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蘭莪‧八打靈再也12日訊)前首相敦馬哈迪醫生說,他不喜歡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承諾(興建馬新彎橋)要做卻沒做。
沒從彎橋計劃獲合約
「我不想也沒有從彎橋計劃中獲得任何合約,你可以去查查看……我只是不要我們向新加坡`叩頭'(kowtow)。」
馬哈迪與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之間的「戰爭」不見平息,繼續延燒。
納吉於周四(9日)晚上接受TV3電視專訪時,被詢及馬哈迪對他不滿的原因,他直指敦馬要求他做一些事情,包括興建銜接大馬與新加坡的彎橋。
然而,他基於必須作出對人民負責而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納吉的訪談播出3天後,名為「dinturtle」的部落客從周五開始,分別在本身的部落格以及youtube先後上載多個馬哈迪接受訪問的片段。
馬哈迪反問:「難道不建彎橋,我會死嗎?」
指馬有能力自己建彎橋
他強調,大馬有權在我國的領土與水域興建彎橋,因為我國擁有一半的新柔長堤,就算新加坡不願興建,馬來西亞大可自己建彎橋。
馬哈迪透露,他曾受邀與納吉共進晚餐,並在晚餐後兩人進行「四眼會談」。
他當面詢問納吉為何不興建彎橋,對方強調新柔長堤有簽署協議,不能單方面關閉長堤,除非獲得雙邊同意。
「我要求他出示所謂的協議給我看,沒有,根本沒有這樣的協議。我們可以在自己這方進行我們的計劃,他們那一端要做什麼,他們自己可以做。」
10部落客聯訪敦馬
名為「din turtle」的部落客說,他是在出席由大馬部落格之家(BlogHouse Malaysia)主辦的活動時,有機會訪問到馬哈迪。
馬哈迪的助理蘇菲尤索夫對星洲日報說,這項活動是於周五下午4時30分,即納吉訪問播出次日,在馬哈迪辦公室內進行,大約有10名部落客出席。馬哈迪接受了他們的訪問。
納吉之前在TV3電視專訪時也說,「馬哈迪不同意落實一馬人民援助金(BR1M)、要求我興建銜接大馬與新加坡的彎橋,我已經發表看法,這些是兩人之間的交流,可以有不同的意見,最後我做的決定還是必須向人民負責。」
反對黨肯定追究
「國陣倒台很多人遭殃」
馬哈迪認為,一個馬來西亞發展公司涉及的爭議與醜聞,應交由絕對中立的委員會進行全面徹查,以查出到底涉及的款項去向?誰負責處理這些款項?以及劉特佐是何方神聖?為何他突然變得這麼重要?
「他在政府中沒擔任什麼職位,也不是公務員,突然間就有這樣的權力,有人跟我說(當然我無法證實),說他行事好像自己是政府一樣,但這是人家說的,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
他坦言,上述課題發展至今日的情況,要採取什麼行動都很難,無可避免會損失數十億令吉。
「我只是擔心,如果反對黨獲勝,他們可沒有同情心,肯定會深入挖掘此課題,相關人士將會被控上法庭,甚至可能被入罪。
「如果國陣敗北,這個國家就會見到很多人被迫付出極高的代價。
「所以我認為,只要他不在(指納吉),國陣取得勝利……這就是為何要趁現在,因為我們還有2年的時間可以恢復元氣,如果他不願意走,讓國會公共帳目委員會(PAC)以及其他人在未來2、3年繼續調查下去,而大選時他還在位,而我們敗北的話,我想大家都會面對很多麻煩。
「那些要掩蓋真相的(cover up),就要付出代價。」
「巫統早已分裂」
領袖忠誠只為金錢
馬哈迪直言,如今的巫統早已分裂,黨領袖的忠誠只為金錢。
針對有看法指巫統內部份成「挺納派」
與「挺馬派」,認為已造成該黨分裂,馬哈迪說,「巫統本來就已分裂……請相信我。
「我之前領導的巫統相當強大,你看回之前的巫統大會就知道了,當時士氣高昂……「現在的巫統只為了金錢,現在的巫統領袖忠誠是為了得到回報,職權……合約……這一切都能獲得金錢。」
有些事無法公開詢及他本身所知道的事,是否超出他在部落格的貼文內容?他坦言,確實有些事無法向大眾披露,但對於國家大事、馬來人課題,作為一個國民,當他發現對方做錯了,他就有權站出來批評。
同時,馬哈迪重申反對政府派發一馬援助金的立場。他贊同要照顧國民福利,但應該只讓貧窮以及有需要人士享有。
「我不贊同向人民免費派錢,你給500令吉給那些每月賺4千令吉的人幹什麼?
