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坑娃的事你還在做嗎?數數看你犯過幾條!

@ 2015-08-15

每一位當父母的,總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呵護,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是家長們時刻牽掛的事情。科學育兒說起來簡單,貫徹起來卻實屬不易!一來年輕父母缺乏經驗,二來老一輩們仗著自己帶大過幾個娃,各種經驗強加傳授,由不得你「任意妄為」。

為了孩子,該學習的必須學,該堅持的也還得繼續堅持,誰讓我們是當爸當媽的人呢?

俏媽說:

上面內容整理自人民日報微博,需要補充說明的有2點。

第十條說到的清火寶奶粉伴侶,個人建議是,選擇可信任的品牌,適量喝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雖然說孩子半歲內不需要額外補充水,但是在寶寶發燒、上火、出現尿液偏黃等缺水現象時,可以適當補充一點水,建議在兩頓奶之間補充。

第十四條關於孩子把大小便的問題,一直以來這是比較有爭議的一個話題。幾個著名育兒專家比如崔玉濤、張思萊、鮑秀蘭等,各自提出的觀點都是有些出入的。

綜合各種觀點,個人建議是:無需把尿,因為寶寶的膀胱小,加上大腦發育還不夠完善,無法自由指揮排尿,另外寶寶排尿也受很多因素影響,幾乎無規律可言,寶寶排小便前一般沒有明顯表情信號,等到孩子大一些了,自然會憋尿了。

大便的話,除非是在孩子已經有了明顯表情信號,比如臉漲紅了、屏氣了,憑經驗感覺到寶寶快要排大便了,那麼可以立即抱著把大便,但是時間一定不能長,寶寶如果拉不出來不用勉強,一次儘量控制在3分鐘以內。等到孩子八九個月大以後,能夠坐的很穩當了,捕捉到寶寶有排大便的表情需求後,可以開始訓練寶寶坐小便盆自主排便。

關於大小便問題最後總結一下:不把小便,大便只在寶寶有排便表情後再把,切忌早早開始定時給孩子把便。真正的排便訓練一般建議從2歲左右開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