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 Stanley Augustin
:孩子失蹤是家長最可怕的惡夢。
對於哥打峇魯的卡瑪魯扎曼(Kamarulzaman Mohamad),5月22日肯定是他人生中最漫長的一天。
這名商人和他7歲的兒子到Muhammadi回教堂祈禱。
大約晚上9時,小男孩被發現失了蹤,只看到他的一雙拖鞋。
隔天,該男孩被人發現在一家超級市場乞討,並由一名善心人士將他帶回父親身邊。
心理受到創傷的男孩對父親說,綁架他的人毆打了他,並強迫他乞討。
5月25日,涉及綁架男孩的嫌犯在同一間回教堂前乞討時,被民眾逮個正著。
警方表示,將會調查這名22歲的嫌犯,以確認他是不是誘拐集團的一份子;而到目前為止,警方尚未發現其他受害者。
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363條文調查此案,罪成者必須坐牢最多7年和罰款。
處理刑事案件的律師西瓦納登(N Sivananthan)接受《每日蟻論》訪問時表示,警方應該探討對被告施予其他罪名提控,因為受害者聲稱他遭人毆打。
他說,雖然我國的法律充足,但執法力度仍有待加強。
誠然,執法當局必須嚴厲對付嫌犯。
他那無恥的行為,已經對男孩帶來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
可怕的是,這起案件竟然發生在回教堂。一宗綁架案竟然發生在祈禱場所,說明了我們所居住的社會越來越危險。
嫌犯是如何在未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下,將男孩拐走呢?他是怎樣誘騙男孩的?他是否是單獨行動,抑或是還有同夥?
慶幸的是,在這起案件中,受害者平安無事。否則事情可能會變得更糟。
男孩可能會被帶到其他州屬或其他國家。
如果是性犯罪者看到那名男孩在乞討,然後把他作為獵物盯上呢?如果沒有善心人士注意到該名男孩,結果又會怎樣呢?如果小孩被截肢,以讓他看起來更可憐的話,又怎麼辦呢?
警方應該儘快查證嫌犯是否屬於誘拐集團的一份子。
這也許並不是一宗單獨的案件,或許是乞丐集團或是心懷不軌的人在明目張胆地擴展他們的網絡的徵兆。
目前,大馬人或許已習慣看到小孩子到處兜售宗教書籍、或是外籍人士彈吉他籌款、或是沒有獲得准證下以塑料杯乞討。
這些人能自由走動,無法無天地進行他們可疑的勾當。
如果我們連乞丐或是光天化日下募捐的可疑人士都不能加以阻止,那麼我們又要怎樣打擊更嚴重的犯罪集團呢?
難怪有些人,像是在回教堂綁架男孩的嫌犯會這麼厚顏無恥。
政府必須展現他們打擊這類案件的決心,並阻止人們在街上公開乞討,或是防止那些因不明目的而進行籌款的人。
如果他們是兒童,他們應該在學校,而不是到處要求捐款。
如果他們是本地人且真正無家可歸,那麼還有其他管道可以幫到他們。
如果他們是濫用簽證來到我國的外國人,那麼他們必須被扣押並遣返回國。
阻止他們接觸大眾是首要工作,或許這也是最關鍵的步驟去阻止這類無法無天的傢伙及集團展開非法勾當。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8902#sthash.jJ7PdQSo.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