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玉:我幸福就好,你們隨意

@ 2015-08-15

她的人生好比旅程,高處承得起影后的頭銜,撐得起光鮮亮麗。低處能為夢想接受批評指責,為愛一意孤行。

這是人生的廣度亦是厚度,這是自由亦是坦然。

「如果沒了你,世界會繼續轉變」,當她嘶啞的嗓音唱出這些年的滄桑,你是否和社長一樣好奇——走過怎樣的旅程,才能過上張曼玉式的人生?

文丨晃蕩

她在上海出生、在香港度過童年、在英國成人、移居法國,她的人生猶如一幅世界地圖,隨時可開啟一段旅程。可以毫無目的地、可以不去顧及影后的高貴,只是心之所想,足之所往。她是張曼玉,把旅行融進生活,把生活過成電影,把夢想寄予音樂,向來隨心所欲。

「我最愛去市場,賣花的、賣水果的、賣菜的,都會去」

「我一定已經飛到了兩百萬英里(約合320萬公里)。說起飛行,我真的是飛得無憾」。320萬公里的概念的是繞地球80圈。張曼玉把旅行稱作風趣、幽默、有深度又帥的情人。

那些年除去拍戲,她一直在慢旅行,看著大海發獃,在鬧市看人來人往,這何嘗不是旅行。雖然如此接地氣,可她最偏愛的還屬高貴典雅的巴黎。一座和她氣質相吻的藝術城堡,浪漫中又不失癲狂。

她認為巴黎是所有女人一生至少該去一次的寶地,不但美麗、浪漫,還有世界上最好吃的點心,血拚族也能買得過癮。

也許是《巴黎聖母院》的非典型浪漫,也許是《人間喜劇》的末世浮華,有人說巴黎冷漠,有人說巴黎昂貴,有人說巴黎混亂,但時尚與浪漫是它最完美的寫照。

在羅浮宮品《蒙娜麗莎》,在凱旋門下仰望光榮與勝利,登艾菲爾鐵塔俯瞰巴黎全景,漫步塞納河感知藝術的生命。巴黎,這座藝術之都,滿足你所有幻想和期待。

「我愛逛博物館、教堂,最愛去的是市場。賣花的、賣水果的、賣菜的,這些市場我都會去。我印象最深的是巴黎的Rue Etienne Marcel或Rue Montorgueil兩條街上的市場,看見後我會想:『哇,巴黎人是這樣生活的,一條條麵包就拿在手裡在街上吃!』」

如果你在巴黎的露天市場偶遇張曼玉,她正挎著草籃購物,用法語和攤主問價談笑,請不要訝異她曾是高高在上的影后。

「追上街頭的老色狼,脫下高跟鞋又砸又罵」

在彼時明星紛紛放話嫁給富商時,她竭力長成一顆獨立的樹,從傻甜白的青澀懵懂嘗試多情少婦的嫵媚,再去演打戲被撞的頭破血流。坎城影后、柏林影后、五次金馬獎、五次金像獎,這些不是全憑天賦就可納入囊中。

當同齡藝人走走紅毯、依舊做著女神時,她為愛而活為夢而活。她的感情坎坷曲折,但每次飛蛾撲火不計結果。

1998年她跟隨法國名導阿薩亞斯移居巴黎,而後結束3年的婚姻生活;2007年結識小7歲的男友奧雷舍人(央視新大樓設計者),義無反顧奔向北京,2012年結束戀情。最近再上頭條,傳被小15歲的男友否定戀情。

在本該相夫教子貴為人婦的年齡,她遵循「愛情至上」的生活原則,但並不是隨性,只是真實做自己。關錦鵬曾說張曼玉是一個奇特而可愛的女子「我們在紐約拍戲,街頭有個老色狼故意撞她們,別的女孩子就算了,Maggie急急忙忙追上去,脫下高跟鞋又砸又罵」。

角色不會被苛責,而生活卻要遭受指點,但她依舊把生活過成電影,「我幸福就好,你們隨意」。

「51歲失戀,但我不想停」

她是阮玲玉、是青蛇、是《花樣年華》的蘇麗珍、是《甜蜜蜜》中的李翹,可今天之後,她只是張曼玉,不做影后,只想追逐搖滾夢。

「我覺得人的一生可以有三條命,我想先演好張曼玉這個角色,自己沒有弄好自己,張曼玉是誰我都不知道。」她用生命的前五十年,在不同的角色中成就了影后張曼玉,如今50歲的她,只想為自己而活。

2014年,她宣布進軍歌壇,草莓音樂節的《甜蜜蜜》讓粉絲大跌眼鏡。「我從小唱歌就容易走音,嗓音又特別低,在香港每次唱KTV朋友都一副『好冷啊』的表情。」

有人說她的演唱是被上帝放棄的聲音,曲未罷觀眾已散去,但在完成45分鐘的表演離場之跡,她仍舊狂喊「我不想停」。

面對質疑和嫌棄,她安靜地說「我演了20部電影還被說成花瓶,唱歌也請給我20次機會」。

今年8月,張曼玉為《戀愛中的城市》創作主題曲《如果沒了你》,一人包攬作詞作曲及演唱,以歌者的身份回歸熒幕。

「我今天49歲6個月47天,還沒到50,我覺得現在實現年輕時的夢想一點都不晚,我很驕傲!」。

不要停下,世界都在期待你沙啞五音不全的歌喉,你就是你,為自由而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