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10歲男孩游泳回家 1小時後床上「溺亡」!!家長得警惕乾性溺水

@ 2015-07-11

不幸身亡的小男孩。

艾米麗和兒子。

夏季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就要屬游泳了吧。但昨天,題為《男童游完泳1小時後床上「溺亡」?!家長不得不警惕的「乾性溺水」 》的帖子在網上廣為傳播。南京的急診醫生告訴記者,儘管機率很低,但這的確有可能在孩子身上發生。如果孩子游泳後,出現精神狀態不好,拚命咳嗽,體溫升高等異常表現,就要引起注意,及時送醫院救治。

夏季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就要屬游泳了吧。但昨天,題為《男童游完泳1小時後床上「溺亡」?!家長不得不警惕的「乾性溺水」 》的帖子在網上廣為傳播。南京的急診醫生告訴記者,儘管機率很低,但這的確有可能在孩子身上發生。如果孩子游泳後,出現精神狀態不好,拚命咳嗽,體溫升高等異常表現,就要引起注意,及時送醫院救治。

悲劇

美國男孩泳池玩耍 回家後在床上「溺亡」

上述這則網帖提到,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名10歲小男孩,和媽媽去泳池玩。兩個人走路回到了家,小男孩洗了個澡,之後說很困,就睡起了午覺。

一個小時後,媽媽看到小男孩完全變了樣,於是開始一遍遍地叫小男孩的名字,可是男孩已沒有了任何反應。他的臉上被好似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他在床上就這樣溺死了。

落水後發熱昏睡 幸虧母親的直覺救命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艾米麗的孩子的。艾米麗·托克斯沃德(Emily Toxward)帶著三個5歲以下的孩子去社區游泳池游泳。艾米麗的小兒子、3歲的奧利弗(Oliver)在岸上玩耍時不慎跌入水中,艾米麗穿著衣服跳進去救起了他。

幾個小時後,這位母親發現情況不對勁了。當艾米麗哄奧利弗睡覺的時候,發現他有些行為異常且有些發熱,奧利弗的體溫一直在升高,且開始昏睡。憑著母親的直覺,她認為兒子並不是普通的流感,於是匆忙地將其帶往醫院。X光顯示奧利弗經歷了乾性溺水,如果不立即救治會致命。

原來,奧利弗掉入游泳池時,嗆入了一些水,這些水在他上岸之後依舊停留在他的肺中。艾米麗這才知道,她真正將兒子從溺水中救出是在他掉下游泳池幾個小時之後。

武昌6歲男孩 離開泳池後險被淹死

國內不久前也發生類似事情——

7月初,家住武昌的6歲男孩龍龍和父親在一家室內游泳館遊了1個多小時,晚飯時,父母發現龍龍精神萎靡並不停地咳嗽,體溫也開始升高,於是立即將他送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經過檢查後,龍龍被確診為急性肺水腫。原來,龍龍在游泳時嗆了幾次水,這些水在他上岸之後依舊留在他的肺中,雖然當時在表面沒有任何異常,但隨著時間推移引發了急性肺水腫,出現嗓子干疼,咳嗽,唿吸困難等症狀。

奪命兇手:「乾性溺水」

網帖中提到,奪走美國男孩生命的正是被稱為「乾性溺水」的這一現象。

由於吸入液體的刺激導致喉頭部位產生痙攣,結果聲門關閉,為防止肺部進水而出現窒息,導致活體進入缺氧狀態。也就是說,吸入的水進入氣管,為了不讓肺部進水,嗓子眼就關閉了,於是導致無法唿吸。

症狀剛開始出現時,無唿吸狀態會持續8-10分鐘左右,在此期間若採取恰當的措施,那麼近90%的人都可以恢復,相反,如果超過最佳搶救時間的話,預後就會惡化。

「乾性溺水」的恐怖之處在於哪怕只有一小杯水,都有可能發生。雖說在所有溺水身亡事件中,發生「乾性溺水」的機率僅百分之一,但在孩童中,機率呈上升趨勢。

「乾性溺水」 究竟是怎麼回事?

