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戰爭電影的主人公大多都說自己來自「海軍陸戰隊」? 原來是這樣. . .

@ 2015-05-26

成排持槍前進的美軍士兵(圖/取自新浪網)

回顧了幾部美國動作電影,其中很多主角都是有海軍陸戰隊退役背景,可美國還有貝雷帽、三角州、海豹等特種部隊,為什麼沒有採用其他的特種部隊作為主人公身份背景,是海軍陸戰隊在美國人心中是最強的軍人,亦或是有別的原因?首先,美國海軍陸戰隊並不是特種部隊,而是美國國防部轄下五大軍種之一,五大軍種包括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以及海岸警衛隊。海軍陸戰隊雖然法律上隸屬海軍部,但擁有自己的獨立指揮係統以及軍銜係統,晉升係統,而且可以由總統直接下令部署而不需經過國會投票。

五大軍種軍徽(圖/取自知呼網)

至於為什麼電影主人公都是陸戰隊退役背景,大概是因為海軍陸戰隊的訓練比較「全能」吧,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地位在美國軍方常規部隊裡麵是比較突出的,由於它本身轄下的單位比較特殊,本身規模也是常規軍種裡麵最小的,所以陸戰隊員的基本訓練比其他軍種更具多樣性。

以東岸海軍陸戰隊訓練為例,新兵必須在帕裏斯島(Parris Island)上通過為期12周的新兵訓練,這個新兵訓練據說是各軍種中時間最長(陸軍10周,海軍7-9周,空軍8周),難度最大,覆蓋最全麵的。

新兵必須在第11周最後三天通過一個官方稱之為Crucible的類似考試的訓練科目才能得到「海軍陸戰隊隊員」的稱謂,否則就要重新被調回上一個迴圈繼續考驗。

如果你是海軍陸戰隊隊員,然後想轉到其他軍種服役,在這種轉換之中陸戰隊員並不需要再去其他的軍種新訓營接受新訓並可以保留原有軍銜;若是其他軍種轉到陸戰隊服役則必須重新接受陸戰隊的新兵訓練並且原有軍銜有可能不可保留。

美國海軍陸戰隊MCRD Parris Island新兵訓練科目日程表(圖/取自知呼網)

10天後,非戰鬥兵種的專業需要接受為期一個月的戰鬥訓練(MCT, Marine Combat Training) .在MCT期間會有機會接觸海軍陸戰隊裝備中的各種輕武器 .然後接受各自的職業訓練(MOS School ).而戰鬥兵種一共需要接受兩個月的戰鬥訓練(SOI,School of Infantry),因為這就是他們的職業訓練.戰鬥兵種的第二個月戰鬥訓練還會接觸各種重武器 . 新兵訓練加上MCT,每個陸戰隊員至少都會打過900發各種口徑的子彈(幸運的話有可能達到1K,戰鬥職種絕對超過1K)+8發40mm槍榴彈+至少投擲過1個M67手榴彈.而我曾經問過一個美空軍士兵,他們在新訓的時候打過多少子彈,一番努力的回憶之後,他告訴我大概是90發.

看懂這圖的關鍵是要知道美軍對於不同軍種的士兵的不同稱呼.海軍陸戰隊-Marines,陸軍-Soldiers,海軍-Sailors,空軍-Airman.還有各軍種不同的迷彩服圖樣.

所以,可以看得出,相對地,非特種部隊軍事人員中,海軍陸戰隊隊員的戰術素質比普通軍種的普通士兵可能要好一點.我用"可能"是因為高手總是隱於民間,或者有個戰術高手跑去報名陸軍了,他的戰術素質就要比一些普通陸戰隊員要好了.

因此,綜上所述,"海軍陸戰隊背景"對於主角來說應該就像是一種軍事背景的萬能膏藥.因為海軍陸戰隊的全面交叉職種訓練(是的不同MOS 之間有時還需要交叉訓練,尤其是缺人的MOS.比如工程裝備技師就經常被叫去跟著空調系統技師鼓搗空調系統).

舉個例子,

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有游泳考核而陸軍沒有.所以,

"咦主角怎麼會游泳?""因為他在陸戰隊呆過."

"咦主角怎麼會修空調?""因為他在陸戰隊呆過."

"咦主角怎麼會修挖掘機?""因為他在陸戰隊呆過."

依此類推,

這樣編劇就可以省事多了.

這樣編劇就可以省事多了.

這樣編劇就可以省事多了.

因為我覺得這是重點所以說了三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