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為自己能不知疲倦的坐在電腦前沾沾自喜,殊不知腰椎疾病已經敲開了你的房門。在我國,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成年男子和辦公室人群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每年約有2億多人患有此病,輕者可能腰腿疼,嚴重者會出現下肢麻木、肌肉萎縮或感覺遲鈍,更甚者會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從現在起保護你的腰椎,就是保證了你下半生的生活。
腰部測試
你的腰疼正常嗎?雖說有時的腰痛並不代表你的腰椎有什麼問題,但想到一聲咳嗽,一個噴嚏,甚至一次用力排便,都有可能引發腰椎間盤突出你還敢說自己能扛?
1.腰疼時,輕輕咳嗽幾聲,發現腰疼加重了。
2.熟睡一夜後腰痛仍沒有緩解;向左側臥如胎兒狀時疼痛仍不能減輕。
3.平躺坐起,雙腿因為疼痛而伸不直。
4.平躺,將雙腿的膝關節伸直並抬高,抬到一半就疼痛難忍。
結果
如果你的情況符合上面四條之中的任何一條,那麼,恭喜你,你的腰椎已經快要罷工了。
護腰四誤區
誤區一:腰腿疼不算病
據統計,約有93%以上的人醫生中有過腰腿疼的經理。引起腰腿疼的疾病幾乎可以設計全身所有系統。有些腰腿疼額原發疾病治療後,疼痛也隨之消失,也有些不治自愈。有些人便因此認為腰腿疼不算病。事實上,腰椎間盤突出症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因為這種病不僅可以引起腰腿疼,而且會引起下肢麻木、冷涼、無力甚至癱瘓你的生命質量。
誤區二:腰腿痛,治不好
腰間盤突出症的特點是易復發,尤其是神經功能障礙者,修復過程較長。因此,有的患者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治不好,其實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總體效果非常好,優良率約在95%左右。
誤區三:迷信某一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手術和非手術治療兩種治法。後者又有牽引、按摩、內外用藥、經皮切吸、膠原酶溶解等方法,應該說哪一種方法也能治好一部分病人,但哪一種方法都不能包治所有的患者,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某些療法是禁忌的。因此,不能片面誇大、迷信某一種療法,也不能從主觀上抵制某一種療法。
誤區四:對手術的誤解
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可通過非手術療法緩解或治癒,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手術治療。所以一不能盲目手術,二不能拒絕手術。事實上,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適應症非常嚴格,而手術並非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首選。但也不能認為手術堅持不能做,而一味保守治療。因此,要辯證對待手術和保守的問題,既不能輕易手術,也不能一味保守。
運動護腰派
晨起活動
洗手盆不要過低,熟睡一夜後,肌肉、關節都會因沒有運動而不太靈活,腰椎間盤也因為一晚上的放鬆,吸收了水分而膨脹僵硬。此時,如果彎腰比較低會對腰椎間盤產生較大的壓力,讓神經受到擠壓。晨起最好活動一下腰部,做做前後伸、左右旋轉,「伸懶腰」等動作,使腰部不至於從靜止狀態馬上轉變為增加腰部負荷的動作。
倒退行走
倒退額行進方式是腰椎最欣賞的。倒步走時,兩腿交替向後邁步,增強了大腿後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這讓腰部韌帶的彈性增強,就像自備了腰椎保護帶。骨骼、肌肉、韌帶的功能恢復,不但可以讓腰椎的穩定性增強,還能使腰椎疼痛減輕甚至消失。倒退行走時,最好每分鐘走60步~100步,每次10分鐘。
鍛鍊下身肌肉群
強健的腿部能有效分擔腰背部負擔,阻止和會按揭腰疼形成。游泳,尤其是蛙泳可以主要練習這些肌肉群。此外游泳能夠保障脊椎間組織的營養供應,維持它的彈性,提高脊椎抵抗外來衝擊的能力。
控制體重
統計表明,正常人的腰椎每天前屈的次數高達3000到5000次。如果有個顯著額啤酒肚,這些贅肉就是腰上掛的一個沙包,會讓身體的中心更加向前,既增加了腰椎的負擔,又使腰椎深埋在脂肪之中,得不到鍛鍊。
持續補充
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一般來說,在男女超過25歲身體挺直生長之後,就應該適當的補鈣。你可以選擇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鈣片,並同時在飲食上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豆製品、牛奶、蝦皮等,以增強骨質的強度,預防骨質疏鬆。
「挺直腰板」做人
其實,腰椎間盤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生理現象。但是就像其它疾病一樣,只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它、重視它,就能夠減少患病的幾率,減少疼痛。歸根結底,在生活中「挺直腰板」做人不但能減少腰椎的壓力,也可以讓它得到更多的血液流動。但除此之外,你還應該記住下面幾點:
第一、既不要久站也不要久坐,睡眠姿勢以側臥位、髖膝關節屈曲對腰部最有利。
第二、彎腰搬重物時,應儘量使重物靠近身體,慢慢直膝、直髖、再直腰。
第三、長期坐辦公室的人,要注意正確的坐姿,要挺直胸,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運動,做直立體操鍛,煉可增強腰肌背肌力量和增強對腰椎的保護。
第四、性生活姿勢不當,或過於頻繁或動作過大、過猛,可引起腰痛和腰椎間盤突出,應適當安排性生活次數,量力而行。
溫
馨
提
示
對於腰椎間盤脫出症來說,保守治療有時候會產生更好的效果。比如這種固定牽引活動器,可以減少你腰推所承受的壓力,並且幫助腰椎附近的血管保持血流通暢。而這種成角旋轉牽引治療可減輕或解除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糾正椎間失衡,達到椎間載荷的相對平衡,使症狀緩解或消失。
來源 || Paul Cheng/科學健身.健尚/中國知網
編輯 ||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