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脖子上套個游泳圈,在一個溫水缸中運動十幾分鐘,是當下新生兒最時髦的健身運動。據了解,許多父母都認為這種寶寶的「游泳運動」能鍛鍊孩子的感官能力和肢體運動能力,紛紛在家裡「開闢」專門的場地給寶寶「學游泳」。
【科學證明寶寶游泳有7大好處】
1.刺激並促進腦神經發育,顯著提高智力水平
我們知道,大腦神經與身相身體各部位的末端神經相連,因此嬰兒在水中進行自由的大運動時,各種動作直接受神經系統支配和調節,而肌肉和各關節的活動又反過來刺激大腦皮層神經,從而促進大腦功能的快速發育,使大腦對動作反應更加敏捷。
2.建立嬰兒對新環境的安全感和信賴能力,培養自信心和適應能力
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嬰兒,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大都缺乏機智和情感表達能力,因此,對嬰兒來說智力開發最重要的就是削除其對環境改變所產生的不安全感,而嬰兒游泳再造了子宮羊水環境,使嬰兒漂浮於失重的水中,並逐步感覺在新的環境中能自由伸展肢體的安全和快樂,以達到幫助嬰兒適應不同的內外環境,樹立自信心和適應能力的目的。
3.提高嬰兒感覺細胞的敏感性和身體的協調性
嬰兒游泳時,在水溫、靜水壓、浮力和水波衝擊等多種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嬰兒全身皮膚、關節,包括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一系列良性反應,加強了對嬰兒各感觀系統的刺激,促進動覺、味覺、聽覺、觸覺、平衡覺等綜合信息的快速傳遞,從而提高反應力,促進各器官協同配合來完成各種動作。
4.提高空間想像力、推理能力和數學能力
有研究表明,音樂除能刺激聽覺的發育外,還能刺激大腦前肢的發育,從而促進大腦兩個半球間的交流,加速大腦中負責和處理空間、推理、語言、學習和記憶等高層次智力活動的區域,佳荷益智音樂正是以此為基礎,把嬰兒專家及音樂專家共同努力精選的中外古今名曲融合進一張光碟,在與嬰兒游泳同步進行,不僅能讓寶寶身心舒暢,精神愉悅,更能促進寶寶大腦兩個之間的交流,達到開發智能,提高空間邏輯思維能力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5.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減少不良睡眠習慣
嬰兒游泳時身體不停的運動與水波的衝擊等作用,讓嬰兒身心舒適,精神放鬆,嬰兒的和胰島素的水平顯著升高,因而增加了腸胃的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吸收,從而增加食慾,更全面的吸收營養,另外游泳還會消耗一定的體力,所以,游泳後寶寶睡得更好,有利於建立有規律的睡眠。
6.促進身高和體重增長
由於水的浮力作用,嬰兒在水中可輕易的做出如滑動雙臂、伸曲雙腿和擰腰等大動作,以促進血液中的營養和氧氣更快的輸送到骨骼和肌肉組織中,促進體內生長激素水平的升高,從而使嬰兒生長速度加快。
7.加速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
由於水的浮力作用,嬰兒在水中可輕易的做出如滑動雙臂、伸曲雙腿和擰腰等大動作,以促進血液中的營養和氧氣更快的輸送到骨骼和肌肉組織中,促進體內生長激素水平的升高,從而使嬰兒生長速度加快。
嬰兒在不由自主的做全身運動時,雙臂自動划水,如同擴胸運動,能加深呼吸,增大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增強心肌收縮率,起到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雖然寶寶游泳好處多多,但是寶寶太小身體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在水中無法像成人一樣順利地浮動並划動手腳。許多家長甚至醫院的護士都會使用脖圈作為寶寶游泳的輔助工具。但是,使用脖圈游泳很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嚴重問題。許多嬰幼育兒專家也紛紛表示嬰幼兒不該用脖圈學游泳。下面來看看
【專家意見:寶寶游泳不應使用脖圈】
游泳教練黃爭真:
我們不提倡用套脖圈的方式給寶寶進行游泳。當孩子被脖圈套住後,身體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了寶寶的脖子,那樣對寶寶的脊柱發育是不利的。而且用脖圈的方式游泳孩子在水中的姿勢是垂直的,這也背離了傳統意義上游泳是水平進行的方式,容易給孩子造成錯誤的理解。所以建議爸爸媽媽應當使用正確的方式給孩子進行游泳鍛鍊。
婦產科醫生章蓉婭:
脖圈游泳為何不安全?
1.小寶寶脖子很軟,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
2.脖圈是塑料材質,在臨床上有病例是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寶寶皮炎的;
3.脖圈容易壓迫寶寶的氣管;
4.最最危險的是,人的脖子上有勁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的現象,嚴重者甚至會休克!
育兒專家崔玉濤:
游泳只是一種普通運動,不比趴著更利於嬰幼兒運動功能的發育。趴著時,孩子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調節運動幅度,還可以休息、睡覺,而游泳只會強迫孩子不停地運動。用頸圈輔助游泳、潛水刺激協調能力的發育,都是噱頭。大人用手抱著、托著孩子游泳即可。
婦幼保健科主任楊勤:
「現在不少家長從嬰兒出生後幾天就讓他們戴著脖圈游泳,我是不太認同的,因為佩戴脖圈對寶寶的頸椎不好,而太小的孩子脊椎沒有發育完全,戴著脖圈游泳,對腰椎也不好。因此,寶寶要學游泳,一定要等到會坐了之後。」
【最適合寶寶的游泳方式】
對嬰兒來說,最好的游泳方式,是由大人抱著,用一側前臂托嬰兒的臀部,另一手扶住嬰兒的背部,貼緊大人身體下水。在水中,可以試試只托著寶寶的臀部,或是雙手抱住腋下,儘量讓寶寶感受玩水的快樂。
寶寶游泳三大誤區
1.游得越早越好
有人誤認為只要孩子一出生,越早下水越好。其實不然。要依據孩子的健康狀況而定。一般在24小時或48小時以後,嬰兒臍部長好時再下水比較合適,以防止臍部感染,必要時要貼上護臍貼。
2.游得越久越好
成人要控制嬰兒在水中的游泳時間和運動量,並非游得越久越好。畢竟嬰兒的活動量有限,游得時間過長,或在水中運動過多,會造成嬰兒一定程度的疲勞,嚴重的還會出現虛脫現象,一般嬰兒游泳的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比較合適。游泳的頻率大約每周1次即可。
3.在家「克隆」
有的父母認為只要買來一套嬰兒游泳的設備(便攜泳池、嬰兒泳圈等)就可以在家中「克隆」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簡單。醫療保健或專業服務機構的護理人員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需具備一定的護理技術和醫學常識。另外,游泳的室溫(約28℃)和水溫(約38℃)都有嚴格要求。特別提醒父母千萬不要在成人浴缸中讓寶寶游泳,缸壁過滑,型號過大,容易出現溺水的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