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紅燒肉做法合集】

@ 2015-06-29

全國烹飪紅燒肉味道各有不同,湖南的毛氏紅燒肉香辣不膩,上海的筍乾紅燒肉鮮香味美,韓國的泡菜紅燒肉開胃提神...各有各的味道,你喜歡哪一款?

潮汕:客家梅菜扣肉

梅菜是惠州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被傳為 「正氣」菜,而久負盛名,據說它與鹽焗雞、釀豆腐同時被稱為「惠州三件寶」。「梅菜扣肉」據傳還有一段美好的傳說,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位名廚遠道至杭州西湖學廚世,兩位廚師學成返惠後,蘇東坡又叫他們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製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膩人,深受廣大惠州市民的歡迎,一時,成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肴。

主料:

豬肋條肉(五花肉)(1000克)

輔料:

霉乾菜(150克) 澱粉(蠶豆)(5克)。

調料:

豆豉(15克) 姜(5克) 大蒜(5克) 白砂糖(20克) 腐乳(紅)(10克) 鹽(5克) 老抽(15克) 辣椒(紅、尖、干)(1克) 江米酒(5克) 植物油(50克)。

製作流程:

1. 五花肉刮洗乾淨,用清水煮至僅熟,取出;

2. 以老抽塗勻煮熟的肉皮;

3. 辣椒炒香晾涼,浸入米酒中成川椒酒;

4. 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微沸,將肉放入加蓋炸至無聲,撈出,瀝油;

5. 瀝油晾涼的肉切成長形塊狀,每塊約長8 厘米、寬0.5 厘米,排放在碗內,皮向下,成風車形;

6. 將豆豉、蒜頭、紅腐乳壓爛成茸,放入碗內,加薑片、精鹽、老抽、川椒酒、白糖調成味汁;

7. 將調好的味汁倒入肉內,然後整碗放入蒸籠先用旺火後用慢火蒸約40 分鐘取出;

8. 梅菜洗凈,切成每片長3 厘米、寬1 厘米;

9. 切好的梅菜用白糖、油拌勻,放在肉上,續蒸5 分鐘取出,潷出原汁;

10. 將肉復扣在碟中,將原汁燒沸,加濕澱粉調成稀芡淋上,便成。

湖南:毛氏紅燒肉

毛氏紅燒肉屬於湘菜,是常見的家常菜之一。毛氏紅燒肉是採用半瘦半肥的豬肉,切成勻稱的切狀,再用上等醬油加少量的糖燒制而成,色澤呈金黃,味道糖而不膩。當年毛澤東喜歡吃這道菜,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的毛家餐館都用紅燒肉來作招牌菜,故美其名曰「毛氏紅燒肉」。

材料:

五花肉300g,干辣椒4個,桂皮2g,八角2g,大蒜子1整個

調料:

高湯800ml,豬油,料酒2大勺,生抽2大勺,蜂蜜1大勺,白糖15g,鹽,雞精。

製作步驟:

1.五花肉洗凈,冷水下鍋,大火煮開後撇去浮沫再煮2分鐘後關火。

2.將五花肉的皮刮乾淨,切成2.5cm見方的肉塊。

3.大蒜切片,干辣椒切段。

4.鍋燒熱,放少量油,小火煸香蒜片、干辣椒、桂皮和八角。

5.倒入肉塊翻炒,炒至變色後盛出。

6.另起鍋放少量油,下入白糖,小火熬化。

7.迅速將炒香的肉塊倒入翻炒均勻上色。

8.調入料酒、生抽、鹽,倒入高湯,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1個小時左右。

9.關火前調入蜂蜜和雞精即可。

特點:毛氏紅燒肉最大的特點是不用醬油上色,肉塊誘人的色澤全靠糖色炒出來,給濃郁的肉香中增加了幾分鮮甜,的確是「要得」!

