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杏兒宣布停止與TVB長達16年的合作,甚至連大家猜測的部頭約都沒有簽。公眾在一片譁然之後給予了充分的理解,畢竟所有人都要承認一個事實:TVB已經沒落了。
如今的TVB早已不是當年憑藉一己之力就能造就巨星的電視台,隨著內地電視劇和年輕系演員的崛起,早年被眾星捧月的視帝視後,如今已經風光不在。但畢竟是曾經的造星工廠,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巨星的TVB有著自己獨一套的「培養模式」。回首胡杏兒的成名之路,不得不說,她代表了一種TVB視後的培養模式:選美出身+挑大樑主演+配各種一線小生+聽話努力吃苦耐勞,連最後的離巢走人都頗具前輩們的風範。
選美要比訓練班出頭快 胡杏兒楊怡同期出道境遇不同
選美在香港,是一條通往TVB的「直通卡」。在TVB如日中天的時候,無數美女渴望從選美這條路直達視後這個寶座。
上世紀90年代,如日中天的四大花旦蔡少芬、宣萱、陳慧珊、郭可盈中兩位都是選美出身。四大花旦之後的佘詩曼、胡杏兒、向海嵐、郭羨妮等都是港姐出身,而在佘詩曼離巢之後,被粉絲們公認的「新五大花旦」胡杏兒、鍾嘉欣、徐子珊、陳法拉、楊怡,其中四位都是選美出身,只有楊怡是「TVB藝員訓練班」出身。在TVB,選美出身要比藝員訓練班更吃香。
「過往太多成功的例子了,變成很多人來選香港小姐都是為了做藝人,這也是她們進入娛樂圈最快的捷徑。」TVB綜藝科製作總監余詠珊毫不避諱地直言,選美是進入娛樂圈最快的捷徑,同時也是TVB收攬人才的大市場。
選美是放在全港觀眾面前「選演員」,無論最後拿不拿冠軍,都收穫了人氣和眼緣,而訓練班則像是TVB的「後廚」,觀眾不知道裡面有些什麼料,TVB也沒有勇氣直接把「生鮮」擺上桌,於是就不停地磨練,不停地配戲。楊怡1999年加入藝員訓練班,四年後憑藉《智勇新警界》拿下飛躍進步女藝人獎,九年後憑藉《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奪得最佳女配角獎,從此之後才開始擔正做女主角,差一年就花費掉了一個女人十年的光陰。而胡杏兒,因香港小姐季軍的關係與楊怡同年出道,她僅用四年的時間就成為了年度重頭大戲《衝上雲霄》的女主角之一,對比楊怡,胡杏兒可謂「非科班出身」,但她拿到「視後」這個專業性大獎甚至都要比楊怡早上一年。
不怕演技差就怕吃不了苦 胡杏兒為戲增肥40斤不言苦
選美比賽結束之後直接出演劇集,佳麗們從參賽選手到出道藝人,幾乎是無縫連接。TVB安排她們接二連三的在各種戲中「怒刷」存在感,即使一開始並沒有演技,但演個幾百集,觀眾也就看順眼了。
如此高強度的曝光,勢必是用藝人全年無休的勞模精神來換,而對於這幫港姐而言,為了紅,必須捱,她們信奉的是,這世上沒有吃不了的苦。「她們既然能來參加選美,都是很能熬,鬥志很旺盛,身體素質好,EQ和IQ很高,所以其實很適合入行。香港小姐很漂亮,她們也熬得很厲害,每天可能只有兩、三個小時睡覺。所以她們參加比賽就跟軍訓一樣。到真正入行的時候,她們可能就會感覺不是那麼辛苦。」余詠珊的這一段話無疑道出了TVB花旦養成方式的重點,套用一句俗套的話來說便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TVB喜歡能吃苦的女演員,更喜歡聽話的,胡杏兒顯然就是其中之一,她答應公司拍《肥田喜事》,為此兩個月內急速增肥近40斤,又在拍完後的兩個月迅速瘦了下來,也曾試過凌晨四五點鐘拍完大夜回家洗了個澡之後返回片場繼續拍戲。如果說身體上的苦還能克服,那麼心理上的苦則多少讓人難以消化。這些港姐們既非科班出身也沒有訓練班的長期磨練,毫無演技可言,只能用臉來「刷屏」,但觀眾不會考慮這些因素,當她們稚嫩的表現徹底暴露於人前時,非議與謾罵隨之而來。如今被媒體大讚能鎮得住場的佘詩曼曾被批是「雞仔聲」,從香港紅到內地的胡杏兒曾因為哭相難看背負「胡囧囧」的名號多年,鍾嘉欣的演技更是被質疑到了今天。
緋聞負面一路傍身 胡杏兒鍾嘉欣都被「官配」過
細數那些選美出身最終榮登TVB一姐的當家花旦們,在涅槃之前都要經歷很長時間的「浴火」過程。胡杏兒一路被TVB力捧,卻也是「中箭」最多的花旦。
