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明星富豪為什麼移居移民新加坡,特別分享張柏芝、李連杰移居新加坡的故事!

@ 2015-08-11

很多明星富豪都喜歡移民或者是移居到新加坡,其中包括Facebook聯合創始人、李連杰、張柏芝等等。這和新加坡優越的地理環境,以及先進的醫療教育是 分不開的。今天,新加坡萬事通除了整理了一些移居新加坡的一些優勢以外,還特別給大家分享一下張柏芝和李連杰移居新加坡的故事和感想!

新加坡人的健康生活 食品99%是安全的

飲食

新加坡的食品近90%都是進口,99%是安全的。因為新加坡以法制嚴明聞名於世,農糧局對進口食品的檢驗把關非常嚴格,隨時抽檢,只要發現抽檢的食品有問題,整批貨物將全部被銷毀。「所以,沒有人敢冒這個險」。

環境

因為熱帶地區有很多蚊子傳播的疾病,如瘧疾、骨痛熱等,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滅蚊。而滅蚊的根本就是不讓蚊子生出來,這就要求處處保持沒有積水。政府有關部門的人員會上門抽查,如果被查到家裡有積水,會被罰款。

醫療保健

新加坡的3M制度則為國人看病特別是看大病時撐起了一把保護傘。3M制度指「保健儲蓄計劃」(Medisave)、「健保雙全計劃」(Medishield)和「保健基金」(Medifund),外加「樂齡健保計劃」。

為了營造便於國人運動的環境,10個地鐵站已在去年10月底之前變成了「保健地鐵站」。站內張貼鼓勵改走樓梯、多站立等提示,螢光屏上播放「新加坡體操」的錄像。

新加坡保健促進局局長洪合成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要在2020年前,有超過七成的新加坡人達到最低的體力活動標準,讓新加坡人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屬下地區的體力排名在前30%。

社會安全、和諧

如果說心平氣和、待人友善信任也是健康要素的話,有件事記者一直記憶深刻。

有一次,旅客在超市買了一塊三文魚,晚餐生食時夾了一塊剛送入口中,感覺似有些不新鮮,沒有再吃。此事便過去了,因為魚已倒掉、發票不見了。幾天後旅客 又去超市時,正好看到魚檔工作人員,便隨意對他講起這件事。沒想到,他聽後立即問「你的魚是多少錢買的?」記者說「5塊」。他說「好,你再買的時候我補給 你。」聽了這話,雖然有點意外的驚喜,但沒好意思找他。幾天後,旅客選了一塊5.2元的三文魚拿過去。這位男士放下手頭的話兒,接過來二話沒說,將一張 0.2元的價標貼上,覆蓋了原來那張5.2元的價標,並在上作了標記。出口處,收銀員按0.2元結了帳。

在新加坡,即使是陌生人,人與人之間也很客氣、相互尊重,幾乎沒有聽到過有人大聲說話,更沒有見過吵架。向陌生人問路,通常都會非常仔細地告訴你。一次 在汽車站向一位女士問去某地應該坐幾路車,這位女士也不清楚,旅客便走開了。但沒走多遠,她從後面追上來告訴應該坐什麼車,她說她想起來了。

還有一次旅客出了地鐵站後要打車。路旁停著幾輛車,隨便拉開一輛的車門進去。司機告訴旅客,車輛是排隊的,應該上前面那一輛。下車後拉開前面那輛車的門,對司機說要去的地方。司機顯出有點為難的樣子,好像不清楚怎麼走,而我當時又有點著急。無奈,又下車換到後面的車,心想這回應該沒問題了。沒想到,司機了解這一情況後,下車帶旅客走到前面那輛車旁,對司機解釋旅客要去的地方路線。

新加坡名列世界表現最佳的教育制度之一

國際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在報告中將新加坡列為世界表現最佳的教育制度之一。報告中提到具有良好素質的教師和一流的教學是我國教育制度人才輩出的幾個要素。

學校領導與教師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我們希望在考慮到教師的志向與興趣的情況下,培育與激發他們竭盡所能、發揮所長。我們的教師在國立教育學院(NIE)接受過完善的職前師資訓練並有許多提升個人專業水平的機會。

新加坡教育:自2003年開始,新加坡政府將六年的小學教育改為強制性。到了六年級,學生必須參加全國性的離校考試以升上中學。

新加坡中學一般是四至五年的課程,學生在繼續升學前必須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通過會考的學生,可選修理工學院(三至五年)或大學先修班(兩至三年)。大學先修班的學生必須通過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準)會考才能升上大學。

新加坡在2004年實施了「直通車計劃」,允許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在無需通過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的情況下,直接升上大學先修班。

課程輔助活動:Co-Curricular Activities(CCA),簡稱課外活動,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環節。新加坡學生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必須參加至少一項課程輔助活動。新加坡的中小學基本 上都是半天上課學習學科知識,下午則是開展各項CCA的時間。新加坡老師都必須負責一項課程輔助活動,給學生安排各項競技以及文娛活動。

特別學術課程:新加坡提倡雙文化課程,旨在培養一批既能與中國溝通,也可以和西方國家交流的雙文化學生。中三到高二為期四年的雙文化課程,學生通過探討當代中國在社會、文 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課題;從認識相關的歷史因素,進而分析中國所面對的挑戰,以及探討它未來的發展。參加雙文化課程的學生,能夠到中國浸濡數個 月,接觸當代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他們也有機會結交中國朋友,與他們溝通和互動,從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國情與民情。

張柏芝親自向媒體證實,已經安排兩個兒子在新加坡上學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吧!