他舉例,在怡保有1萬7千名華裔拒絕一馬援助金政策,顯示這並不是政府應推行的措施。
他強調,政府不應派錢給人民,所謂「予人魚,不如授人漁」,應製造更多就業機會,給予國民教育與培訓,協助他們自力更生。
他反問:「難道政府要收了錢、拿稅金去派一馬援助金?」
即使不供出主使人「不應弔死西魯」
馬哈迪認為,就算在蒙古女郎命案中被判死刑的第二被告西魯阿茲哈不願供出到底是受何人指使,至少不應弔死他。
「如果他真的殺人,理應被弔死,作為一名警員不會隨意殺人,除非有人要殺害他或他奉命行事,不然大家都會很怕警察,害怕他們會開槍。
「被判死刑者都有權向國家元首或蘇丹尋求寬赦,而作為首相可針對此給予元首勸告。」
「我在擔任首相時也曾給予元首勸告是否要執行死刑,當年在處理悍匪`莫達清'(botak chin)的寬赦請求時,我說`弔死',但我決定放過很多人,要作出這樣的決定並不容易。」
應出手救西魯
馬哈迪表示,本身已多年沒再談及此課題,但這兩人被判死刑(指西魯以及第一被告阿茲拉哈里),應該協助拯救他們。
他反問:「西魯曾擔任我的保鑣,難道我不能幫他嗎?他即將要被弔死……」
他強調,外界指他政治化此課題,甚至指責他與反對黨站在同一陣線,但他指這無關政治,而是涉及一條人命。
西魯母親恐懼不敢發聲他說,因此當西魯母親比雅莎末尋求與他會面時,他沒理由不見她。
他形容,和比雅莎末見面時,對方不發一言,全身僵硬,感覺很害怕,似乎生活在恐懼中,害怕的不敢發聲,至於怕些什麼,就不得而知。
為何美景大橋不能建?
2006年4月,時任外交部巡迴大使丹斯里阿末弗茲列舉政府在決定是否繼續興建美景大橋時考慮的4大因素,而他們的最終決定是終止美景大橋計劃。
因素1:大馬必須遵守國際法
阿末弗茲說,根據專家的勸告,大馬建造美景大橋前必須先諮詢和得到新加坡公共設備局同意,因為1961及1962年水供協議中的條文已明確闡述,作為國際社區成員,大馬必須遵守國際法。
「若大馬決定單方面興建呈彎形的美景大橋,最後銜接到新加坡,但沒有人可以保證新加坡會同意在境內興建大橋,這可能導致大馬建好橋後依然懸掛在半空,必須等待新國同意銜接。」
因素2:馬新協商工作仍未完成
我國政府批准「廣泛政治諒解」(BPU)和持續進行未完成的協商工作,以便達致最後的協議。
阿末弗茲說,廣泛政治諒解是大馬代表團向新加坡政府提出的概念,或可作出最低程度的妥協考量,確保留給下一代的是一座完整的直橋。
因素3:馬來亞鐵道公司可能失去土地
總檢察署指出,若大馬單方面拆除長堤,新加坡可以停止讓馬來亞鐵道公司使用屬於新加坡部份的長堤,直接影響前往新加坡的火車服務。
若這種情況維持6個月之久,新加坡可以援引新加坡鐵道轉移法令(第320章)使「新加坡鐵道土地」(意即馬來亞鐵道公司在新加坡的土地)轉回給新加坡。
因素4:終止美景大橋計劃
阿末弗茲透露,這是政府考慮的因素之一,也是政府最終的決定,因為這能避免馬新捲入無止境的政治紛爭與法律爭議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