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女子為何從不穿褲子?原來全是為了滿足金日成的.......

@ 2015-07-08

有 一則趣聞說,生活在朝鮮的中國女人和日本女人到了街上,八成會有一個朝鮮老太太箭步如飛地跑過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把拽住,大聲訓斥道: 「同務(在朝鮮,人們稱和自己平級或比自己級位低的人為同務,比自己級別高的人為同志),你作為一個女人能穿褲子嗎?」在朝鮮的女人該不該穿褲子呢?下面 就一起來看看。

在朝鮮因為女子全部穿裙子,無論春夏秋冬都是如此,男子才穿長褲。因此,他們又把男子叫「褲子」,據講,朝鮮女性俗稱男性為「褲子」。未婚男子們被尊稱為「新褲子」,離過婚的則被戲稱為「舊褲子」,再次離婚的就被貶為「破褲子」。

金日成

曾經說過:「褲子是男人穿的。」所以在朝鮮,無論春夏秋冬,朝鮮婦女都會響應領袖號召,堅決只穿裙子,當然,在隆冬季節,聰明的女同志會在長長的朝鮮大裙子裡邊穿上棉褲以抵禦嚴寒。

韓聯社記者於19日拿到的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最近刊登在8月9號的文章《穿著應方便且好看》的報導中,建議女性們穿「端正的褲子」,並一條一條列舉了可以穿的褲子和不該穿的褲子應該是什麼樣。老秦認為朝鮮男人獨占的褲子

壟斷時代將被打破,不過當局還是留了個尾巴約法三章:「緊貼在女性下身的褲子和喇叭褲、超短褲不是我們提倡的款式。」在朝鮮褲子也要分姓資姓社。

報導稱:「在先軍時代生活文化日益美好的今天,我們朝鮮人民的著裝款式正在日漸呈多樣化。女性端正的褲子和男性的T卹也在豐富發展衣著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據此前了解,朝鮮一直都限制女性穿褲子,並提倡穿裙子和韓式上衣,特別是對牛仔褲、裙褲等進行嚴格管制。而從《勞動新聞》當天的報導來看,朝鮮當局考慮到居民裝束日益呈多樣化的現實,似乎認可女性穿褲子,但建議穿「端正的」褲子。

就此,美國媒體援引中國瀋陽韓國商品專門批發商等人的話報導稱,居住在平壤的有長期業務往來的商人表示「國家從8月份開始允許女性穿褲子,準備倒賣韓國產女褲,並要求準備樣品」。

朝鮮女子,為何「提褲子」就緊張?

朝鮮和中國山水相連,卻是個喜歡關起門來過日子的老鄰居。因為意識形態的因素,朝鮮更像30年前中國的影子:在外界眼裡,他們的政治信仰高於一切,封閉而團結,貧窮而虔誠。無論是已故領袖金日成,還是現任領導人金正日,都是全民的絕對權威,朝鮮

人民視其為紅太陽,並可為之赴湯蹈火,犧牲一切。領袖一句話,可以改變全民的生活方式。比如,朝鮮女性,一提褲子就非常緊張。

按 理說,怎樣過日子,是私人問題,用不著外界指手畫腳;但是,朝鮮不行,任何人的飲食起居、吃穿住行,完全被格式化,換句話說,誰也沒有權力將個人置身於制 度之外;除非是找死,自絕於人民。朝鮮女性的褲子問題就是這麼來的。如果翻歷史,朝鮮女人和俄羅斯女人一樣,只穿裙子--這是個風俗問題;假如看現在,朝 鮮禁止本國女性穿褲子--這又純屬政治

問題。

去 過朝鮮的人,見怪不怪:平壤寬闊的馬路上,那些來來往往的女人,的確都穿裙子。要麼是鮮艷的民族服裝,要麼是颯爽英姿的套裝制服。即便在寒冬臘月,朝鮮女 人依舊「清一色」是裙裝,當然,為了抵擋刺骨的西北風,女人們要在長長的朝鮮大裙子裡,套上厚棉褲。很有趣,女性的裝束,居然能檢驗政治忠誠,就像上世紀 六七十年代的中國,軍裝或者中山服是標準樣式,倘若男人穿西服、打領帶;或者女人穿迷你裙、牛仔褲,肯定會被群眾當作「異己」、「另類」,弄不好,還可能 被抓起來,判幾年。

朝鮮女性必須嚴格遵守標準打扮,因為,街頭巷尾,總會有人監督過往行人,看你的前胸佩有沒有戴領袖像章,看那些愛美的姑娘有沒有偷換褲子什麼的--在那種格式化的社會環境里,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大搖大擺地脫了裙子,將自己置身於全社會的對立面呢?

