薄的菜油)。

把棗泥核桃餡擀平,約1.5cm的厚度(我用11寸淺烤盤),冷卻。

用菜刀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用玻璃紙 / 糖果紙包好。

密封室溫可存放25-30天。

娘惹粽 Nyonya Chang

還好看得出是粽子的模樣 ^^

煮粽葉時,可以加個硬物不讓粽葉浮起來

在這裡,我也要謝謝朋友贈送的干蘭花,讓我做出顏色漂亮的粽子 ^^

食譜取自:盈盈小築(可做約20-22粒中型粽子)

(食材分量作了少許調整)

(A)餡料:五花肉 500g, 泡發大香菇 8朵, 冬瓜糖 200g, 紅蔥 150g, 蒜瓣 10瓣

(B)米:糯米 1kg, 干蘭花 20朵, 食油 1/4杯, 鹽 1tsp

(C)調味:豆醬(粒狀) 5Tbsp, 芫茜籽 35g, 黑胡椒 15g, 香蘭葉 2-3片(切成1寸), 黑醬油 1tsp

(D)其他:粽葉和草繩 適量

做法:

把粽葉浸入熱水裡(水量必須蓋過粽葉),再用一個硬物把粽葉壓著,煮15分鐘,然後浸在熱水裡至少2個小時,取出,剪去兩端尖和硬的部分,兩面用布清洗乾淨,再沖洗兩遍。草繩浸泡清水15分鐘後才用。 糯米洗乾淨,加入1tsp鹽和清水浸泡過夜,或至少4個小時。 芫茜和黑胡椒粒干鍋炒香,冷卻後磨成粉。五花肉去皮,切小丁。香菇和冬瓜糖切小丁,紅蔥和蒜瓣剁碎。豆醬放入攪拌器磨細成糊。 干鍋加入1/2杯油,加入剁碎蔥蒜,炒香至金黃色,加入磨細的豆醬,炒香,加入香菇丁,炒香,加入五花肉丁,炒至出油,加入冬瓜糖,炒均,然後加入一碗水,加蓋燜煮10分鐘。 10分鐘後,加入芫茜粉和黑胡椒粉,炒均勻,再加入黑醬油,試試看味道,不夠鹹的話,可以在加少許鹽調味(不要把味道調的剛剛好,因為水煮後會變淡些)。可以預先煮好,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一夜才用。 鍋里加入清水煮滾,加入乾淨的蘭花煮10分鐘,直到顏色完全出來。 糯米加入1/4杯的食油,攪拌均勻,把米取 1/3份出來,加入蘭花汁,拌均勻,浸泡15分鐘,倒掉多餘的水分。

包裹:

取兩片粽葉,折成筒,底部加入少許藍糯米,再加入少許白糯米,填入1大湯匙的餡料,再蓋上白糯米,兩邊填入少許藍糯米,放上一片香葉,用湯匙壓緊,蓋上粽葉,綁上草繩,不可綁太緊,不然煮的時候,糯米會發脹而撐破粽葉。 在一口深深的大鍋,倒入大半鍋的水,加入2tsp鹽一起煮滾,把粽子下鍋,再用個蒸架壓著,讓粽子全部浸在熱水裡,煮2-3小時,然後取出,吊著滴干水分,冷卻。

小小記錄:

我把冬瓜糖的分量減了很多,比較適合我的口味。 芫茜粉的分量看是很多,煮出來的味道是剛剛好的,我試過減少芫茜粉,沒那麼好吃。 建議用粒狀的芫茜子,自己炒過才來磨成粉,會比買現成的芫茜粉來的香。

紅龜粿(南瓜) Ang Ku Kueh(Pumpkin)

謝謝Sonia分享這個好吃的紅龜粿,內餡的甜度剛剛好,非常適合我這個不嗜甜者 ^o^

原食譜請看:Nasi Lemak Lover

(以下食譜有做調整)

甜內餡:(約30個)

綠豆畔 130g

白砂糖 70g

粟米油 1.5Tbsp

綠豆畔沖洗乾淨,然後用清水泡最少兩個小時。

瀝干綠豆畔的水,然後放入蒸籠大火蒸30分鐘。

把剛蒸好還熱的綠豆畔,加入白糖和粟米油放入攪拌器打至變細膩狀態。

取出待冷後,揉圓成10g的小圓球。

麵糰材料:(約22個)

熟南瓜泥 140g

糯米 120g

白砂糖 1Tbsp

粟米油 1.5 Tbsp

把上述材料放入一個大盆里,均勻搓揉成一個麵糰,然後放置一旁休息10分鐘。

把南瓜麵糰,分成14g的小圓球。

木模里撒上糯米粉,然後把多餘的粉敲出來。

把麵糰包上綠豆畔,揉圓。

把包好的麵糰壓入撒好粉的木模里,壓平,然後敲出來,放在抹了油的香蕉葉上面。

蒸籠水燒熱,把印好的紅龜粿,放入蒸籠里小火蒸6分鐘(大火會變形)。

蒸好後,用少許粟米油塗抹在紅龜粿的表面。

大熱天,來塊冰涼的 ~ 馬蹄糕

食譜改自:Table for 2

(謝謝Wendy的分享)

