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大馬民主的問題

@ 2015-06-12

Hazlan Zakaria:民主是人民的聲音能在他們國家被實現的管道。

它是一個機制,能允許使人民選擇決定由哪個政黨掌權。

而在馬來西亞,它不能發揮原有的功能,卻成為執政黨來證明其持續性統治的印章,更不願對之放手,因為執政黨政治和其企業精英繼續吸干馬來西亞的財富,並確保國家屈從於他們的詭計。

他們總是生活在淡淡的記憶中,即他們是把我國從殖民侵略者解放出來的獨立支持者之一,該黨盡其所能突顯這個魅力,強調他們是國家的救星,並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留的遺產。

很少人批評該黨在抑制所有可能未來持不同政見者,及禁止敵對的組織和意識形態中所扮演的角色,或他們是如何使用各種不民主或是非崇高的手段來牢牢占據一席之地。

但無論如何,他們從來沒有不說民主仍然是他們最頂層的議程,而崇高是一個在他們血統中運行和填充他們心裡一部分。

「我們是民主的」,這就是執政聯盟多名領袖不時都會說的話,但然後它會下退化成為,「我們方式」的民主,甚至是借用蘇加諾 的「demokrasi terpimpin」理由來修改民主以迎合他們的口味。

令人驚訝的是民主中那些許多不能迎合執政者的東西,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外國價值觀的入侵勢力,聲稱「不是我們的文化」,或違背了我們亞洲的做事方式。

自由主義、 阿拉伯價值觀、 西方習俗和言論自由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當然,有時候這些完全相同的價值也會被鼓吹,如果它們能有利於執政者的話。

但更多被濫用術語和概念來迎合它們的需求,並讓他們牢牢掌控住自己的權位,這些執政者只會繼續濫用法律和機構,使用原本是治國的工具,來支撐自己並確保它們能繼續掌權。

這是一個從很久以前開始就被我國在位最久的前首相所完善的實踐。然而這位首相如今已經卸任,卻反過來哀嘆當權者嚴苛的抓住權力不放。

這確實是生死攸關的觀察,起碼也是存在於實際上的官方記錄中,即在馬來西亞的行政機構對司法機關、 立法機關和政府任何一個機制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他們所掌握的權力,能讓他們結黨營私,卻忘了他們的真正作用和目的。

就連國會也是步履蹣跚,無法做到非常基本的事情,如雇用和解僱自己的員工,更不用說擁有自己的預算。

國會所有「行政」事務以及由議員所組成的委員會,原本是為了制衡行政機構,但如今卻由首相署進行監督。

而在其他國家的國會掌管財政權,而行政機構必須每年恭恭敬敬地向他們尋求批准預算,反觀我國的執政黨和行政部門都簡單地利用國會來通過預算案。

有時甚至花費超出比預算更多的錢。

還有也許不需要談論公帑資金和政府有關聯的公司,以及這些公司的實體被免除或授予的計劃項目。

而為了確保他們可以繼續隱藏這樣的事情,並能夠影響人民,當權者還可以恬不知恥地控制一個自由和公平的民主國家中的新聞媒體。

雖然它是應該服務人民,並進行宣傳和教育他們根據現實做出明智的選擇,但媒體已經被執政者所劫持,成為他們的宣傳工具。

而為了分散人民對上述這些問題的注意力,他們也會不斷提醒人民如果執政黨不能繼續執政所可能會出現的「災難」。

舉個例子,那些執政黨領袖決意「捍衛」布城,直到粉身碎骨為止。

如果他們真正相信民主,就無需捍衛他們的權位,因為這是由人民來決定的。

不令人驚訝的是,也許他們當中會揮舞著keris,並會說他會在那些敵方陣營人士的血中沐浴。

他的這項舉動也為他的表弟所仿效,但言辭中少了激烈的種族主義。

一個聲稱尊重和實踐民主的政黨何以威脅選民不要投票給別人呢?

問題的答案也許是,政黨不信奉民主,而只是將之利用來維持其不擇手段的持續性統治。

執政者對於民主的本質觀點在於,「我們是民主而你可以自由投票,但投票給我們以外的人會帶來破壞和不良的後果」。

而這是馬來西亞民主的固有問題,即有些人標榜著它作為某種神聖的東西,然而正是這些人在踐踏著民主的真正意義。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9583#sthash.3O5mAIrx.dpuf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