至 於外國婦女,可以另當別論,畢竟不是一個國家,所以在平壤街頭,能夠享受朝鮮女性無法享受的「特權」,那就是穿褲子。倘若朝鮮女人穿褲子上街,肯定會被管 事兒的「阿媽尼」攔住去路,正顏厲色地批評:「同務(在朝鮮,人們稱和自己平級或比自己級位低的人為同務,比自己級別高的人為同志),作為一個女人,你怎 麼能穿褲子呢?」即便你老老實實穿了裙子,仍不免有質量問題,比如,裙擺高過膝蓋,則被視做「不正經」,必須換長裙才行。

原 來,朝鮮女性的褲子,已經被金日成欽點過了。不知什麼原因,他老人家非常不喜歡女人穿褲子,為此,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褲子是男人穿的。」言下之意,女人 穿褲子很不成體統。既然領袖發了話,全體民眾自然要無條件地遵從。據說,朝鮮社會流行三種「褲子」,那就是「軍褲」、「黨褲」和「學褲」。

可惜,如果不是女軍人

、女幹部和女知識分子,貿然穿那些制服褲子,還會惹來一屁股官司,那又何必呢?因為男人有權穿褲子,男人也就成了朝鮮女人嘴裡的「褲子」。男孩子叫做「新褲子」;離過婚的是「舊褲子」;離過兩次婚的,被貶為「破褲子」。話又說回來,早朝鮮離婚手續繁瑣,的確不太容易。

其 實,朝鮮有自己的民族服裝,因為他們喜歡白色,故有「白衣民族」之稱。朝鮮男子愛穿「燈籠褲」,當然是白色居多。款式主要分為「巴基」--褲子,和「古 克」--坎肩兩種。「巴基」 褲襠褲腿肥大,穿著陸隨便輕鬆,適合其盤腿席坐的習慣,褲腿有系絲帶,可防風寒。「古克」一般套在上衣外面,多用綢緞作面,毛皮或布料作里兒。女裝也是白 色居多,款式分為「則高利」和長裙。「則高利」是朝鮮女性青睞的上衣,不釘鈕扣,用布帶打結,袖口、衣襟、腋下鑲有色彩鮮艷的綢緞邊,穿起來非常飄逸;朝 鮮長裙多熨有長長的皺褶,可以做成纏裙、筒裙、長裙、短裙、圍裙……年輕女子多愛穿背心式的帶褶筒裙、裙長過膝蓋的短裙,這樣非常便於勞動。

如 果說,朝鮮女性愛穿裙子是古風使然;那麼,她們只穿裙子,別無選擇,純屬響應領袖的政治號召。即便私下迷戀長褲,也是對領袖的精神褻瀆--「大不敬」。不 過,隨著時光消磨,現代社會的風氣似乎也吹到了朝鮮,儘管這個國家規矩很多,卻開始慢慢轉變了。外界感受到的,首先是女性穿褲子的問題。

2009年8月,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忽然刊出一篇文章,題為《穿著應方便且好看》。文章罕見地提倡女性,可以穿「端正的褲子」。什麼叫「端正」 呢?顯然又是一種帶有意識形態色彩的審美眼光。褲子,居然能夠反應全社會的價值取向,含蓄內斂、中規中矩,永遠不會出事兒,一旦沾上外國味兒,尤其是西方 元素,就難免在褲子問題上冒進。《勞動新聞》果然明確要求:「緊貼在女性下身的褲子和喇叭褲,不是我們提倡的款式。」好在,褲子這玩意兒終於「解禁」了, 先邁出這一步再說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