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尿了】南昌一女士開車時突然失控,竟是因為它!當心這東西你車上也有!

@ 2017-01-02

導語

你是不是以為開車不開太快,不搶紅燈,不變道行駛,就能百分百安然無事!你知道嗎?有時候即使遵守交通規則,車技也過關,一些細節未注意也會讓你遇到麻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南昌的張女士昨日就因為車裡那張看似不起眼的汽車腳墊差點出大事!

腳墊卡住剎車嚇出一身冷汗

(網絡圖)

「今天開車從陽明路駛入八一大道時有點堵,我一踩剎車居然踩到一半就不下去了,當時真是把我冷汗都嚇出來了。」昨日,市民張清向記者描述了她的親身經歷,「我還以為我的車壞了,後來我也是憑直覺,用腳碰了碰周圍,才發現原來是汽車腳墊拱起來,卡住剎車了。」

「還好我當時車速不快,我趕緊把腳墊踢開,車子才算是慢慢停下來,嚇得我現在都沒緩過來。」張清表示,前幾天下雨,她就在她原來的羊毛腳墊上又墊了一層橡膠腳墊,她沒想到,兩層腳墊發生了移位,直接卡住了剎車,差點釀成大禍。

汽車腳墊多數無防滑卡扣

昨日,記者走訪南昌多家汽車配件商店發現,汽車腳墊的材質以皮革、橡膠、塑膠為主,價格也從百餘元至上千元不等。據店員介紹,其中受歡迎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車型設計專車專用的皮革腳墊;另一種是絨毛纖維的腳墊,質地更厚,需要裁剪後才能使用,而這種腳墊,根據材質和顏色不同,價格從180元左右到400多元的不等。

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兩種材質的汽車腳墊

「我們一般推薦用這種絨毛纖維的,最便宜的180元,貴的則更厚一些,織得也更密一些。」在二七北路一家汽車配件店,店員表示最受歡迎的就是230元價位的,使用期限能達到5年,而且防滑、吸塵。

在另一家店內,記者看到還有塑料腳墊,價格只要幾十元,這種計程車用得多,價格便宜,而且防水。

記者注意到,除了部分專車專用的皮革腳墊有防滑釘,其他種類的腳墊都沒有看到防滑卡扣,「只要腳墊不要墊太多層,一般都不會卡到剎車。」店員如是說。

謹防汽車腳墊成為隱形殺手

汽車腳墊能有效防水、防塵、防滑,然而質量差、做工粗糙的汽車腳墊也可能成為事故的源頭。

「我們建議市民最好不要購買劣質低廉的塑料腳墊,質量不好的腳墊容易產生滑脫現象,過厚的腳墊也會容易卡在離合器或者剎車踏板上,影響駕駛安全。」市消協工作人員稱。

「有些車主會在織物材質的腳墊上再鋪設一層橡膠、塑料等易於清洗的材質的腳墊,但是鋪設雙層腳墊導致腳墊過厚而發生移位的機率非常高。」市消協工作人員提醒道。

所以,大家在挑選汽車腳墊時應注意三點:

購買帶有定位扣防滑腳墊。汽車腳墊鋪置於汽車底部,與剎車、離合器以及油門等汽車部件最為接近,汽車腳墊滑動的危害非常高。在選購腳墊時除了看形狀、尺碼、厚度是否與車內空間匹配以外,還應儘量選擇帶定位扣的防滑腳墊,若選用原裝專車專用腳墊則更為安全。

選擇由阻燃材料製成的汽車腳墊。

選購有正規環保檢測報告的相關產品,避免遭受二次污染。

汽車腳墊如何保養

在初次使用時,放在通風處或陽光下,可為腳墊進行初步「除味」。但如果是透明乳膠腳墊,就不應暴曬。

車主平時應勤洗腳墊。雨後或是清洗車輛後,建議可以通過陽光晾曬的方法讓不慎流到汽車地板上的水分充分蒸發。

在洗車時,應儘量避免弄濕腳墊。如果是仿絨毛、尼龍等材質製成的腳墊,一定要通過晾曬,使之干透方可放入車內繼續使用。

除了汽車腳墊,車內還暗藏不少隱形殺手,而這些常常被大家所忽視!

1 汽車空調

我們在馬路邊經常能看見這樣的情況,車內司機開著空調唿唿大睡等人,也有人在炎熱的夏季進入車內直接把空調降低最低吹著,第一種現象可能導致車內人睡過去再也醒不來,第二種情況等於慢性吸毒自殺!

