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第一次聽,新鮮;第二次呢?前不久雲冰國會議席補選,馬華公會總會長廖中萊所說「在他的領導下,將全面改革,走入民間,無法傳達人民心聲的馬華基層,就該回家種蕃薯」云云,也是這樣。
4月23日出席雲冰華小,馬華雲冰區會主辦的「與民共聚,真情交流」晚宴,廖總出口這一席之言,既經報道,廣為流傳一個馬來西亞,差點就要成為個人的經典語錄;殊不知這句話嘛,其實十年前陳志成一早說過了。
時逢雪華堂舉行新屆董事會宣誓就職禮,時任馬華公會總會長的黃家定為主禮嘉賓,卸任華堂會長陳志成上台演講,率直批評馬華領袖處理白沙羅華小事件辦事不力,坦言「當官不能為民作主,不如回家種蕃薯」,台下的黃家定為之尷尬不已。
言者雖然循循,聽者到底藐藐,十年之後,一畝畝的蕃薯分交N位總會長一一種過;但是,牆上的箴言和著作的文宣所示,是一回事,馬華所行,大家知之,始終一如既往。
因為這樣,回顧黃家定當年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所說「協商已成為過去式,它已成為片面詞彙」之語,猶是感慨萬千:這個黨,如果確實踏踏實實為民作 主,為何還是不能在505大選翻身呢?何況,時至今日,縱然想要回家種蕃薯,現在恐怕也沒有餘力:發展的神手,急速推到華人新村的家門口,一片片農耕土 地,逐步流失了。請問廖總,蕃薯要種在哪裡?
沒有主意,也沒有主義,就連退休之後,要做什麼能做什麼,也只是順口說說而已:與其回家種蕃薯,不如擺檔賣手機。可惜,代筆的槍手沒有終身學習,與時並進,下筆自然少了一絲絲新意,端出桌面的唯有一籃籃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