嗆水後引起的急性肺水腫

南京市中醫院急診科瞿媛醫生介紹,從醫學角度來說,新聞中描述的症狀,這樣的「乾性溺水」歸為急性肺水腫引起的。這種情況儘管機率很低,但的確有可能出現,孩子比成人更容易發生。

因為游泳當中不知不覺嗆了少量水到肺里,起初並不影響各項活動,隨著時間推遲,肺功能越來越受到影響,開始出現非常乏力,並且嗓子疼,咳嗽,唿吸困難症狀,接著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最後口吐白沫而死。

另據楚天都市報報道,中南醫院急救中心副主任醫師陳海華說,很多游泳池都用氯氣消毒,嗆入含有氯的水後,更容易引發肺水腫。

此外,還有專家提醒,游泳發生嗆水時千萬不要使勁擤鼻子,否則咽鼓管擴張,髒東西就會隨著咽鼓管進入耳內,引起炎症。

游泳後警惕乏力嗜睡、咳嗽、發燒等現象

瞿媛醫生提醒,第一,家長要注意孩子在水中有無異常情況;第二,家長特別要注意的是,游泳後,短時間內孩子有無唿吸困難、倦怠和異常的行為。

倦怠就是出現乏力,比以往要嗜睡,難以喚醒;或者很突然的缺氧,而且可能伴隨咳嗽嗓子疼等等。另外體溫突然升高也要引起重視,一旦發現孩子發燒或精神萎靡,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應該及時送醫院明確診斷。

特別是12歲以下兒童如在游泳時嗆水後,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務必在孩子上岸後留意身體變化,一旦出現不適立即到醫院就診。有專家表示,上述症狀在游泳過後幾個小時或者幾天都會出現,有時甚至在游泳時嗆入少量水後的48-72小時內就會發生。

「突然推下水鍛鍊膽子」不可取

另有專家表示,從醫學角度來講,這種所謂乾性溺水雖然少有發生,但確實屬於人體在緊張狀態下的一種應激反應,這其實也提示我們,在孩子學游泳時,那種出其不意推下水鍛鍊膽量的辦法不可取。兒童一般也不要跳水,更不能在水中起鬨打鬧、下壓同伴、「偷襲」同伴。 此外,陳海華還表示,除了急性肺水腫,入水時突然受到冷水刺激,即使沒有水進入肺部,但也可能引發反射性喉痙攣的「乾性溺水」,令人窒息。這些都屬於「繼發性溺水」,如果救治不及時都會危及生命。

孩子嗆奶會不會「乾性溺水」?

在朋友圈裡的微信中提到的,「『乾性溺水』的恐怖之處在於哪怕只有一小杯水,都有可能發生。」這讓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嗆奶會不會「乾性溺水」?

對此專家表示,這個家長不用恐慌,首先,前提是出現「溺水」,而不會是因為喝水或喝奶引起。

發生乾性溺水 怎麼救助

專家表示,多數溺水者被救起時已處於昏迷狀態,如果搶救不及時,4~6分鐘,腦細胞就會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傷。

首先要心肺復甦而不是「控水」

從急救的角度,和普通溺水不同的是,乾性溺水不是「控水」救助,而是立刻進行心肺復甦施救。需要先人工唿吸,打開氣道,之後胸外按壓。而如果溺水者沒了心跳則要先實施胸外按壓。但最關鍵的還是要送到醫院,不要錯過孩子最重要的黃金拯救時間。

37歲億萬富豪 被浴缸吸住溺亡

那些匪夷所思的溺亡——

一名在深圳經商的37歲吳姓億萬富豪4月初赴澳門度假入住四季酒店。躺在暖水按摩池時,疑水池底部回水口吸力過大,其腰背近臀部被吸住。妻子見他躺在水池,頭浸在水中,雙手拍水求救,立即走入池內嘗試拉起丈夫,一名男泳客亦加入救人。然而吳的腰背及臀部似被強大吸力扯緊。約20分鐘後,職員關掉抽水系統,但吳已溺斃。

身高1.8米壯漢在1.3米深泳池溺亡

2013年7月,蒼南縣龍港鎮一家游泳館內,一名身高約1.8米的31歲健壯男子溺亡在最深處為1.3米的泳池裡。當時救生員發現他浮在水中一動不動,感覺不像是潛泳,隨即將其拉上岸。救生人員採取催吐、心肺復甦、人工唿吸等急救措施,均未能奏效,之後送醫院搶救也未能奏效。

想看更多》》》請關注》》》樂樂。愛。 分享充電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