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ikar Amin)是一名真正的「戰士」(pendekar)——捍衛國會,免遭訴諸花言巧語,而不是事實的國會議員的「攻擊」。
當他缺席國會時,國會不折不扣地陷入馬戲團般的景況。 當班迪卡於5月16日被傳出辭職的消息時,觀察家們對此表示憂心。 但班迪卡本人迅速地否認了這一消息,因此如今要問的是:前首相馬哈迪是否在撒謊,因他宣稱班迪卡已從其崗位上辭職? 最起碼,馬哈迪是有罪的,他5月16日在霹靂務邊(Gopeng)的一項論壇上故意製造了如此的一個虛假的印象。 在線門戶網站《當今大馬》引述他的話說:「議長已經辭職了。
他見我,說他要辭職……如今下議院的議長是他的副手了。」 而據報道,班迪卡承認他見過馬哈迪,但他否認提及任何有關辭職的意向。而今天,他則履行了其職責,主持了新一季國會會議。 《馬來西亞前鋒報》17日引述班迪卡的話說,馬哈迪在論壇上的「揭露」,並沒有反映出他們之間的討論的內容。 班迪卡在沙巴哥打毛律召開的記者會上說:「我將避免解釋進一步的細節,因為我不會羞辱他(馬哈迪),或做出可能會傷害他的感受的任何聲明。
」 他表示,馬哈迪是國內所有政治領導人的導師,因此,他與後者之間談論當前的政治問題的會晤,並不是「異常」的舉動。 他還表示:「據我所知,當有人辭職時,就必須向負責人傳遞辭職信,而在這種情況下,就是首相納吉。」 事實上,班迪卡的解釋無疑反映了有關其辭職的消息的最初反應;而令人驚訝和困惑的是,是什麼因素導致馬哈迪做出顯然是充滿信心的有關宣稱? 班迪卡說:「他(馬哈迪)並不是我應該向之遞交辭呈的人,如果他說我已經辭職了,那麼這僅是事實的一半(only half of the story)。」 「當他作出這樣的聲明時,這會引發我國的政治危機。」 對於那些熟悉國會下議院程序者來說,班迪卡的失望是很容易理解的;他不僅需面對來自國陣和民聯當選代表的滑稽動作,也受到威斯敏斯特議會制度的強加於的結構限制。
就在國會上一季的會議上,班迪卡不得不主持持續至午夜以後的三天會議;就如反對黨國會議員指出的,這是執政政府前所未有的策略,以強行通過幾個有爭議的法案。
當時,班迪卡曾敦促朝野雙方進行有「質量的辯論」,可無人理會他的建議。 此外,擔任議長一職已進入第七個年頭的班迪卡,也被反對黨指責經常做出有利於國陣政府的決定,可他堅持認為,他僅是遵循議會公約和會議常規的指導。
同時,在相關的新聞發展中,公正黨主席旺阿茲莎與巫統哈山阿里芬分別宣誓出任峇東埔與雲冰國會議員。 在任何情況下,馬哈迪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指稱班迪卡的辭職,但出於自己的利益而操縱有關局勢(或許為了削弱納吉已顯得疲弱的領導層?)——這顯然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