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給孩子洗澡,因為無知差點害死孩子!前幾日在某論壇上看到寶媽分享自己的育兒經歷讓我們引以為戒!下面是這位寶媽的傾訴:
寶寶出生時心肺功能不健全,身體特別弱,我一直歸結於我的身體弱遺傳給了孩子,生產後我的身體一直沒恢復,孩子爸爸必須上班養活這個家。
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深圳的上班族,通過打拚跟孩子爸爸一路從山東老家來到了深圳定居,這種情況下沒人照顧,孩子爸爸也犯難,於是把在老家的婆婆帶來照顧我和孩子!
寶寶剛出生不久,身體上的髒東西特別多,婆婆想給寶寶洗澡,幫著給孩子洗澡應該感謝婆婆才是,為何對著婆婆的行為一陣痛訴?我阻止婆婆的行為,告訴他本來孩子身體弱,髒就髒點,我不嫌棄自己的孩子,要洗也要在醫生指導下洗澡!
婆婆嫌我矯情,說鄉下有這樣的習俗,第一次洗澡代表著洗去一切厄運,好運降臨!我一再阻止婆婆給寶寶洗澡婆婆也答應不給孩子洗了,這時湊巧醫生叫我去簽出院單我說服好婆婆後便跟著醫生去了!
回來後我驚呆了,寶寶竟然面部發紫,臉色發白,呼吸困難,婆婆在一旁驚慌束手無策的樣子!幸虧在醫院,我抱著孩子找到了醫生及時救下了孩子!沒想到趁我出去婆婆還是自作主張給寶寶洗了澡,寶寶心肺功能弱,洗澡溫度環境不適宜的話會使皮膚毛孔關閉,並導致體溫升高,致使寶寶體內臟器供血不足從而導致缺氧。
寶寶動動手朝我嗯哼了幾聲,我覺得特別對不起寶寶!婆婆也自責,我知道這不能全怪她,怪只能怪她的無知差點害了我的寶寶!
那麼什麼情況下不適合給寶寶洗澡呢?為了孩子看看吧!
1、寶寶患病時
當寶寶有肺炎、缺氧等嚴重疾病時,更應避免洗澡,以防洗澡過程中發生缺氧等而導致生命危險。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洗澡或者交由醫患人員進行洗澡。
2、打過預防針後
寶寶打過預防針後,皮膚上的針眼恢復較慢,此時細菌最易趁皮膚敏感期進入血液。建議給打過預防針的寶寶第二天洗澡。
3、給寶寶喂奶後
給寶寶喂奶後胃處於擴張的狀態,而且腹腔血液供應則相對減少,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更會造成孩子嘔吐現象!正確做法應該在喂奶後1個小時進行!
4、頻繁嘔吐或者腹瀉時
洗澡時難免會來回移動寶寶,使嘔吐情況加劇,不注意時還會造成嘔吐物誤吸,加重孩子不舒服的症狀。
5、發熱或熱退48小時內
寶寶在發熱的情況下身體容易被侵入,洗澡會造成寶寶出現寒顫,甚至發生驚厥;發熱的寶寶抵抗力極差,容易遭受風寒,引起再次的發熱重感!
6、低體重兒要慎重洗澡
低體重兒通常指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寶寶。這類寶寶多為早產兒,皮膚皮膚薄並且鬆弛,身體抵抗能力弱,皮膚的溫度調節能力差,這類特殊情況的寶寶要慎重決定是否洗澡。
7、發生皮膚損害時
寶寶有皮膚病或者皮膚損害時,諸如膿皰瘡、癤腫、燙傷、外傷等,不應該洗澡。寶寶在皮膚有損害的情況下洗澡很容易遭受水內細菌的侵入,皮膚損傷細菌比平時更易侵入。此時要等寶寶皮膚恢復健康後洗澡!
媽媽們都記住了嗎?在這些情況下,為了寶寶的健康不要立馬給寶寶洗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