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不腐古屍:兩姐妹死亡200年屍體不腐
死者父親唐書全開棺檢查女兒遺體
女子離世16年 遺體不腐成「乾屍」
25歲時,唐德清死於家中。警方鑒定,係自服農藥中毒身亡。事發後,家人對警方的結論表示懷疑,唐德清的遺體被一直放在事發房間內,未作安葬。讓人吃驚的是,16年已經過去,事發房間幾乎全部傾頹,但唐德清的屍身卻始終不腐,成了「乾屍」。
法國「睡美人」百年不腐屍身與生前無異
天主教將「不朽之身」定義為「如同活人一般柔軟有彈性,不會腐爛」。聖女貝爾納黛特35歲逝世,1879年安葬。在她被封為聖徒之前,天主教會三次要求挖出她的遺體進行檢查。許多醫生、神父與名望之士目睹了各次挖掘的過程。貝爾納黛特蘇畢胡的遺體並未腐朽,它逃過了肉身腐壞的自然規律。
如今,朝聖者湧到法國的訥韋爾,瞻仰安詳地躺在玻璃棺內的聖女遺容,親眼目睹她奇跡般完美的容顏。她的故事也將許多現代科學家吸引到法國的訥韋爾,他們將對聖女貝爾納黛特的遺體進行研究。睡美人「不朽之身」之謎能否被揭開?
兩百多年的古人姐妹
水頭有一位老人,曾經親手為清代一對姐妹「接骨」,不由引發了興趣,立即驅車前往當地尋訪。就在「天下第一長橋」的五裡橋西,南安市水頭鎮埕邊村裡,一對清代姐妹的肉身,就被村人供奉在寺中。
在高氏族人高天涯等人的引路下,記者來到一座雙靈寺,寺尼奉上清茶,隨後,重重門一扇扇打開,並經過最後一道鎖,記者才得以見到了兩百多年前的古人。但見這一對清代姐妹呈坐姿,雖外裹雕塑,卻依稀可辨其過去的容顏。問題是:塑像裡面真有人麼?為何肉身保留兩百多年?
村裡80歲的高泉宗老先生說,聽長輩說,兩位姑娘一心向佛,雖許人,但未出嫁,各自辭了婚事,並各自在20歲出頭的時候,不吃不喝,但飲茶水。死後,五臟六腑也未清除,直接塑像,或者由於被外表塑像密封的原因,未腐爛,兩百多年後還是宛如活人一樣的身骨。
馬王堆漢墓古屍美女
馬王堆漢墓位於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鄉,共有三座墓,分彆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及其妻 (辛追)、兒的墓。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首先發掘了馬王堆漢墓一號墓,此墓深達16米,內中棺槨的邊箱中塞滿大量的隨葬品,由文物上的文字可辨出此墓是西漢長沙國丞相利蒼夫人辛追墓。4月28日,考古人員打開內棺材蓋,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具沉睡了兩千多年卻顯得十分新鮮的女屍:外形完整無缺,全身柔軟而有彈性,在往她體內注射防腐劑時,她的血管還能鼓起來。
除眼球突出,舌頭外吐等體表變形外,其他特徵完全像剛死的鮮屍。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曆史悠久的濕屍,出土後震驚世界。此後發現的類似古屍均被考古界歸為「馬王堆屍型」。
女屍出土時散發濃鬱香氣
據蕭縣博物館館長蘇肇平介紹,2001年3月,在碭山城西關梨園小區建築工地,一輛挖土機作業時,在4米多深的地下突然發現一座清代古墓。該墓為一大型雙棺墓,兩棺相距一米,均南北向,一號棺居東,為一大型「三套棺」,外有兩槨,內為一棺,槨為柏木,油漆呈古銅色,棺為楠木,油漆呈橘紅色。外槨部分腐朽,中槨長291厘米,寬218厘米,高149厘米;內棺長241厘米,寬70厘米,高75厘米。內棺和中槨,中槨與外槨之間有兩層厚約40厘米的石灰層,外槨之外有30厘米厚的膠泥層。二號棺居西為一單棺,棺內屍體已腐。
讓人驚奇的是,人們在打開一號棺時,棺內一股奇特、濃鬱的香味撲面而出,方圓幾百米都能聞到。更令人驚訝的是,棺內一具女屍居然保存完好,就像剛剛入葬時一樣。頭發烏黑,腦後盤有發髻,皮膚白皙,肌肉豐滿並富有彈性,而且關節仍可曲伸,肌肉尚可注射針劑。屍體的完好程度是安徽甚至中國整個考古史上都難得一見。該女屍長164公分,重44公斤,肢體勻稱,身材修長,橢圓形瓜子臉,裹足、足長不到 15公分,可謂「三寸金蓮」。指甲塗有紅色指甲油。是一位絕色的年輕女子。
碭山古墓完好女屍的出土,引起了中國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省文化局及省文物考古所等單位的重視,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屍體保存成功的實例,也為研究清代曆史、研究清代屍體保存技術,研究皖北、徐淮地區葬式、葬法等提供了十分難得的實物資料,因此,具有很高的曆史研究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普通老人離世,屍體竟不腐爛
1992年,河北省香河縣的一個普通村莊發生了一起神秘事件:一位普通老人去世後身體發生了奇怪的變化。有人說老人修成神仙了,具有神秘的力量,還有人說老人睡著了,過段時間還會醒來。老人名叫周鳳臣,是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去世時88歲。隨後的兩三年間,有眾多媒體相繼報道了這一事件。當時老人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能讓世人眾說紛紜?老人是不是真的還能醒來呢?
