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報道,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哭鬧不止,並伴有發燒和嘔吐等症狀,家長將其帶到兒童醫院求診。本以為是普通感冒發燒,經醫生檢查後發現寶寶竟患了腸套疊,已危及生命!醫生迅速為寶寶進行了右半結腸切除術,寶寶才脫離危險。
據權威醫療補充服務機構傳太醫合作兒科專家原首都兒研所副所長宋國維教授介紹,4~10個月大的寶寶,更容易患腸套疊,2歲以後會減少。宋教授表示:「體型較胖、飯量過大的寶寶要特別注意。」
兒科專家介紹,95%的腸套疊主要和胃腸功能紊亂、病毒感染有關,一年四季都會發病,死亡率極高,若不及時診治寶寶會有性命之憂。
一、家長如何知道寶寶得了腸套疊呢?
傳太醫記者從兒研所的專家處獲悉,發現寶寶哭鬧不止並伴有嘔吐症狀的時候,應警惕是否是患了腸套疊。
與正常的哭鬧的動靜不同,腸套疊的寶寶哭鬧有一定的規律,寶寶可能會哭鬧持續10~20分鐘,同時手足亂動、拒絕進食,然後有5~10分鐘的暫時安靜,反覆的表現出規律的哭鬧和安靜狀態。
二、奪命腸套疊,有哪些症狀?
1、陣發性疼痛和哭鬧:
寶寶肚子疼的時候可能伴有屈膝縮腹、面色蒼白、手足亂動、出汗等症狀,並會因為疼痛而出現規律的哭鬧。
2、嘔吐:
哭鬧一段時間就開始嘔吐,嘔吐物初為乳汁、乳塊或食物殘渣,之後後帶有膽汁,如果沒有及時就醫還可能吐出糞便樣液體。
3、果醬樣大便或大便帶血:
剛生病的時候可有1~2次正常大便,大多數寶寶在生病後4~12小時開始,大便可能會像果醬一樣,或血樣便。
4、腹部出現腫塊:
由於腸管套疊,在2次哭鬧的間歇期檢查腹部,可在右上腹摸到有腫塊,而且壓得時候寶寶會疼。
三、懷疑寶寶患腸套疊,父母要怎麼做
寶寶患了腸套疊,沒有辦法在家中處理,所以一旦發現寶寶哭鬧不止、嘔吐、並且大便帶血,應儘快送到醫院去就診。
另外,媽媽也需要注意,在沒有明確病因之前,千萬不可輕易使用止痛藥,以免引起醫生的誤診。
四、傳太醫兒科專家提示
在送寶寶去醫院的途中,要禁食禁水,以減輕胃腸內的壓力。如有嘔吐,應將寶寶的頭轉向一邊,讓其吐出,以免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