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菜粿 (Chai Kueh)
材料:
澄麵粉 100克
木薯粉 100克
鹽 (少許)
滾水(100度沸騰的水) 250-300克
油 1 - 2湯匙
高麗菜餡料 :
高麗菜 (切絲)
鹽 適量
香菇 (切絲)
甜豆皮 (切絲)
豆乾 弄爛
調味料: 麻油、赤砂糖、胡椒粉
** 把切絲的高麗菜加入鹽巴,攪拌。放置休息一會兒。然後把高麗菜擠干水。只要收縮後的高麗菜。備用。(無需預先煮過)
** 熱鍋加了少許麻油,把香菇絲炒香。撈起。
** 將所有材料放入大碗里,加入其它調味料攪拌均勻即可。
[ 做法 ]
1)把澄粉、木薯粉混合過篩放入一個容器里備用。
2)準備沸水,鹽,油然後沖入做法(1)的粉里,然後用木棍不停的攪拌。
3)手掌抹油,用手把麵糰搓拌至均勻有點彈性。放置休息10分鐘。
4)把麵糰分成小份,搓圓壓平後,蓋出圓形狀,包入適量的餡料捏出菜粿的形狀即可。
5)蒸爐加水開滾後,以中火蒸上10 - 12 分鐘至菜粿變得透明即可。如果小個的菜粿 蒸8-10分鐘即可。
6)取出,抹上蒜香油或者香蔥油,表層撒上油蔥,點上辣椒醬即可享用。
南瓜菜蒲碗仔粿
喜歡南瓜的天然色彩。也喜歡它的味道。
這一天,選了 Jane『s 的南瓜菜蒲碗仔糕當了午餐。
食譜取自: Jane's Corner
材料:
粘米粉 150克
木薯粉 20克
澄麵粉 25克
清水 200克
** 把粉類材料和清水攪拌均勻後,放置休息1個小時 **
南瓜泥 70克
滾水 600克
玉米油 1湯匙
** 加入南瓜泥攪拌均勻後,倒入滾水和油將麵糊拌均勻。
把麵糊倒入蒸熱後的杯子裡,以中小火蒸12-15分鐘左右 **
菜蒲材料:
甜菜蒲 150克
赤砂糖 1湯匙
玉米油 1湯匙
蒜茸 2湯匙
甜醬油 1湯匙
鹽 少許
馬六甲椰糖 200克
清水 2湯匙 或 適量
甜醬油 1湯匙
[ 做法 ]
1)把鍋燒熱,加入玉米油燒熱後把蒜茸爆香。加入菜蒲一起炒香。
2)加入調味料,把火降低把菜蒲燜一會兒。
3)把馬六甲椰糖加入清水煮溶後,加入適量的調味料。
4)將適量的炒香菜蒲和椰糖醬放在南瓜碗仔糕上一起享用。
麻芝 (Moh Chee)
分量: 3人享用
材料:
糯米粉 120克
清水 180克
香蔥油 1湯匙
配料:
花生 (炒香後攪碎) 或 杏仁碎 (烤香)
白芝麻粒 (烤香)
細砂糖
炸油蔥
[ 做法 ]
1) 把所有材料攪拌均勻後倒入一個抹了油的蒸盤裡。
2)以中火蒸上30分鐘或至熟透即可。
3)取出,稍微涼後,用刀或剪刀把麵糰割成小塊狀。
4)把它與花生碎、白芝麻粒、糖一起混合均勻。
5)要吃的時候,再撒上適量的炸油蔥即可享用。
小小分享:
* 攪拌好的麻芝可趁新鮮享用。不然久了花生就會變得軟軟的。
而糖溶了就變得粘粘濕濕不好吃了。
煎韭菜麵粉糕
小時候,媽常常為家人準備煎麵粉糕。
