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別這樣說話,最後一點特別準確-分享是種禮貌
語言是求職者在求職面試中與招聘人員溝通情況、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求職者敞開心扉,展示自己知識、智慧、能力和氣質的一個主要渠道。恰當得體的語言無疑會增強你的競爭力。那麽,在求職面試中要注意哪幾類的忌語呢?
缺乏自信 這種情況最明顯的就是問「你們要幾個」,對用人單位來講,不在於招幾個,而是你有沒有這方面的實力和競爭力:「你們要不要女的?」這樣詢問的女性,首先給自己打了「折扣」,是一種典型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外地人要不要?」一些外地人出於坦誠,或急於得到「兌現」,一見招聘人員就說這麽一句,弄得人家無話可說。
急問待遇 「你們的待遇怎麽樣?」談論報酬待遇,無可厚非,只是要看準時機,一般在雙方已有初步意向時再委婉地提出。
報有熟人 「我認識你們單位或公司的××」,「我和××是同學,關係很不錯」,等等。這種話主考官聽了會反感,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本末倒置 例如一次面試快要結束時,主考官問求職者:「請問你有什麽問題要問我們嗎?」這位求職者欠了欠身,開始了他的發問:「請問你們的規模有多大?中外方的比例各是多少?」這樣其實很不合適,易使主考官產生反感。
不當反問 主考官問:「關於工資,你的期望值是多少?」應聘者反問:「你們打算出多少?」這樣的反問就很不禮貌,很容易引起主考官的不快。
最後一點特別注意 :)這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
拿腔拿調 有一位從新加坡回國求職的電腦工程師,由於在新加坡待了兩年,「新加坡腔」比新加坡人還厲害,每句話後面都長長地拖上一個「啦」字,諸如「那是肯定的啦」,半個小時面試下來,考官們被他「啦」得暈頭轉向,臨別時也回敬了他一句:「請回去等消息啦!」
-
-
-
更多文章在 雞粒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