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小被指出現不誠實行為

@ 2015-05-10

June Moh

:許多華人家長都會優先把自己的孩子送往華小就讀。

但當馬來西亞提供免費小學教育之際,一些華小卻未必是提供免費教育的。例如,一些家長為了讓他們的孩子能進入某所學校而被要求進行「獻捐」。

孩子們需要使用額外的作業簿並參與額外的補習班,所有這一切都需要父母們支付額外的費用。

更糟的是,這些「要求」已讓學校校長有機會為自己賺些外快。

一本紙版和電子版的小冊子,已列出在一些華小所貫徹的11個相關例子。

一些家長聲稱,為了爭取讓孩子入讀某些學校,無形中也為學校的一些官員及其他與之相關的人員有機會從中撈外快。其中一個能讓父母為他們的孩子保住學額的做法就是捐款給學校。

一名拒絕透露姓名的家長說,他必須付出一筆700令吉的「費用」,才能為他的女兒報讀到首都的一所著名華小。

但是,儘管有人聲稱,這樣的做法已變得非常「猖獗」,但尚未有任何官方投訴出現。

《Focusweek》記者試圖尋求從教育部那兒獲得回應,但至今,無論是警方還是馬來西亞反貪污委員會(MACC)都仍未對有關被指詐騙的行為提供回答。

家總目前正在密切關注這個問題。

家總是推介上述揭發華小出現貪污問題的小冊子的組織。

學校官員有機會循私謀利的例子包括:銷售作業簿的招標工作;食堂招標;電腦班學費;精明班;課後的國語和英語補習班;其他科目的補習班;學校旅行團;為學生們提供的激勵營;從出售電子詞典所獲得的分紅;為學生提供的配眼鏡配套。

有關小冊子還提供了有關校長如何去開設了一個未經審計的銀行帳戶,並將那些政府撥款和民眾的基金存入該帳戶中。

消息還指,一些校長更從批准招標工作中獲得了回扣,並從售賣練習簿、作業簿、電腦班的學費、學校旅行、精明班及額外補習班中取得「佣金」。

據家總說,校長將能全權去批准招標、售賣字典及有機會從各領域收取的費用中「刮」一點。

然而,一些教師已駁斥了這些指控。一名在一所精英華小任教的老師說,上述小冊子所列明的指控並不屬實,至少在她的學校並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甚至是在許多家長之間,對有關問題的意識還很低。接受Focusweek訪問的家長中,只有少數人看過有關小冊子或知道相關指控。

本文摘錄自首次刊登於《Focusweek》2015年4月11日刊的一篇文章。欲讀詳文,請瀏覽www.focusweek.my。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8188#sthash.WNCQrumb.dpuf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