有原味的。那只是麵粉加雞蛋加清水攪拌麵糊而已。
還有就是用韭菜或葉筧菜 (sayur bayam)煎麵粉糕。
加入蝦米碎,煎出來的麵粉糕,味道咸香而且好好吃的。
如今真的好懷念 。。。。。。
材料:
麵粉 150克
木薯粉 20克
韭菜 80 克(切碎)
蝦米 30克 (切碎)
雞蛋 1個
清水 250克
(麵糊清或濃稠可自行調整水分)
鹽 少許
胡椒粉 少許
[ 做法 ]
1)把所有材料混合攪拌呈均勻的麵糊。
2)鍋加熱,加入少許的油,慢火煎至兩面金黃色或至熟即可。
3)可以搭配辣椒醬一起享用。
筍糕 (Soon Kueh)
傳統糕點裡,有甜味、鹹味、半咸甜味的。
但始終喜歡咸香味的糕點。
尤其是有搭配了一些蔬菜或其他咸香配料的。
那麼吃起來就不感覺太膩了。
材料:
( 皮 )
澄粉 50克
木薯粉 50克
糯米粉 50克
鹽 少許
油 1/2湯匙
沸水 150克
[ 做法 ]
1) 把全部的粉一起混合均勻。放入一個容器里備用。
2)鹽、油加入沸水裡拌均勻了。直接倒入粉里。用力攪拌均勻。
然後搓成有彈性的麵糰。
3)把麵糰分成小麵糰,搓圓。再用木棍輾平薄。
4)放入適量的餡料,然後包起對摺捏成半月形就可。
5)把筍粿排放入蒸籠里,以大火蒸上5-6分鐘。取出後抹上少許的蔥油。
6)最後撒上香炸油蔥配上辣椒醬便可享用。
簡易的筍粿餡料:
沙葛 (mangkuang) 300克 (切絲)
紅蘿蔔 50克 (切絲)
蝦米 30克 (浸泡後攪碎)
小蔥、蒜 數粒 (攪碎)
調味料: 鹽、雞精粉、胡椒粉 (個適量)
** 預先把餡料炒香,盛起待涼採用 **
配料: 香炸油蔥、辣椒醬
Hoon Kwe Sweet Corn (玉米涼糕)
材料:
椰奶 150克
清水 50克
罐裝玉米糊 100克
鹽 少許
細砂糖 40克
玉米粒 100克
Hoon Kwe 粉 (印尼綠豆粉) 35克
pandan 葉 數片 (打結)
[ 做法 ]
1) 預先把 hoon kwe 粉加入少許的椰奶攪拌均勻,備用。
2)把其他的材料混合均勻後,放入小鍋里開熱。然後加入做法(1)的綠豆粉。
3)繼續以小火不停攪拌均勻。直到麵糊順滑稠稀而表層起泡泡即可熄火。
4)然後倒入杯子裡或 jelly容器里待冷。然後再放入冰箱。
5)數個小時後即可脫莫享用了。
Apom Manis
材料:
(A)
麵粉 120克
清水 180克
細砂糖 80克 或 適量
酵母 1/2茶匙
(B)
椰奶 120克
全蛋 1個
鹽 少許
[做法]
1) 把(A)的材料攪拌均勻。
2) 然後把全蛋、鹽和椰奶慢慢加入。攪拌均勻。
把麵糊擱置一旁休息至少1個小時。
** 麵糊無需太濃稠,也不可太水*
3)迷你鍋加熱後, 抹上一層油。再把適量的麵糊倒入鍋子裡。
4)快手把麵糊鋪平。把 apom 煎至中間發出氣泡。把鍋蓋上。
5) 把 apom 煎至金黃色或至熟即可。
開始的幾片,弄得太厚了。失敗!
