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再益,問責制並非我們的文化

@ 2015-05-29

Hazlan Zakaria:「……那是一個不同的時代,領袖們都注重責任感 」,這是前部長再益(Zaid Ibrahim)推文的摘錄。他質疑為何沒有任何一位部長為一馬發展公司的醜聞而辭職或負責。

這個債台高築的投資機構,早前因其無憑據的420億令吉政府擔保借貸及被指虧損了上百萬令吉而引發巨大爭議。

這項債務課題也牽涉到了國家信貸的嚴重降級,並影響了我國貨幣的穩定及導致納稅人必須承擔這筆債務的可能性。

《馬新社》最近刊出的一則報道也提到,國家銀行在沒有透露細節的情況下,坦誠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提交一份報告,即一馬發展公司在該國的瑞士瑞意銀行支部所開設的戶口有關聯。

無論如何,再益在回應話望生國會議員東姑拉沙里(Tengku Razaleigh Hamzah)的觀點時指出,在一馬發展公司事件上,不僅只有納吉應負全責。

拉沙里表示,全體內閣成員必須在該課題上承擔集體責任,因為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而所有部長應該深入地檢討,不可故意忽視或是聲稱對此一無所知。

再益於5月27日針對此事所發表的推文上也問道:「東姑拉沙里的話非常正確。其餘的內閣成員對於一馬發展公司醜聞都負有同樣的責任。為何他們不願集體總辭呢?」

再益也指出,東姑拉沙里及其支持者於80年代與時任首相馬哈迪鬧分歧時,也曾一度辭職。

再益本身也曾向執政黨和內閣請辭,過後更因原則問題及他對一些事情,如司法改革的進度緩慢、法律淪為政府工具等課題上不苟同,而選擇脫離國陣和巫統。

但他或許與我國部長,即他曾與之共事過的同一班國陣政客們,與當前的「文化」脫節了。

即使有關風波、醜聞的報道鬧得滿城風雨,為我國帶來不小的負面衝擊,這些政客們仍能坐在舒服的辦公椅上,這就是國陣如今的本色。

畢竟,我們所指的是,一位因涉及謀殺案而被調查的高官,依然還能輕鬆、淡然地坐上其位去率領內閣的政客。

此政客同時兼任財政部長,並批准所有有關一馬發展公司的投資決策,但至今卻並未表現出任何悔意或是願意去承擔責任的心態。

納吉

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高高在上者沒有問責精神和承擔責任的勇氣,我們也不能期盼他的下屬會如此。

誠然,一些高級的國陣政客在醜聞曝光後仍拒絕低調下台,到最後還是被執政政府強逼出局。

即使在種種醜聞和爭議纏身下,他們依然不願放下也是他們財富來源的權勢地位。

或許在其他國家,類似一馬發展公司的課題足以讓人民看到一些部長已引咎辭職,以保留他們的丁點尊嚴和正直。

誠然,不僅是像一馬發展公司這種昭然若揭的醜聞,而是即使只有一絲醜聞曝光,這些部長、官員和政客們都會馬上引咎辭職。

一名對存在於其管轄範圍之內的亂葬崗和難民營毫不知情的總警長,以及一名在此事揭發前否認這種現象存在的部長,也早就應該引咎辭職了。

當然,關鍵在於,這種情況都只會在其他國家發生。這裡是大馬,而大馬現在已不是當初再益和東姑拉沙里等部長能基於原則而辭職的時代。

親愛的再益,恐怕我國的問責精神已消亡,而承擔責任已不再是我們的「文化」。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9006#sthash.TGqVKskI.dpuf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