上海:筍乾紅燒肉

筍乾燒肉一道美味家常菜,此菜筍乾香,肉軟爛,醬紅色,味鮮香,回味悠長,是下酒佳肴。

筍乾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並具有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於消化,有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

材料:

五花肉、筍乾、老抽、啤酒、五香粉、冰糖、大蒜、八角、開水

做法:

1.筍乾清洗乾淨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沒過它2厘米為宜),大火煮開後關火,放置冷卻,然後換涼水浸泡2小時,中間換一次水。五花肉洗凈,切成1厘米的方塊狀,用廚房紙吸干表面水分。

2.炒鍋中放入油,燒至七成熱時下入五花肉,煎至肉塊兩面顏色微焦時盛出。

3.將煎五花肉的油倒出不用,鍋內加入開水,放入肉、老抽、啤酒、五香粉、冰糖、大蒜和八角。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後轉小火,燉約30分鐘。

4.放入浸泡好的筍乾,調入鹽,攪拌均勻繼續燉煮20分鐘後即可出鍋

特點:紅燒肉里加上了江浙地區生產的筍乾,充分吸收豬肉豐潤厚重的肉香,同時又減少了豬肉油膩的口感,一舉兩得朝相輝映,果然是很有「腔調」!

江蘇:蘇式紅燒肉

蘇式紅燒肉,當然源自蘇州;蘇州人燒菜,"做人家"佐料,著色並不厲害,但"濃油赤醬"四個字,是一定要用來形容蘇式紅燒肉的。肥而不膩、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濃而不咸,這就是蘇式紅燒肉的特色。

主料:

優質五花肉

配料:

酒、醋、醬油、糖、鹽巴。

製作流程:

1、帶皮五花肉洗凈,切成麻將塊;干山楂片沖水洗凈。

2、盆中裝入涼水,加入一大勺料酒,放入五花肉塊,浸15分鐘。

3、將浸好的五花肉塊和干山楂片放入砂鍋里,加入足量的水,至少高過肉塊兩寸以上。

4、大火燒沸30分鐘,中間不斷用勺子撇除表層浮沫。

5、轉小火微沸,一個半小時。(中間我加蓋了超市裡買來的濾油布,幫助去掉一些油份,沒有的話可以不用。)

浙江:東坡肉

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製。東坡肉的最早發源地,是湖北黃岡。1080年蘇東坡謫居黃岡,因當地豬多肉賤,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蘇東坡曾作《食豬肉詩》云:『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材料:

豬五花肋肉1500克、蔥100克、白糖100克、紹酒250克、姜塊(拍松)50克、醬油150克。

製作流程:

1、將豬五花肋肉刮洗乾淨,切成10塊正方形的肉塊,放在沸水鍋內煮5分鐘取出洗凈。

2、取大砂鍋一隻,用竹箅子墊底,先鋪上蔥,放入姜塊,再將豬肉皮面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醬油、紹酒,最後加入蔥結,蓋上鍋蓋,用桃花紙圍封砂鍋邊縫,置旺火上,燒開後加蓋密封,用微火燜酥後,將近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特製的小陶罐中,加蓋置於蒸籠內,用旺火蒸30分鐘至肉酥透即成。

特點:作為紅燒肉家族中「塊頭最大」的一員,東坡肉從視覺上看起來絕對是圓潤豐滿誘惑力十足。輔之以江浙菜系特有的精工慢火烹飪,「東坡肉」真正是肥而不膩,肉香四溢。用杭州話說,真是「到門」!

韓式:泡菜五花肉

食材:

韓國泡菜240克、五花肉300克、洋蔥1/3個、生抽 1/2湯匙、料酒1/2湯匙、白芝麻1茶匙、植物油1湯匙

做法:

1、把五花肉切片,洋蔥也切塊,泡菜切斷兒;

2、炒鍋中放植物油,放入五花肉煸炒;

3、慢慢煸至五花肉變色,放入洋蔥炒出香味;

4、加入泡菜炒,再加入料酒和生抽,把泡菜與五花肉翻炒均勻即可,裝盤後撒熟的白芝麻提香。

關注Facebook專頁:分享自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