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 Kee Seng:5月17日中國宣布與各企業在中國廣州簽署泰國克拉運河開鑿合作備忘錄。
這項簽署的消息被《中國時報》(chinadailymail.com)和其他媒體報道。
該運河將使船隻無需繞過馬六甲海峽和縮短1200公里的航程。該運河項目被視為中國21世紀非常重要的「絲綢之路」。
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寬400米,水深達25米。
中國表示運河的建成將提供巨大的經濟收益, 主要是其與中東和歐洲國家的貿易需要繞道馬六甲海峽。
但這是否是讓馬來西亞準備面對港口貿易遭到影響的警鐘響起?
馬來西亞的港口,檳城和柔佛,甚至是新加坡將會失去海上交通運輸流量,港口貿易的收入從而遭到損失慘重。
新聞記者於2014年4月撰寫了有關這個運河將威脅馬來西亞港口的評論,但是政府沒有任何措施如何準備面對這樣的貿易威脅。
也許,像往常一樣政府採取的是「一切照舊」的態度,假裝其自身的危險而損害馬來西亞的經濟。
馬來西亞是準備不足或沒有準備好面對航運貿易和航行這種模式的轉變,馬來西亞未來的社會經濟不樂觀,不是嗎?
而且根據五月十八日《星報》在線標題為《MIDF研究表示馬來西亞的市場需要火花》的報道,這肯定會增加我國的經濟困境。
如果置之不理或沒有準備好的話,事實上馬來西亞的經濟將被運河開鑿工程影響,負面的影響被定義為「經濟的噩夢」。
MIDF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馬來西亞股市正需要火花以強化令吉和油價。
在過去的三個星期大馬交易所的交易表現窄幅,機構的交易量已經好轉的同時零售量卻面對不景氣。
至於令吉,本地股是上周兌美元表現最佳的亞洲貨幣。反彈發生在一周之內,布倫特原油價格在美國是65美元(239令吉)的水平。但是令吉的短期反彈並沒有解除經濟和商業的危機。
MIDF研究部部長表示,首相署部長阿都瓦希最近提到第11大馬計劃是一個「改變的工具」,其中包括第11大馬計劃的企業稅收明顯降低。
但不能太樂觀。短期也許可以樂觀,如果運河計劃開始執行後,這給全球經濟帶來的長期影響是什麼?
貨船繞過馬六甲海峽的影響必須給予高度重視,並不能斥之為「一切照舊」的態度對待。
檳城港口相當靠近運河,或許影響可能有限。但是,我們的柔佛港口呢?
當然,新加坡對於克拉運河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已經做好準備。它已經通過多元投資,包括泰國和緬甸的擴大貿易投資。
中國還積極致力於發展與連接克拉地峽運河的緬甸區域深海港口貿易。
運河規劃師表示在戰略上,中國獲得能源和貿易安全的替代路線是非常重要,因為印度有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
中國還計劃通過巴基斯坦的公路和鐵路路線,作為中東地區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貿易替代路線。
馬來西亞目前的巨大金融和經濟危機,聯邦政府的債務超過8000億令吉正迅速衝破兆億令吉大關,而財政部的1MDB被420億令吉的債務纏身的噩夢,馬來西亞人的庫存還有什麼?
消費稅是國陣政府和馬來西亞的救命彈藥嗎?
所以,拯救國家的經濟災難負擔落在人民身上。經過57年的獨立之後,人民必須承擔這樣龐大的經濟債務,為什麼?
儘管馬來西亞是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
當然,任何其他的政府可能會使馬來西亞做得更好,不是嗎?就連泰國軍事執政集團也能夠在馬來西亞一枝獨秀。
黃奇生相信上在一個健康的民主國度,每一個馬來西亞人在政治及國家建設方面都要扮演各自的角色。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8821#sthash.4sclvgOq.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