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的偉大和甄子丹的狹隘 中國武術路在何方

@ 2015-07-18

[摘要]近幾年,中國傳統武術電影逐漸形成了一個套路,就是電影高潮一定是打外國人。那么這是不是說明中國的武術和中國的內心才算是真正強大了呢?

近幾年,中國傳統武術電影逐漸形成了一個很壞的套路,就是電影的高潮一定是打外國人。

李連杰的《霍元甲》最後打了美國大力士,趙文卓的《蘇乞兒》最後打了俄羅斯人,甄子丹的《葉問1》最後打了日本的空手道高手,《葉問2》的最後則是打了英國人,如果我們繼續羅列下去,一定還有很多。(李連杰在《霍元甲》中戰勝美國大力士)

李連杰在《霍元甲》中戰勝美國大力士

據說,《葉問3》還請來了泰森,結局顯而易見,就是甄子丹用詠春拳打敗了泰森唄。就是電影界的手撕鬼子!

甄子丹與泰森在劇組——《葉問3》

反觀,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為什么高級,因為終於沒打外國人。葉問能成為一代宗師,不在於他的武術有多厲害,能打贏多少人,而在於將詠春拳法傳遍天下。中國武術衰落的根本在於秘而不宣,傳男不傳女,傳里不傳外,好東西最後都絕種了。中國的各種事情壞了,都是自己人使壞,大部分賴不著外國人。如果我們放棄神秘主義的觀點,用平常心來思考武術,那么,一定是練習的人越多,這個武功就越厲害;而並非像傳統武俠小說寫的那樣,會的人越少,這個武功越厲害。無論什么技藝,都是在不斷切磋中提高的,我們看籃球足球都是如此,武術也不例外。練習的人多,群眾基礎好,那么高手一定層出不窮,武術本身才能精進提高。王家衛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有了狹隘主義的宮二和世界主義的葉問,有了宮家六十四手的滅絕和詠春傳遍世界,這是眼光和格局的區別。現在詠春拳在歐洲已也有數百萬的練習者,如果他們中出了世界第一詠春高手,那么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勝利,也是武術本身的勝利。拳擊是英國人發明的,但是一個叫帕奎奧的黃種人成了拳王,結果英美人超愛他,甚至超過熱愛本國的選手,這就是拳擊的勝利。

《一代宗師》劇照

我十分懷疑霍元甲、黃飛鴻、葉問這些前賢是否真的有和外國人交手的機會,即便是交過手,即便是打贏了,現在想想,也沒什么意思。當時英美日俄列強的第一武術高手,沒什么理由來中國;能來中國混飯吃的,也必然就是些在本國混不下去的流氓地痞。我們派出中國首屈一指的武術大師,擊敗了列強的一個在國內混不下去的流氓地痞,其實也沒有那么露臉。在李小龍的年代,中國積貧積弱,李小龍在美國討生活,就必須壯中國人的志氣,所以有了《猛龍過江》、《精武門》、《唐山大兄》。那是時代的產物。

功夫英雄李小龍

四十多年後,我們以世界第二強國的地位,繼續幻想自己積貧積弱,還需要靠打贏國外人來提振民族士氣,就是心裡有病不好治了。如果有一天,我們能拍一個外國人來中國,打贏所有中國武術高手的電影,然後我們還能熱愛這個外國人,那么,中國的武術和中國的內心才算是真正強大了。難道不是嗎?李小龍是一個中國人,在美國拍了幾部打敗歐美人的電影,結果美國人還很崇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