也許有人覺得聳人聽聞!但這是真的,由於開著空調的車內空氣無法對流,人體唿出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氣減少,容易頭痛,胸悶,甚至窒息身亡。

夏季太睏了想在車裡小憩下睡著了,又該如何做才是對的呢?其實不管是夏季開空調,還是冬季開暖風在車內睡覺,一定記得千萬記得要開點窗戶,窗戶開多大呢?以手指頭能夠從窗戶內外伸縮為好。

2 汽車坐墊

很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大量採用廉價棉線作為手編汽車坐墊的填充物,這些廉價棉線大多由廢舊衣物、醫療垃圾、服裝下腳料加工,成品顏色灰暗。「黑心棉」坐墊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粉塵及微生物細菌。散發出的粉塵為可吸入顆粒物,會通過唿吸道進入肺部,此類危害的短期症狀是咳嗽、哮喘,長期吸入會造成唿吸系統的重症疾病。

大家在選購時,要扒開坐墊圓線外層纖維查看其內層填充物,如遇灰黑棉芯或者伴有他色纖維的白棉芯,要謹慎購買。

3 安全帶卡扣

目前的車輛均開始標配安全帶未系警告的功能,該項功能是為你的安全著想,不是讓你有個理由可以買個可愛的公仔卡扣裝飾愛車。

經研究表明,在我國有90%的駕乘人員沒有自覺系安全帶意識和習慣。安全帶失靈是導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發生的第三大原因,僅次於超速行駛和酒後駕駛。據統計,在美國每年有超過1萬名駕駛者因為使用安全帶而保住性命;在歐洲通過使用安全帶每年將挽救5500個歐洲人的生命。不系安全帶的確不是聰明的選擇。

4 地膠

不少車主在購車之後會為愛車鋪上一層地膠,讓愛車顯得更加乾淨、整潔,好的材質還能夠起到隔音的作用。但是,由於鋪地膠要使用膠水,這裡面其實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甲醛。

甲醛為較高毒性的物質,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 所以,在這裡小編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去貼了。

5 金屬油門、剎車、離合踏板

高速行車時突然脫落造成剎車滑腳的話,小編估計各位網友能夠想像那種情景。所以車主們要安裝這種用品,還是多花些錢購買大廠或者原廠的。 6 汽車防爆膜

貼膜在國內已經成為車主一定會做的事情了。防爆膜能夠隔熱是完全沒有錯的,但是太過深色的膜對於你觀察後視鏡有著不可避免的影響,同時過於深色的膜容易在晚上倒影儀錶盤的燈光,讓你容易產生視覺誤差。

其中國外禁止貼膜的主要原因是警方在截獲車輛的時候,警察容易因看不清車內狀況而遭到突襲。而在日常用車時,無論車輛遭到打劫或者車內發生了什麼,從外部都難以看清,在保護隱私的同時也保護了歹徒。

貼膜時後排玻璃膜可以考慮深色的,但是前排車窗一定要選擇高透明度,而且反光小的那種,最重要的是前擋玻璃膜一定要選擇透光度達到70%以上的,後檔玻璃同樣要選擇高透光度的。

7 車內小飾品

目前小飾品在用品市場也是最泛濫的一種產品,商家為了爭奪這塊蛋糕手段更複雜。從可愛的娃娃到稀奇古怪的香水瓶子、幸運掛墜等等。許多車主也是貪的一時新鮮,為自己的愛車添加了不少「風景」,同時這些風景也為你埋下了安全隱患。

開車最重要的就是視線清晰,中央後視鏡上掛的幸運飾品確實非常養眼,但是最能阻礙行車視線的也就是那個物品。同時使用可攜式GPS時候並不是裝上就完事,希望各位車主根據自己車輛角度的不同選擇一個最佳位置,讓你更夠方便觀察的同時又不阻礙視線,同時你也需要注意電源線是否會阻礙您換擋。 8 車內小物品

在炎熱的夏季,車內的一些小物品也可能會成為「隱形殺手」!

容易爆炸類:電池、罐裝飲料、打火機、液化氣霧劑

一次性氣體打火機中的氣體會受熱膨脹,導致塑料殼爆炸,與車內一些油料、易燃物質等接觸而引發火災;而空氣清新劑等液化氣霧劑在高溫和晃動下容易達到爆破點,一旦罐內液體噴射而出,產生的威力很大。在現有的案例中,還出現過液體氣霧劑衝破擋風玻璃,砸傷過往行人的情況。手機、數位相機、MP3等電子產品都是由精密的電路板和其他零部件組成,長時間暴曬,容易發生短路的情況。

容易燃燒類:老花鏡、液態化妝品

液態化妝品成分中多含有酒精等易燃物質,太陽長時間直射,化妝品會達到燃點,汽油、座椅套等物品都是易燃物,小火苗很快就會在車內蔓延開,非常危險。

老花鏡也千萬不能放在車裡,因為老花鏡屬於凸透鏡,容易將光線聚在一起,如果長時間聚焦光線導致焦點溫度過高,除了加快內飾的老化程度,嚴重的還會烤壞車內的塑料,甚至導致車輛自燃。放大鏡和老花鏡的原理差不多,都能聚焦光線從而引發焦點溫度升高,同樣不能放在車裡。

易釋放有毒物質類:香水、光碟、瓶裝水

光碟含有雙酚A,是一種有毒的化工原料。當車內的溫度達到60℃以上時,這種物質將容易擴散到空氣中,造成車內空氣污染。如果對這類物質攝入過量,將會導致慢性中毒,損傷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對兒童的智力發育也會造成影響。

而瓶裝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同樣含有雙酚A等物質,不少人喜歡將瓶裝水放在後備箱裡,夏天在太陽暴曬下,後備箱裡的溫度將會非常高,高溫會讓聚酯瓶發生變化,導致有毒的物質進入水中,飲用了這樣的水,將會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