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新衣的王子

@ 2015-06-21

最近,柔佛州兩名王子迅速竄紅,先是王子暗諷首相納吉缺席「毫無隱瞞論壇」,引來旅遊部長「王室不該干政否則將被痛擊」後,擺出「放馬過來」的短片,隨後再長篇抨擊部長不是天堂下凡的神,更直指「如果連王室問政也被如此處置,更何況人民?」

引起更大矚目的,是二王子在網際網路張貼文字圖,暗示柔州可在特定情況下退出聯邦政府。

兩人的舉止讓國人震撼,並引致許多部長和子民的回應,對這兩個王子的言論褒貶不一。

贊的,是王子毫不客氣的把政治現狀給狠批;貶的,是指在君主立憲制度下,蘇丹、王室統治者不能超越政治,包括不參與或干預各州政府的行政權。

政府有錯必須譴責

只是,評論發生在眼前的事情,也算干政?發表了之後,首相的缺席依舊是缺席,部長的喧囂依舊是喧囂,人民的無助依舊是無助,王室引起的漣漪,也就不過是漣漪而已,如果什麼也影響不了,那又何「干」之有?

需知道,統治者在發表言論時,享有很大程度的豁免被控權,而王子是沒有的。

如果兩名王子在明知其言論是不受保護,依舊敢出言批評,我便詮釋為他們的內心是極度不滿,才會不吐不快。

兩個王子間接或直接把我國的言論自由擴大一步,特別是在保守的馬來社會,或許會因此開竅,學習如果執政黨有錯,就必須譴責,而不是盲目遵從。

統治者有權勸政府

這令人想起,在我國實行消費稅不久後,柔佛蘇丹依布拉欣殿下便要求州政府或地方政府停止向人民徵收消費稅。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想來王子承繼了父親這一分氣魄,直視強權為無物,只為真理髮言。

當然,憲法是不可違的,但「干政」的定義是很廣泛的,有專家說,只要沒有超越發表意見的「動作」,統治者絕對有權對於人民利益為前提而勸告政府。

勸諫,必須言之有物,必須嚴苛己身,你必須確保自己所罵的東西不會犯在自己身上,那是許多領導選擇沉默的原因,而做到這一點的,絕對是一條好漢。

統治者必須獲得尊重,你可以不滿,但絕對不是妄言批評,至少不該像旅遊部長以居高臨下的口吻要王子住嘴,然後選擇關上眼睛,享受部長的福利,卻沒盡到部長的職務。

•鄭喜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