張柏芝在接受新加坡媒體專訪時,親自對媒體證實了她已經和兩個兒子Lucas和Quintus定居新加坡生活,並已安排兩個兒子在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上 學。據了解,張柏芝之所以移居新加坡,除了新加坡的居住環境可以躲避媒體跟蹤外,更看中的是新加坡可以給孩子安靜是學習環境,所以選擇到新上學。而一向熱 心公益的張柏芝在新加坡也積極參加本地的公益活動,經常去做義工,給有需要的人派發食物。

好媽媽為兩個兒子選擇定居新加坡

據媒體報道,張柏芝已經在新加坡生活了兩個多月,張柏芝坦言,「我選擇了新加坡,是因為這裡沒有強有力的狗仔隊文化。儘管我非常喜歡香港和內地,也有很 多粉絲和支持者,但狗仔隊太強大了。我希望我的兩個孩子有正常的生活和正常的學習環境。」張柏芝透露說,6歲的Lucas和3歲的Quintus這個月底 就都要去學校上學了,「他們對上學真的很高興,我也很興奮。我覺得這裡的教育環境很好。」

做公益每周有4天的時間去做義工

張柏芝一向對公益事業不遺餘力,親力親為,這是有目共睹的。在新加坡生活的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張柏芝參加了自己所住小區里的「社區服務志願者組織」,平 均每周都會去4天,每次去至少做4個小時的志願者服務活動,她還經常準備和包裝一些食品物品給需要幫助人老人,病人,兒童等。在最近三個星期里,她一直都 在經常幫助這個社區組織工作。「當我不需要工作的時候,我一個星期就會更多的去做義工。」

其實,在接受這次媒體專訪之前,就已經有當地的記者看到她經常很低調地高興地參與社區組織忙碌的工作,「張柏芝會經常很友好地問候其他志願者,還對他們 說『新年快樂』,在其他的時候,你們則會看到戴著耳機、輕聲哼唱粵語歌曲的張柏芝。」張柏芝還會很熱心的建議新志願者務實快樂地工作,為大家服務。而當張 柏芝每次義務工作完準備離開的時候,她依然還是那麼精神抖擻、活力無限,充滿著無窮的感染力。

很親切對身邊人友好幽默感十足

張柏芝不僅個性爽朗,平易近人,同時也幽默感十足,媒體報道說,張柏芝在新加坡的這段日子裡,讓很多在她身邊的人都感受到了她的這些好的個性。社區服務 志願者組織的義工告訴媒體,張柏芝確實很幽默,比如,大家很喜歡和她一起工作,當新來的男性工作人員詢問張柏芝你什麼時候再回來時,她笑著說:「是你想追 求我嗎?」組織里的工作人員還透露說,每當有志願者接近張柏芝,希望和她一起拍照時,張柏芝總是會很愉快地答應他們的要求,非常隨和親切,讓人感覺很舒 服,但前提是不能發上網絡。

張柏芝坦言,在新加坡自己非常放鬆,每次做義工的時候她都會素顏,而記者採訪當日,就見張柏芝穿著泳裝去,志願者工作結束後,她就會去運動游泳。

在新加坡的日子裡,張柏芝和普通人一樣,出門時都不會化妝,而是穿著簡單休閒,去各種美食城和大排檔吃好吃的東西,張柏芝笑說,「在香港我肯定是沒可能又不化妝,又穿著泳裝就出門的,太多記著了,所以我很喜歡在這裡沒有壓力的生活。」

移居新加坡的明星不得不提的就是功夫皇帝李連杰,然我們也了解下他為什麼移民新加坡吧!

李連杰原籍中國,然後成為新加坡公民。他在受訪談到入籍新加坡的原因時說:「我在美國住了 很多年,後來在國內也住了幾年,之前還去過澳大利亞(澳洲)和瑞士,但最後落戶新加坡,只是想給孩子找一個學習的地方,一個他們能接受中英文文化教育的地方,一個我可以去做事又不用擔心他們的地方。找來找去,找到了新加坡。」

新加坡是不是最有利於孩子學習的地方,我掌握的材料不夠權威,不敢妄言;但是新加坡 是讓一個父親「可以去做事又不用擔心孩子們的地方」,卻有較為充分的依據。新加坡雖然是個島國和小國,然而它的犯罪率極低,算是全世界屈指可數的最安全的 國度。關於這一點早有所聞,幾乎沒有什麼爭議。這得益於新加坡的法律體系相當完善,大到殺人放火,小到隨地亂扔垃圾,都有詳細的規定。而且,執行嚴格。當 年曾力拒美國總統的求情,對一名觸犯法律的美國青年進行鞭刑,這個實例全世界聞名。

另據最新調查顯示,新加坡既是全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也是受犯罪團伙影響最小 的地區,且警察工作效率高、貪污罪案少。該調查是由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展開的,共涉及59個國家,其中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加拿 大,以及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諸多國家。受訪的世界各地商業界人士一致認為,新加坡有安全的環境,刑事犯罪及貪污罪案幾乎沒有,這是因為新加坡有嚴厲的內 部治安法令。

顯而易見,李連杰改國籍為新加坡公民,首要考量確是為了孩子們安全,也為了免除自己的後顧之憂,看好的正是新加坡良好的治安狀況與社會環境。從一個父親的角度,從一個為社會做出過傑出貢獻並且仍在繼續發光發熱的成功藝人的角度,他做出這樣的安排我覺得無可厚非。

結語:健康的環境是保障我們身心健康的一個因素,當然良好的心態也能決定我們的健康狀況哦!生活節奏不如放慢一點,也許你會感覺更好哦!

文章來自 微信公眾號「新加坡萬事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