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人搖身一變貨幣「專家」

@ 2015-08-18

大馬人搖身一變貨幣「專家」

今天,馬幣對美元的兌換率已破RM 4.00。

當我上網打開我的面子書與推特瀏覽時, 90巴仙幾乎都是將矛頭直指政府,歸咎政府使到令吉跌跌不休呢。

總結地說, 在社交網上占上大多數用戶的年輕網民的留言評語、都將這個國家貶得好像隔天就是馬來西亞的末日了!

在過去短短一個月內,我看到許多的網民在轉型,從憲法專家轉為航空專家,如今都變成經濟專家啦!

有些甚至就直接將整個市場情況全歸咎於巫統與納吉。還有一個稱為"人民之聲"的組織最喜歡說"其他國家的表現較好是因為他們的國家沒有巫統。"

當然,如果你以狹窄與短視的眼光與角度來看目前的情況,肯定的你就會忽略了過去五年來的一些數據。

● 俄羅斯盧布對美元的兌換率降了114%

● 印尼盾對美元的兌換率降了51%

● 印度盧比對美元的兌換率降了38%

● 挪威克朗對美元的兌換率降了37%

● 澳元對美元的兌換率降了24%

● 歐元對美元的兌換率降了20%

● 泰國銖對美元的兌換率降了10%

我是否還需要再多舉更多其他的例子呢?

這些對美元兌換匯率下降的國家、主要面對的因素就是國際原油價格下滑。幾年前,國際原油的價格大約是每桶 70 至 80 美元之間。如今已是每桶低過 50 美元。

而且,美國也不是我們唯一的貿易夥伴,馬幣的強弱也不單單是以美元來衡量。

回頭來看看我們的令吉:

● 我們對加拿大元增強了 2%

● 我們對印度盧比增強了10%

● 我們對日圓增強了14%

● 我們對印尼盾增強了18%

我看我也不須再舉更多的例子了吧?

你們是否知道我們對印度、日本與印尼的貿易額增加了近20%?

當然,我國網民們對一些在面子書與推特上傳的負面新聞、反應非常快是可以理解的。這就是目前的普遍現象。

而你們當中,肯定沒有人會用1998年的匯率來比較與作評論。

相信沒有人還會記得在1998年1月7日,馬幣對美元的兌換率曾經驟降至 4.725(那是國家銀行的匯率,貨幣兌換商是以4.80兌換呢)!

你們這些在面子書迅速反應的網民之中,有許多在當年還在學校讀書呢。

所以,可以理解的是,你們沒有人知道、沒有人記得、也沒有人曾經歷過 1998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年發生的經濟風暴、安華依布拉欣正是時任財政部長。

回想當時:

a) 許多人失掉工作,一職難求。

b) 家庭開銷拮据

c) 貸款利率漲至12.16%

d) 通澎率在保留著津貼之下高達3%

如果你們之中還有人認為現今的 2到3巴仙的通澎率很高,用同樣的思維去想像一下,那你就會理解到1998至1999年國內情況如何了!

是的,平均貸款利率是超過12%。這是過去的事。

你可能會說那是過去的歷史、而繼續以目前的數據抨擊政府,首相與國家銀行。

但是,下一次,當你們還堅持要在面子書或推特對目前的局勢大發老騷、在社交網站分享負面的情緒時,不妨捫心自問,目前的馬幣兌換率有了什麼負面的影響、如何影響呢?

1. 你們是否有在美國的商業網站購物?

2. 你們是否有計劃飛到美國度假?

3. 你們是否在美國深造?

4. 你們是否有入口貨物在國內售賣的商業活動?

5. 你們是否跟美國購買日常用品或食品來用?

6. 你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美元?

親愛的各位, 只有那些回答"是"的國人、才會受到匯率滑落的影響。否則你們有什麼好顧慮,有什麼好吶喊呢?

你們的薪水還是以馬幣發配,而你們又沒有用美元購買必需品。

當然,沒有人會否認它對一些經濟領域如入口貨物帶來一些衝擊。那些準備到美國或英國等地旅遊者也會受到一點影響。我也認為納吉尚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雖然目前還看不到他有任何舉動), 而我也會繼續與你們分享更多的資訊。

朋友們,一些國際享有崇高聲譽的評估機關如 Fitch, Moody's 與 S&P ,都給我國的經濟表現良好的評價,皆認為經濟成長平穩。

在這些經濟專家的評估里,他們並沒有預測馬來西亞的經濟將崩潰,但卻只有政客在如此推測。

註:

譯自《馬來郵報在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