處北京東南部的河北省香河縣,有一個叫胡莊子的小村子,十四年前,也就是1992年,一位普通老人的離世,給這個小村子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人死之後屍體不腐,並且保存完好,這一消息迅速在村裡傳開,有人說老太太成仙了,還有人懷疑家屬對老人做了什麼處理,這一事件眾說紛紜,神秘莫測,同時,多家海內外報紙報道了這一消息,香河老人身體不腐事件一時間被傳得沸沸揚揚。
元代屍體出土時面目栩栩如生肌肉還有彈性
在我國考古界,很多地方曾經出土過古屍,1985年,在湖南的沅陵,曾經出土了一對元代夫婦屍體,當時出土的時候,兩個人的面目栩栩如生,肌肉還有彈性,但是出土以後接觸到空氣,屍體就發生了一些變化。醫務人員對女屍進行解剖發現,在女屍的腹腔裡有竟然有大量的水銀。湖南沅陵衛生學校何敏:原來皮膚還有彈性,一下這個皮膚好像顏色都變烏黑了,結果就把這個腹腔打開一看,大量的水銀就流出來了。大約有2500CC的水銀,當時我們看到滿腹腔都是水銀,但是她的腸道,腸胃還是比較完好的。
了真大師於96歲修成正果遺體完好如初轉為真身
清朝康熙二十年農曆十月二十三日(1681年),當時的桐城縣東鄉(現屬樅陽縣)一戶段姓人家喜添人丁,這名小孩長大後練就了一手好篾工手藝,常年在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一帶討生活,然而,他與佛有緣,49歲那年,出家五橫鄉的源浦寺修行,法號了真。了真大師持戒嚴謹,上門做工,自備炊具。他在晚年時,曾多次叮囑弟子,待他圓寂後將其坐於缸內,兩三年後開缸觀察,如遺體損壞,可任意處置,若遺體完好,則將其遷至寺旁的庵涯建塔供養。了真大師於96歲修成正果登仙,其弟子依囑而行,若乾年後開缸發現,遺體完好如初轉為真身。
了真大師自圓寂至今,已有230多年,且經過無數次戰爭和自然災害,他都能以自身的「法力」置身事外,但上個世紀50年代,他未能避開一劫,當地的一名群眾為了破除迷信,打開了他的缸,將長矛刺入其背,終被他人製止。
據源浦寺現任主持釋心廣師傅介紹,安慶市不乏真身和尚,但達到月身境界的僅了真大師一人。他在九華山修行十多年,親眼看到的月身和尚,大多冇有了真大師的「曆史」悠久。按佛理,「真身」和「月身」的差彆,在於兩者所經曆的劫難和歲月的磨礪不等。釋心廣師傅於2001年任源浦寺主持,經其努力,2002年月身寶殿落成,當時,他的內心始終忐忑不安,因為擔心開缸時事與願違,無法面對月身寶殿,然而,現實比他想像的還要完美,了真大師出缸時如同安睡一般,其慈祥的容貌讓在場的人為之震驚。正因為如此,了真大師和源浦寺的名聲在佛教界大振。
據安慶市文物專家張健初先生介紹,源浦寺的真身和尚,從年限上看應該在國內現存的十大真身和尚當中排在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