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該不該接觸iPad?
成年人時常會感慨,跟不上潮流。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當電子設備不斷出新時,我們常常需要費勁去學習、適應新的電子設備。
而小孩子在這方面卻顯得遊刃有餘,令大人相形見絀。
美國艾奧瓦大學研究人員一項最新調查發現,50%的小盆友在他們僅僅1歲時就能使用iPad了。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多段兒童接觸並很快熟練掌握電腦操作的YouTube(優兔)視頻資料,這些視頻都是家長們自己上傳到網站的。
結果發現,有大約一半的小孩子在他們只有1歲大時,就已經會使用iPad了。90%的人到兩歲生日時,就已經具備了中等程度的iPad操作能力。12個月到17個月大的小孩中,也有超過50%具備中等程度的iPad操作能力。
所謂中等程度是指,兒童仍需要大人的幫助才能打開iPad上的各種app(應用程式),但能夠自己使用那些app,使用過程中在某些交互環節,可能仍會有困難而已。
研究人員說,在使用iPad上,最重要的節點出現在1歲左右,這個時候,小孩子的操作從兩手十指一齊上,突然間就過渡到了只用食指觸屏,就像大人使用iPad一樣。
研究人員承認,對於這一調查結果,他們自己也很吃驚。
好吧,也許有人要問了,為什麼要讓這麼小的孩子玩iPad啊,不是說要遠離電子產品嗎。但事實上,不管是主動引入還是無奈使用,iPad已經滲入孩子們的生活中。
電子產品並非「洪水勐獸」,但父母們也確實需要注意把握好使用度,以免iPad成為「電子保姆」。
兒童接觸電子設備,最重要的是兩點:一是時間,二是內容。然而,由於迄今為止針對平板電腦的研究還很有限,專家們還不能精確地知道兒童使用平板電腦的「合適」時間到底多長為宜。
艾奧瓦大學研究小組表示,如果每天玩兒iPad的時間能夠控制在30到60分鐘,只要玩兒的是互動內容,而非被動接收的內容,兩歲以下兒童可能會從中得到有益影響。他們希望此次調查結果可以為這個領域提供更多信息,也為app設計提供新思路,多開發一些具有互動內容的教育類app。
小孩子應不應該接觸、如何有益地接觸iPad,都是極具爭議的話題。過度使用平板電腦,會影響幼兒的視力,同時也會減緩他們的語言能力發展。
此前,著名的嬰童玩具品牌費雪曾推出一款待iPad支架的幼兒搖搖椅,遭到美國父母以及眾多兒童教育專家的炮轟,指責這種產品會損害兒童正常發育,稱能開發出這種產品實屬「人類恥辱」。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兩歲以下的兒童日常生活中的「螢幕時間」應該為零。理由是,兩歲之前,幼兒正在學習抓、爬、走以及語言等等重要能力,以螢幕為主的活動會妨礙發展這些技能。對於兩歲以上小孩,使用iPad等平板電腦的時間也最好不要超過兩個小時。
也有人認為,以前的螢幕時間,主要是指電視,兒童被動接收電視信息。但iPad等新型電子產品,很多app都以互動為主,情況也許不同。
在兒童與電子設備關係的研究領域,有一人不得不提,他就是美國專家蒂米奇·克里斯提克斯。此人被譽為「反電視」鬥士。他在2011年時曾寫過一系列的文章批判電視教育節目,認為嬰幼兒不應該接觸電子媒介,即便播放的是教育內容,也無益兒童成長。
如今,克里斯提克斯稱自己要對此前的觀點加以修正,強調接觸電子設備只要把握有度、內容互動,會從中受益。
「我相信,對於兩歲以下兒童,如果能明智地使用互動媒介,是可以接受的」,他近期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學卷》上撰文指出。
「對於兒童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與父母在一起進行各種活動,這有利於促進兒童的社會發展。如果使用平板電腦的代價是減少與父母的互動,那麼久沒有意義了,」克里斯提克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