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童哮喘入院,父母雖已交代院方,兒子對某種藥物敏感,但大意的醫療人員仍誤用該藥,男童被注射藥物後30秒即昏迷,前後分別轉送3所醫院,掙扎13天後被醫生3度診斷,證實腦死!
打針後不再醒來
其父母發揮大愛精神,最後決定選擇為他捐獻器官,讓小男童發揮大愛,遺愛人間。
小死者高啟恩的父親高聖華(28歲,商人)及母親陳真善(27歲,家庭主婦)希望通過報章分享孩子的經歷,讓更多父母瞭解藥物過敏的嚴重性,也籲請醫療工作者在為病患服務時格外小心。
高聖華指出,本月16日上午,他把哮喘病發的小啟恩送到居鑾中央醫院就醫,醫生當時診斷兒子肺部少許受感染,需住院觀察,兒子在傍晚時便被安排入住普通病房。
每分鐘抽筋9次
「太太不斷提醒每名前來治療兒子的醫療人員,有關兒子對一種哮喘病藥物氫氣化可的松(Hydrocort)敏感,豈料一名醫生仍下令護士為兒子打了那支時效6小時的『奪命針』,兒子不到30秒就昏厥過去,從此不再醒來!」
他說,兒子當晚昏迷後,17日凌晨4時許就被送往新山醫院加護病房。
「兒子在新山醫院病床上每分鐘抽筋約9次,看了實在心痛,翌日就要求醫生讓兒子轉院到新加坡醫院,醫生卻告知兒子情況逐漸好轉,希望家屬給院方一些時間為他進行治療。
他說,他覺得需要尋求更多醫生的意見,就到新山一家私人醫院請來一名專科醫院看兒子,在21日下午3時許就為兒子辦理轉院手續到私人醫院,當時兒子已腦死。
他解說,氫氣化可的松(Hydrocort)是一種用於治療過敏的藥物,若使用過量將導致唿吸器官被破壞、休克、腦缺氧和腦死。
醫院進行內部調查
居鑾中央醫院已派人與小死者家屬接洽,並告知正在進行內部調查工作。
高聖華指出,他與家人於周四早上到醫院向院方提供事發經過和一些資料,同時告知院方,兒子是因藥物注射過敏導致腦缺氧休克。
「兒子在送往新山醫院路途中,血液含氧量已降至40至50,比起正常指數的95至100,也已證明他當時已腦缺氧。」
他說,在新山醫院約5天後,察覺兒子的情況每況愈下,只好把他轉入私人醫院接受全面檢查。
他強調儘管兒子已被醫生證實腦死,但他和家人都不願放棄,共花了4萬3000令吉的醫藥費維持兒子的生命。
「我的孩子生性愛好和平,因此相信他非常樂意幫助別人,所以幫他做了捐獻器官的選擇。」
活潑好動熱愛籃球
小啟恩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雖然患有哮喘病,但還是堅持要體育老師讓他打籃球。
小啟恩生前就讀於居鑾中華三小3K班,他的體育、繪畫兼國文老師朱妮莎(35歲)說,啟恩患有哮喘病,因此不適合進行激烈運動,但他每次就是要求要打籃球。
班主任彭清秀(33歲)指出,她教了小啟恩2年,他是個好動多話的學生,雖然偶爾調皮,但從來不會和同學起爭執。
她說,偶爾會發現小啟恩哮喘病發導致唿吸困難,就會第一時間通知其父母。
華文老師廖雁翎(25歲),小啟恩竟把她曾經請他吃蛋糕的事寫進日記里,讓她感到十分感動,一直以來也能感受他是特別機靈的孩子,常幫老師做事,可說是班上的「開心果」。
祖孫關係良好
小啟恩的祖父每逢星期日就會帶著愛孫到園坵玩耍,愛孫的離開,讓祖父未來的星期日從此變得不一樣!
小啟恩祖父高天來(52歲,油棕收果商)說,他每逢星期日都會帶孫子到園坵用彈弓射小鳥或放炮,讓他有機會接觸田園生活。
「9年來,看著他逐漸長大,而醫療人員的失誤竟讓他從我的生活中消失,這種悲痛,真的不知如何形容,孫子和家人平時的關係非常好,長輩都很疼他。」
小啟恩有個6歲的妹妹高啟惠,雖然她年紀小,但在哥哥入院期間,也曾不忍看哥哥因生病受折磨而哭泣。
小啟恩靈位停柩在住家,將於9月1日上午11時出殯,安葬在峇株巴轄基督墓園。
告知醫生藥物敏感
父母愛子心切,對小死者所服食或注射的藥物都格外小心,並習慣在兒子生病看醫生時,主動告知醫生有關兒子藥物敏感的事,但萬想不到,最終還是因此藥物引發悲劇。
陳真善指出,兒子小時因哮喘到居鑾舊中央醫院求診,醫生將藥物注射在他手部時,即刻就出現紅點,且非常癢,醫生當下就為他打上另一劑胰島素,才沒那麼難受。
她說,當時醫生就告知兒子對某種藥物敏感,之後都會特別留意,豈知這麼多年的「小心」和「用心」,也抵不了專業人士的失誤!
高聖華認為,醫院的醫療人員並沒有謹記家屬的叮嚀,在多番告知病患藥物敏感後,仍為病患注射相關藥物,且沒有作出任何藥物過敏測試,實在是質疑他們的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