入行僅僅兩年,胡杏兒就擔主出演《律政新人王》,而後更是在重頭劇《衝上雲霄》里與陳慧珊「搶」吳鎮宇,該劇播出時,胡杏兒遭受了大量的謾罵,更被其對手質疑演技。不過,在TVB一台獨大的情況下,力捧這種粗暴的造星方式一直很奏效。TVB金牌監製莊偉健直言,演技是可以靠不斷地演戲來鍛鍊的。他監製的《鳳凰四重奏》讓佘詩曼一嘗「雙料視後」的滋味,後來他又給了同樣是港姐出身的朱晨麗很多機會,從《名媛望族》的口誅筆伐,到後來《情逆三世緣》的褒大於貶,再一次證明了這種方式的簡單、直接、有效。
「開始她未必會很紅,但是後來會越來越好。四、五年之後她開始紅起來了,那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人是可以用的,對公司來說會是比較大的資產,而且她跟我們還有五年或者十年合約,那我們應該給她機會。」在余詠珊看來,力捧選美出身的藝人,就是要抱著「撫養」的心態,要不停地給機會,想來這也是為什麼親生仔更忠心的緣故了。
通過大量的戲來鍛鍊演技只是一個方面,如何在戲外也增加曝光量,也是TVB經常「動的歪腦筋」,正所謂「演技不夠,緋聞來湊」。這裡面有TVB炒起來的所謂官配,比如鍾嘉欣和林峰,也有假戲真做的,比如胡杏兒和黃宗澤,佘詩曼和鄭嘉穎等等,在「1+1>2」的情況下,炒緋聞也成了TVB一個屢試不爽的手段,且百用不厭,最近TVB力捧的新晉港姐陳凱琳,就因為一樁與鄭嘉穎的情事迅速躥紅。
多年媳婦熬成婆 視後離巢是必然結果
TVB就是一個十八銅人陣,能從裡面闖出來的都是厲害的。每年的頒獎禮,拿了「視後」的花旦們在台上哭得「死去活來」,看客們一臉欣慰。
如今離巢的胡杏兒就是一個很經典的「多年媳婦熬成婆」的例子。在《我的野蠻奶奶》之後就初具一姐的氣場,之後她更成為每年頒獎禮上「視後」一獎的有力競爭者,幾乎是年年提名年年顆粒無收,直到2011年胡杏兒憑藉《萬凰之王》一嘗視後夙願,但並非是她發揮得好,而是因為輪也輪到她了。據胡杏兒身邊的工作人員透露,當晚的頒獎典禮上,在她先拔「觀眾最喜愛的角色」的豬肉獎時曾一度緊張到手顫,以為自己又將與「視後」無緣。
不過,封后之後的胡杏兒卻表現平平,兩部《怒火街頭》都是紅劇不紅人,連在大劇《衝上雲霄2》的成績都不過不失,缺乏亮點,去年更是沒有獲得過視後提名,因此繼佘詩曼之後與TVB解約也是情理中事。「TVB出身的人像劉德華、周潤發、周星馳,最後也走了,這就是後浪推前浪。前浪發光發熱,後浪也洶湧而上。」拿獎後走人在余詠珊看來是「永恆的結局」。
如今,衰落的TVB再也不復當年勇,隨著精品劇產量逐年遞減,再加上內部常年的政治鬥爭,讓不少藝員漸漸地沒有了歸屬感,近期《衝上雲霄》系列的資深編審歐冠英據傳因內鬥離職,她曾一手提拔了胡杏兒,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胡杏兒此番離巢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跟她覺得已經沒有熟悉的幕後有關,再加上今年初湖南衛視播出的綜藝節目《奇妙的朋友》令她在內地人氣急升,甚至有傳北京的華誼、海潤和李澤楷旗下的大國豐臣、蕭定一的一元製作室都開出天價搶人,與其在TVB繼續熬苦日子,倒不如來內地掘金。
「TVB欠XX一個視後」,是很多花旦們上新聞的前綴,郭可盈沒拿過視後,郭羨妮也沒拿過視後……所以對於胡杏兒而言,她算是幸運的,當她打算走的時候,懷裡還有一座視後獎盃,而這座獎盃對於北上撈金的她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砝碼。
選美依舊是捷徑 一顏二捧三拚命已再難續神話
如今觀眾選擇多元化了,已經不再是被動的只看一家電視台,再加上如今內地劇、韓劇、美劇市場那麼火,TVB已不再是首選。最近,一部內地劇《武媚娘傳奇》,一部合拍劇《風雲天地》占據了TVB整個黃金檔,純港劇的輝煌不在,因為政策原因,內地視頻網站又不能同步更新港劇,以至於TVB的路越走越窄,TVB的明星也因此被限制了發展。時間倒回到十多年前,和內地觀眾提當時尚屬新人的佘詩曼、胡杏兒,一票人了解,如今,你跟觀眾提陳凱琳、蔡思貝,又有多少人會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