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發現,在這個世界,誰布施的越多,誰的財富就越廣大!
誰捐獻了自己的財富,便得到了全世界回饋的財富:比爾·蓋茨捐獻了90%的財富,巴菲特捐獻了92%的財富,李嘉誠捐獻了70%的財富。。。
這些數據,正說明了「布施得財富」的真實因果。世界頂級的首富比爾·蓋茨、巴菲特、李嘉誠、洛克菲勒、卡耐基等等,他們的現身說法,難道還不足以觸動您的心嗎?
李嘉誠身體力行所展現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價值觀,不僅為香港和內地的捐贈文化樹立了卓越榜樣,而且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弘揚和融入世界,都有深遠的意義。
下面有一些李先生回答記者採訪的語錄,體現了他平和至善、慈悲智慧的心態。
「衣服和鞋子是什麼牌子,我都不怎麼講究。一套西裝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雙有五雙是舊的。皮鞋壞了,扔掉太可惜,補好了照樣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錶,也是普通的,已經用了好多年。」
「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廣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裡都有。你千萬別傷害別人的尊嚴,尊嚴是非常脆弱的,經不起任何的傷害。」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大企業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員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憑他們對整個家庭的巨大貢獻,他們也實在應該取其所得,只有反過來說,是員工養活了整個公司,公司應該多謝他們都對。」
「我覺得,顧及對方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把目光僅僅局限在自己的利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自己捨得讓利,讓對方得利,最終還是會給自己帶來較大的利益。占小便宜的不會有朋友,這是我小的時候我母親就告訴給我的道理,經商也是這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是我的錢,一塊錢掉在地上我都會去撿。不是我的,一千萬塊錢送到我家門口我都不會要。我賺的錢每一毛錢都可以公開,就是說,不是不明白賺來的錢。」
李嘉誠的母親莊碧琴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她的教導下,李嘉誠從小「崇佛尚儒,善心無量」。佛教教義告誡世人,善惡必有報應,有因則有果,奉勸世人,崇善積德,多做善舉。母親就是以教義視為做人的準則,作為教育子女的宗旨。
作為母親,她非常疼愛小嘉誠,但並不一味地寵溺、偏愛他,而常常傳授以佛教的教義,教育孩子要以慈悲為懷、誠實待人。每到晚上,母親莊碧琴都會教他讀書寫字,還經常給他講述許多前朝文人墨客和民族英雄的故事,包括一心向佛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因此,李嘉誠無論做人還是經商都堅持「誠信、利人、良知」,多行善舉。
他的夫人莊月明也虔誠信佛,臨終遺囑,後事按佛制辦理,李先生及家人一一遵囑,助其往生,並葬於香港佛教徒墳地。多年來李嘉誠以身故妻子的名義捐出諸多慈善和公益的巨額款項,另外李嘉誠很多捐贈的建築物也都以身故妻子而命名;例如莊月明中學、佛教李莊月明護養院、香港大學的莊月明中心、莊月明科學樓、莊月明化學樓等等,包括李嘉誠基金會捐出巨款的李莊月明佛學研究基金,諸如此類的例子舉不勝舉!正如李嘉誠所說,這些也是自己身故妻子的願望。
李嘉誠在支持國家經濟建設,以及社會慈善公益和科學教育等方面,所付出的心血和資金已超過我們所能夠記住的內容,無論是四川賑災的億萬加億萬,還是北京奧運會的美妙水立方及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無不體現出李嘉誠的獨特品格;熱愛祖國而感恩圖報,尊妻重情而慈善心懷!
「超人」李嘉誠在教育子女方面是很成功的,他的兩個兒子在商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小超人」的美譽。在談到對子女的教育時,他說,教導子女需要常用佛學啟發他們做人的智慧;即使現在他們長大了,也應該是三分之二教他們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教如何做生意,因為真正重要的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李嘉誠說,在他小的時候,母親就教育他要學會給予,學會誠實守信,對朋友講信義。因此他嚴格要求兒子艱苦樸素、不講排場,要他們注意樹立自己事業上的信譽,恪守承諾,而且他要兒子為別人著想、不貪圖小利、勤勞肯干、務實奉獻。
李先生佛化家庭,在港台地區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們深信三世因果,深信布施和富貴的內在必然聯繫,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和舉止是佛菩薩的特色。事實也證明,唯有如此,才能得天時、地利、人和;唯有如此,事業才能興旺,社會才會祥和。
李先生的座右銘是:「人生在世,能夠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時候,對社會有所貢獻,同時為無助的人尋求及建立較好的生活,我會感到很有意義,並視此為終生不渝的職志。」他常常很坦然地告訴人們:我是學佛的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對於李嘉誠,財富是一顆「善」的種子。李嘉誠先生,是佛教徒實踐菩薩行、大布施、大成功的典範,是佛門弟子學習的榜樣。
李嘉誠先生少年經歷憂患,12歲便輟學到社會謀生,深深體會健康和知識的重要;同時認為對無助的人給予幫助是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情;教育及醫療兩者更是國家富強之本。他也認識到個人力量到底有限,唯有事業成功,才能對社會和國家做更大的貢獻。
所以,早年隨著事業進展、行有餘力的時候,李先生便熱心公益,支持內地及本港的教育醫療事業,於1980年成立了李嘉誠基金會,藉以對教育、醫療、文化、公益事業做更有系統的資助。
歷年來,捐款累積逾港幣50億元,其中約70%通過李嘉誠基金會統籌資助,其餘30%則在李先生推動下由旗下企業集團捐出。2006年,他向世界宣布將捐出自己資產的70%——大約350億元股權!
李嘉誠先生是香港首富,也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富豪之一。他掌控著香港的經濟命脈;經營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壟斷著面向中國內地的輸電線;享有著來自頂級地產商和零售商的美譽;以及擁有著最大的移動手機運營商的頭銜……他大概是香港市場諸巨人中少有的出身貧寒者,少有的長青樹,在市場和管理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面都成功過的佼佼者。
事業輝煌的李嘉誠夫婦,是眾所周知的大慈善家和學佛居士。他曾捐資三千多萬港幣建立「李嘉誠護理安老院」,該院規模宏大,設備齊全,佔地約一千五百平方米,可收容幾百名老人在此接受護理和安養。在該院建設過程中,李先生特委派李嘉誠基金會的高級職員、計劃經理、辦公室經理、高級秘書等專職籌劃,使該院在短時間內建成啟用,許多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李先生在香港和內地也廣種福田,常常捐助上億元的巨資,用來造佛像、修寺廟、造橋鋪路、興辦教育、支援醫療、贊助科研、弘揚文化、賑濟災民等等慈善布施。號稱世界第一的香港大嶼山大佛,李先生是一大功德主。
他的夫人也虔誠信佛,臨終遺囑,後事按佛制辦理,李先生及家人一一遵囑,助其往生。
請記住李嘉誠先生的座右銘:「人生在世,能夠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時候,對社會有所貢獻,同時為無助的人尋求及建立較好的生活,我會感到很有意義,並視此為終生不渝的職志。」
李嘉誠所關心的,並不是自己能掙多少錢,而是關心他手下的員工每一個家庭能生活得好。
李先生的富豪佛教家庭,在港台地區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們深信三世因果,深信布施和富貴的內在必然聯繫,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和舉止是佛菩薩的特色。
事實也證明,唯有如此,才能得天時、地利、人和;唯有如此,事業才能興旺,社會才會祥和。
~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