材料:

馬蹄粉 120g 水 250ml 白砂糖 120g 水 500ml 馬蹄 10粒(去皮,切碎) 把馬蹄粉加入250ml的清水,混合均勻,直到馬蹄粉溶化沒有顆粒,待用。 把500ml的水,加入白砂糖煮至溶化。 把(2)倒入(1)裡頭混合均勻,再用小火煮至變濃稠(要不停攪拌),最後加入馬蹄碎混合均勻。 倒入抹油的7寸方模,大火蒸10分鐘,然後中火蒸10分鐘,取出,待涼後切片,即可,冷藏後,會更加好吃!

年糕麻糍 Nian Gao Muachi

我從小就不愛麻糍,一點都不愛,因為一直很討厭那種綿綿軟軟又粘粘的口感!

發現冰箱冷凍格里還有一包沒用完的花生糖粉。

用它來粘年糕吧,換換吃法。

意外發現蠻好吃的,這樣的年糕麻糍,比傳統麻糍好吃,口感QQ的。帶去給同事們吃,他們還以為是麻糍,都很喜歡呢,嘻嘻。。。。。

材料:

切片年糕,含糖花生粉

把切片年糕放在蒸籠上蒸5-8分鐘 ,取出,滾上花生粉,即可。

草仔(艾草)粿

我一直誤以為艾草就是臭草,買了一把艾草想煮綠豆湯,後來在面子書問了網友,才發現自己擺了個烏龍,艾草和臭草原來是不同的植物,不過也因這個烏龍,我才知道台灣有個糕點草仔粿,外皮可以加入艾草來做的。

我非常喜歡這個剛炒好的餡料,蘿蔔絲經過脫水的步驟,會發出一股清香的味道,也脆口極了,原先我還在嘀嘀咕咕的納悶為什麼不用新鮮的蘿蔔絲,吃了後才明白個中的道理,炒好後,一直忍不住地在偷吃,呵呵。。。。。

這個草仔粿,我一定會再做的,嘻嘻。。。。

食譜參考:Carol,小本廚房(可做12個)

(做法和材料有做調整)

(A)蘿蔔簽做法:

去皮白蘿蔔 1公斤,鹽 1/2tsp 白蘿蔔刨成絲,加入 1/2tsp鹽拌均勻,放置一旁2-3小時出水。 在強烈的太陽下,曬1天至半干即可,收入冰箱待用。 也可以用烤箱,100度c,烘烤3小時,即可。

(B)蘿蔔簽內餡:

蘿蔔簽 70g, 瘦肉絲 120g, 泡發香菇 7朵(切絲), 蝦米 30g(溫水泡10分鐘後切碎), 小紅蔥片 1/3杯 調味料:鹽,糖,生抽,白鬍椒粉,蚝油,麻油 蘿蔔簽浸泡清水10分鐘,瀝干捏干水份,用剪刀剪短。 鍋里加入適量的油,加入小紅蔥片炸成金黃色,撈起濾干水,把一部分的油盛起待用。 用剩餘的油,爆香蝦米,加入冬菇絲和瘦肉絲炒香,最後加入蘿蔔簽和適量調味料炒香,最後撒上炸好的小紅蔥攪拌均勻,即可。

(C)艾草汁

新鮮艾草 200g,冷開水 新鮮艾草放入熱水煮軟,煮約10分鐘,撈起,用冷水沖至冷卻,捏干水份,約90g。 把捏干水份的艾草切小段,放入攪拌機然後加入冷開水(艾草+冷開水水=250g),打爛成泥。

(D)糯米外皮

糯米粉 40g, 冷開水水 30g 主麵糰:糯米粉 260g,粘米粉 50g, 白砂糖 50g, 艾草汁 250g 12片香蕉葉 把40g的糯米粉加入30g的冷開水,攪拌成一個無粉粒的麵糰。 把糯米糰捏扁,放入熱水中煮熟撈起。 把煮熟的糯米糰放入主麵糰里(艾草汁不要一次倒入慢慢的加,可以成團就不要加水了),搓成一個光滑的糯米麵團。 把麵糰分成12等分,包入內餡,其餘的麵糰,用擰乾的濕布蓋上,防止麵糰變干。 在香蕉葉上面抹上少許油,把包好餡料的糯米糰放在上面,糯米糰面上在塗抹上炸過小紅蔥的油。 放入滾熱的蒸籠,中火蒸12-15分鐘,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