而且也煎得不夠透。
要把 Apom Manis 煎成這個有 「裙邊」的才算及格。
旁邊要有薄薄的裙邊,而中間有厚一些。這是它的特色了。
番薯椰絲紅龜糕
椰絲餡材料 :
白嫩椰絲 - 250克
細砂糖 - 100克
鹽 - 1點
清水 - 1湯匙
pandan 葉 - 數片(打結)
做法:
1)把清水+鹽+細砂糖+pandan葉放入鍋里,一起攪拌。
2)加入椰絲一起拌均勻至炒香。(不許炒太久,避免炒干)
紅龜糕皮材料:
橙色番薯泥 - 200克
細砂糖 - 2湯匙
清水 - 250克
糯米粉 - 400克
食油 - 50克
做法:
1)把所有的糕皮的材料(除了水)放入容器里。攪拌均勻。
2)慢慢加入清水,將材料搓成麵糰。大約搓5分鐘至麵糰有點彈性便可。
3)把麵糰平均分割。搓成圓形,壓扁後包入椰絲餡後再搓圓放入塗上少許糯米粉的模型里印出形狀。把糕放在一小片塗上少許油的香蕉葉上。
4)蒸鍋水滾後,把糕放入蒸4分鐘。然後開蓋把鍋蓋的水倒掉。再把蓋關上,再繼續蒸2-3分鐘便可。
5)蒸好後,在糕的表層塗上少許的食油(玉米油)便可。
這個口味不會太甜,有點咸甜的。
紫薯紅龜糕
材料:
紫色番薯泥 100克
黃砂糖 1/2湯匙
清水 150 - 180克
糯米粉 200克
油 1大匙
餡料: 蓮蓉茸
紅龜糕的做法:請參考番薯椰絲紅龜糕
1)把所有的糕皮的材料(除了水)放入容器里。攪拌均勻。
2)慢慢加入清水,將材料搓成麵糰。大約搓5分鐘至麵糰有點彈性便可。*如太稠,就加少許的糯米粉*
3)把麵糰平均分割。搓成圓形,壓扁後包入蓮蓉餡料後再搓圓放入塗上少許糯米粉的模型里印出形狀。然後放在一小片塗上少許油的香蕉葉上。
4)蒸鍋水滾後,把糕放入蒸2分鐘。然後開蓋把鍋蓋的抹乾。一會兒再把蓋關上,再繼續蒸3-5分鐘。
5)蒸好後,在糕的表層塗上少許的油便可。
小小分享
**紅龜糕無需蒸太久。糯米麵團容易膨脹。
所以蒸剛剛好熟就可以上鍋了。那麼花紋才會明顯的**
紫薯喜粄 (長發酵版)
食譜取自:星廚房
材料:
紫番薯泥 100 克
清水 135 克
糯米粉 85 克
麵粉 200 克
細砂糖 100 克
即溶酵母 1茶匙
粟米油 50 克
[ 做法 ]
1)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成團。
2)蓋上保鮮膜發酵3至4個小時。
3)手上抹油,將麵糰分割成小團。
4)揉圓,放置在蕉葉上,再稍微壓扁。
5)室溫發酵15分鐘。
6)鍋內水滾後,將喜板放入,以大火蒸15分鐘即可。
7)蒸好的喜粄,不許立刻開蓋。熄火後,一會兒後才把蒸鍋的蓋開一小縫,用筷子頂著,
等待鍋蓋稍微涼了才把它完全打開。這樣出來的喜粄就不會皺皮了。
南瓜喜粄 (長發酵版)
依然喜歡柔軟的喜粄。
食譜取自:星廚房
材料:
南瓜泥 100 克
清水 135 克
糯米粉 85 克
麵粉 200 克
細砂糖 100 克
即溶酵母 1茶匙
粟米油 50 克
[ 做法 ]
1)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成團。
2)蓋上保鮮膜發酵3 - 4個小時。
3)手上抹油,將麵糰分割成小團。
4)揉圓,放置在蕉葉上,再稍壓扁。
5)室溫發酵10分鐘。
6)鍋內水滾後,將喜板放入,以大火蒸15分鐘即可。
7)把火熄了。不許立刻開蓋。休息5分鐘後,才慢慢開個小縫,用筷子夾著,讓熱氣出來。
稍微涼後才完全把蓋打開。那麼出來的喜粄就不會皺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