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ia Ramachandran :政黨內領袖的薪火相傳,尋找接班人可以說是一項棘手的事情,特別是當它不涉及選舉過程。
你必須了解和信任你的繼任者,並完全相信他將可以繼續履行引領組織往前邁進的責任。
在馬來西亞以巫統和國大黨的例子似乎不是這種情況。
2003年我們看到當時的首相馬哈迪移交權力給予他欽點的接班人,阿都拉巴達威。
過了沒多久,馬哈迪強烈看不順眼阿都拉巴達威的領導風格和尖刻地批評他的管理,最終導致阿都拉巴達威提早退位。
數年後的現在,我們看到似曾相識的另一個政治裂痕,這一次是國大黨的主席巴拉尼威和前任黨主席三美威魯在展開口水戰。
之前巴拉尼威也是三美威魯的新聞秘書,2010年三美威魯下台後扶植巴拉尼威掌舵國大黨,他開始漸漸遠離他的導師。
巴拉尼威也是前任《馬新社》的記者,他無法做到面面俱到。
事實上,他已經告訴三美威魯停止干涉黨內的事務,因為他不再是黨主席,他(巴拉尼威)會以他自己的方式處理。
他還表示,他已經在很短的時間內為印裔社群做更多,遠超過三美威魯在過去三十年曾經為印裔社群做過的。
國大黨青年團團長西瓦拉(C Sivarraajh)告訴《每日蟻論》,巴拉尼威的矛頭指向前任黨主席三美威魯是沒有意義。
「當時你為什麼沒有說或做什麼,為什麼現在才責怪三美威魯呢?我們年輕的一代,更應該專注未來,過去的已經過去了。
他說:「對於我們馬來西亞的印裔來說,你的計劃是什麼?為什麼你在掌舵主席的位置時沒有立即執行?我不是在捍衛三美威魯。現在責怪他已經來不及了,你作為現任主席的責任是執行和改變政黨和社群。」
西瓦拉說,青年團沒有興趣扮演三美威魯和巴拉尼威之間調停人的角色。
儘管如此,他要求三美威魯給予為什麼選擇巴拉尼威作為黨主席的解釋。
西瓦拉說:「如果你(三美威魯)知道巴拉尼威是一個軟弱和沒有說服力的領導者,你為什麼提拔他成為黨副主席,隨後成為國大黨的主席? 我們希望三美威魯可以向我們所有人解釋。」
他說國大黨的青年團願意舉辦一個辯論或論壇,讓兩位領導人自行討論解決他們之間的紛爭。
「我們可以將此論壇命名為 《三美威魯或巴拉尼威在擔任黨主席的任期內,哪任主席為印裔社群帶來更多的好處?」 他說:「國大黨的領袖需要儘快結束這一切。我們黨內的領導層需要一個重大的轉變,不僅是在高層,也涉及支部 、區部和州際層面開始。」
西瓦拉也表示自己的擔心,如果目前的紛爭持續下去, 他害怕國大黨被貼上「與印度人不相關的政黨」。
西瓦拉說:「這些都是我們所面對的事實和情況,必須馬上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責怪摧毀有69年歷史政黨的破壞者。」
該政黨目前捲入由社團註冊局指令舉行新選舉的法庭案件。
巴拉尼威曾說,三美威魯已經退休,不能再發號施令。
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長曾表示,儘管近30年來是三美威魯掌舵國大黨主席,印裔社群的生活水平「仍有所不足」
。
巴拉尼威在一份聲明中被引述說: 「這不是我的意見。這是存在的事實。在我任職國大黨主席的短短期限內為印裔社群所做的遠比三美威魯在他近30年為印裔社群做的來得多。」
請求三美威魯成為一個「紳士」,巴拉尼威補充說,他可以移交進步教育發展機構(MIED)、亞洲醫藥、科學與工藝大學(Asian Institute of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MST)給國大黨,並辭去這兩個機構的主席職位。
巴拉尼威也要求三美威魯辭去在印度和南亞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特使職位。
「自從他成為特使後,他從這些地區帶了多少生意到馬來西亞。
巴拉尼威被引述說,三美威魯不是專注於他作為特使的責任,相反的是他插手國大黨的事務以及煽動別人跟我作對。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他是指使他們攻擊我的背後操控之手。」
當然,三美威魯沒有就此閒下來。
《馬來郵報在線》引述他詢問巴拉尼威在擔任黨主席期間做了些什麼。
三美威魯說針對巴拉尼威在MIED和AIMST這兩個組織辭職的事宜, 他無權指示他要怎麼做。
直言不諱的前國大黨主席告訴巴拉尼威「閉嘴」並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如果他不這麼做,那麼巴拉尼威將會看到一個真正的政治敵人。我將會到全國各地去目睹他如何被開除。
三美威魯說:「我是把他帶到黨主席位置的人,我會告訴大家,我犯了一個錯誤。」
這兩個「巨人」現在公開叫囂,人們只能祈禱,並希望在內閣中唯一代表印裔社群的政黨可以在政治風暴中倖存,以免受壓迫的社群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吸入更深陷的泥潭。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8284#sthash.EKIRSHzL.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