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東西,爸爸的智慧做法引無數人點贊!

@ 2015-08-15

一個四歲多的小男孩,爸爸帶著他去一位叔叔家玩。他很快被叔叔家小哥哥房間裡的小飛機模型吸引了。玩了一會兒覺得特別喜歡,真的很想要。於是趁大家 不注意就偷偷揣起來了。跟爸爸回家的路上,他心裡特別糾結、特別難受,實在忍不住還是跟爸爸「坦白」了,說自己偷拿了人家的小飛機。爸爸沉默了一下。

.

他至今清楚記得爸爸當時短暫的沉默,和站在路邊害怕至極的他。然後,爸爸態度很溫和地對他說:「咱們一起回去把小飛機還給叔叔吧,爸爸以後再給你買一個。」於是他極不情願地跟著爸爸回去送還小飛機,心裡又捨不得又羞愧得不行,似乎還害怕得哭了。

.

爸爸只是很平靜地回去跟人家解釋說:「不好意思,孩子不小心拿走了小玩具,現在送回來。」事情就這麼過去了。他沒有受到任何責備。爸爸也沒有將此事再告訴別人。孩子再也沒偷拿過別人的東西。

.

這位睿智的爸爸的平靜做法,不僅沒傷害孩子的自尊,相反還能讓孩子從心底知道錯誤並改正。

.

.

孩子偷東西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不知道如何教育。其實,當我們明白孩子為什麼偷東西時,你就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了。

.

第一,兒童沒有物品所有權。

6歲前年幼的孩子是不知道,這個東西是有主人的,不知道這樣拿走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他覺得自己需要的話,就去拿,完全沒有一個所有權的概念。

.

第二,沒有滿足兒童的基本需求。

孩子不追求物質,但是孩子是有需求的,而父母是孩子的唯一經濟來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滿足,可能孩子就會自己尋找滿足自己的途徑,如果見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他很可能就自己動手了。

.

第三,多關愛兒童。

孩子需求的關愛沒有得到滿足也是產生偷竊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家長可能就會說我給他的愛已經很多了,這樣都還不夠嗎?其實關愛的多少,並不是家長給的多少,重要的是孩子能感受到的關愛是多少。

.

第四,對同齡人的模仿。

可能身邊的孩子偷竊,讓孩子開始模仿,所以才會產生偷竊行為。這些需要和孩子溝通,或者多多觀察孩子和孩子的朋友們,因為年幼的孩子沒有自己的判斷力,所以會一貫的模仿別人。

.

所以,面對孩子的偷竊、偷拿行為,父母應該給予寬容並及時了解原因。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