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驚人發現 - 馬來西亞600年前華人就已經住在這裡了,是馬來西亞一等公民!!

@ 2015-05-27

《華人是馬來西亞一等公民,更是土著!-- 馬六甲》 -- 啊木

上兩回說了一些傳說,

有人相信,有人覺得是胡言,

那畢竟是一些聽回來的故事。

這回要告訴大家的是一些真實歷史故事。

特別是90後的青年們不知道的事情。

絕對是事實,鐵判的歷史故事。

華人在馬來西亞,

已有很久的歷史了,

單單來談馬六甲的三保太監就已經是600年前的事情了。

明初的「三保太監」鄭和在 1405 年開始七下南洋,

而且經常穿梭在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

且常將船隊停泊在馬六甲(Malacca)

(巫統已經把這歷史從歷史課本里割掉了。)

十九世紀中葉之後,

清廷政治腐敗,民生困苦,

常受西方列強欺淩,

於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華人利用海運之便大量向東南亞各地移民,

馬來半島是主要去處之一。

早期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多為窮苦的工人,

幾乎都是文盲,才知道讀書的好處。

只能勤奮的在這裡工作,

導致華人熱衷於教育事業。

1815 年前,

馬來半島已經擁有很多很多的華人了。,

有教會在馬六甲辦華文學校,醫院和建立教堂。

1819 年在檳城籌辦「五福書院」(徐雲彪,2005;吳建成,2002),

至今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已有190年歷史。

所以,馬六甲有一個中國山!

我們叫三保山,

或叫 Bukit Cina

三保山是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歷史見證,

裡面有12500個墳墓。

葬有明朝以來一代接一代的社稷領袖,

包括多任甲必丹和青雲亭亭主,

是馬來西亞建國史不可或缺的歷史見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