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陵墓被挖後遺體出土景象 屍身長滿白毛

@ 2015-06-26

中年慈禧。

太后慈禧出土的恐怖景象,當年的風光已經不再,死後不過是一堆黃土。

「老佛爺」慈禧不僅在生前有許多奇特的經歷,而且在她死後還有更令人難以置信的遭遇:慈禧的遺體在長達76年的時間裡,先後三次殮入同一口棺內,遺體至今仍保存完整。

第一次入棺:1908年死後第二天慈禧被殮入棺

飛揚跋扈,一改再改陵制

同治5年,咸豐帝的定陵完工。按清制,他的兩位皇后慈安、慈禧的陵墓只可在定陵附近選址,並只能建一座皇后陵。當時便定下給兩位皇太后建一座陵,棺槨並排奉安。慈禧看了奏摺很生氣:「哪個陵里葬兩個太后,連妃園寢的妃子還都各自為券,這不是明著欺負我們姐妹?」承修大臣們只好提出,仿照雙妃園寢的樣式,在陵的後院東西並排各建寶城、寶頂、下建地宮。

慈禧太后葬禮:紙將紙兵紙轎紙馬大小如真

不料,慈禧逼問道:「我們是兩個太妃嗎?誰說我們就不配一人建一陵?」這是再次打破陵制,但誰敢不聽?於是,同治12年三月初九清明節,18歲的同治前往定陵,為咸豐帝行敷士禮和大饗禮後,來到附近的平頂山和菩陀山驗看風水。15日,將平頂山改名「普祥峪」,為慈安萬年吉地;菩陀山改「菩陀峪」,為慈禧的萬年吉地。雙陵於當年8月同時動工,於光緒5年6月同時完工,耗時6年,耗銀500多萬兩。

慈禧太后葬禮全程:神秘、風光、詭異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時三刻,慈禧走完了她74年的人生路程,撒手人寰。當天下午4時30分,掌儀司首領太監用鵝黃吉祥轎將慈禧的遺體從西苑儀鑾殿抬出,5時15分到皇極殿,放在回床上。

第二次入棺:1928年遭盜墓拋屍全身長滿白毛

慈禧棺槨內的珍寶,價值在5000萬兩白銀,堪稱世界之最

慈禧隨葬的珍寶究竟有多少?他的心腹太監李連英親自參加了慈禧棺中葬寶的儀式。據他和侄子所著的《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屍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三層金絲串珠錦褥和一層珍珠,共厚一尺。頭部上首為翠荷葉;腳下置粉紅碧璽蓮花。頭戴珍珠鳳冠,冠上最大一顆珍珠大如雞卵,價值1千萬兩白銀。身旁放金、寶石、玉、翠雕佛爺27尊。腳下兩邊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還有寶石製成的桃、李、杏、棗200多枚。身左放玉石蓮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樹。另外,玉石駿馬8尊,玉石18羅漢,共計700多件。葬殮完畢,又倒入四升珍珠,寶石2200塊填棺。

一棺的奇珍異寶,聚起的自然是巨禍。她閉上眼僅20年,又一位和她同樣巧取豪奪橫搶暴掘的大盜,將黑手伸向了她,並將她毀棺拋屍。

慈禧死後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軍閥孫殿英盜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毀棺拋屍,掠走了全部隨葬珍寶。慈禧遺體被拋出棺外,嘴裡的寶珠被摳走,上衣也被扒光了,下體僅剩一條內褲。

慈禧資料圖

載澤等人見內棺尚完好,可以繼續使用,於是命旗婦用一塊黃綢子將慈禧遺體蓋上,將一件黃緞褥鋪在遺體一側,然後慢慢翻轉屍身,正好將遺體仰臥在黃緞褥上。只見慈禧面色灰白,兩眼深陷無珠,顴骨高隆,嘴唇有傷痕。眾人幫扶著,用如意板將慈禧遺體抬入棺內,如意板未撤出。遺體上蓋上一件黃緞被,把從地宮裡拾到的慈禧生前剪下的指甲和掉的牙用黃綢子包好,放在被上。載澤又將當年得到的慈禧遺物——一件黃緞袍、一件坎肩蓋在被上,蓋上棺蓋,用漆封上棺口,重殮完畢。

慈禧一生大部分時光在宮裡度過

1984年1月4日,國家文物局派來了幾名專家,與清東陵文物保管所組成了一個清理慈禧內棺10人小組。

慈禧一生大部分時光在宮裡度過

第二天,清理小組依次揭取了被上的兩件衣服,發現了包著慈禧指甲和牙齒的小黃包。當將黃緞捲走後,慈禧的遺骸呈現在眼前,她的臉部及上身用黃綢包裹著,下身穿著褲子,褲子上繡滿了「壽」字,一隻腳上穿著襪子。遺體仰身直臥著,頭微微左偏,右手放在腹部,左臂自然地垂於身體左側,兩眼深陷成洞,腰間扎著一條絲帶。遺體仍是完整一體的,全長153厘米。

儲秀宮

清理小組用她身底下的如意板將遺體從棺中抬出,放在地宮的地面上。在棺內噴洒了防腐消毒藥液後,又將慈禧的遺體抬入棺內。這是她死後第三次被抬入這口棺中。然後將被、小黃包及兩件衣服完全按原樣、原位置放回。一切都恢復了原狀後,又往棺內噴洒了一遍藥液,蓋上棺蓋,封好棺蓋口,木工們將殘破的外槨修好後,套在了棺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