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重量級鄰國,突然不打算鬧了!
(一)
四個月前,斗得你死我活,各種破口大罵,感覺真是不共戴天。
四個月後,似乎180度轉向,小風輕輕吹,這兩個鄰國悄悄採取了行動!
哪兩個鄰國?
一個是我們的鄰國日本,一個是我們的鄰國韓國。
國際政治就這樣玩成了過家家,有意思吧。
要知道,四個月前,日本一出手,確實是全世界震動。
日本毫不客氣,對韓國進行了經濟絞殺,宣布:從7月4日起,限制向韓國出口氟聚醯亞胺和光阻層材料。
這些都是智慧型手機、晶片等產業中的重要原材料。別忘了,韓國三星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製造商。
日本勝券在握,因為在這些材料上,日本占有絕對支配性的份額。果然,制裁生效後,韓國半導體業遭受重創。
韓國很憤怒。
日本你怎麼說翻臉就翻臉,那韓國也翻臉:第一時間召見日本駐韓大使,提出強烈抗議;向WTO告狀,要求WTO趕快仲裁;韓國民間,還掀起了抵制日貨的運動。
但這些,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最後,韓國人發飆了,你不仁休怪我不義,那《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我們也不要了。
2016年11月23日,在當時歐巴馬政府斡旋下,韓日簽署情報協定。根據該協定,雙方可共享重要軍事情報。在這方面,日本確實有求於韓國,畢竟關於半島北方的情報,尤其是一些發射飛彈的參數,更近距離的韓國掌握得更清楚。
這個協定很敏感,所以,有效期只有一年,若有一方不願續簽,需提前90天向另一方通報,否則期滿自動延長。
韓國拿出了架勢,日本也有點著急。於是雙方開始談判,一輪又一輪,基本都談崩。韓國態度很強硬,日本如果不改變態度,協定必然會終止。
這是韓國最大的反制措施,豈會輕易讓步?!
現在,11月23日已經過了,協定終止了嗎?
沒有!
韓國人的立場,突然180度轉彎了。
反正,按照韓日最新的協議,情報合作還是要繼續,韓國暫時也不向WTO告狀了。
(二)
韓國人的個性,大家也都清楚。
對於一開始日本的制裁,韓國確實感到很屈辱。
要知道,日本的理由,是韓國進行了違反國際法的判決。
此前,韓國最高法院在「二戰勞工」上裁定,日本新日鐵住金公司(現為新日本制鐵公司)在二戰期間,把4名韓國原告強擄至日本做苦力,應當向他們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58萬元人民幣)。
此後,又有兩家日本公司遭到類似訴訟。日本相關公司的一些股份被韓國扣押。
日本勃然大怒。按照日本方面的說法,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已解決相關問題,韓國現在完全是亂來;但韓國方面則認為,司法不受政府管轄,政府無能為力。
考慮到韓國對日的民族情緒,文在寅政府膽子再大,也不敢輕易妥協。朴槿惠簽訂慰安婦協議,就是前車之鑑。
於是,雙方僵持不下,各種鬥法。
今年夏天G20峰會,作為東道主的日本安倍,與所有領導人都會談了,唯一被撇在一邊的,就是韓國的文在寅。
兩人之間唯一的見面,就是G20開幕時,安倍迎接各方嘉賓,雙方尷尬地握了8秒鐘手;然後,就再沒有互動,更沒有坐下來談。
有韓國媒體感慨:尷尬的8秒鐘握手,就是日本和韓國這一次的全部了。
韓國其實想談的。在去日本之前,韓國方面還表示,文在寅對會談持開放態度,但談不談,取決於安倍。
安倍的態度很堅決:不談!
終於,到了這個月的泰國APEC,這兩位老冤家坐到了一起,難得地聊了10分鐘。
鬥爭才終於有所緩和。所以,才有了韓國率先拿出姿態:情報合作還可以繼續,也暫不向WTO告狀。
日本,韓國人就等你了。
當然,韓國人也有抱怨。
按照韓國的說法,韓日雙方應該在22日晚上6時,同時對外宣布相關磋商結果,但事實是,韓國人6點鐘宣布了,但日本政府要晚了七八分鐘,但日本媒體,卻提前一個小時就披露了內容。
韓國人很被動。日本你怎麼能這樣干,「太讓人遺憾」。
(三)
國際政治,高潮迭起吧。而且,這兩個主角,還都是我們的重量級鄰國。
怎麼看?
老規矩,三點粗淺看法吧:
第一,這個世道,一個個真學壞了。
日本也是有樣學樣,現在一言不合就制裁。當然,柿子總是撿軟的捏,瞄準韓國軟肋再下手。又是在手機半導體領域,這一次受影響最大的是韓國三星。也難怪韓國很悲憤,你們都是說一套做一套,大阪峰會剛剛呼籲市場開放;峰會一結束,你就真動手啊。
第二,歷史問題,仍是東亞最敏感的神經。
最近幾年,日韓關係持續惡化,癥結還是歷史問題。日本認為所有問題都已解決,韓國認為這帳還沒算完。強烈的民族性格,屈辱的殖民歷史,讓韓國依然耿耿於懷。日本總是不真誠認罪的態度,隔一段時間就會引發一輪風波。看吧,即使這件事解決了,估計還會有新的事端冒出來。
第三,衝動和憤怒解決不了問題,還是要理性。
要知道,當年中國和日本交惡,安倍2014年去北京開APEC峰會,中日領導人還是會晤的;但今年G20日本當東道主,安倍和文在寅,居然可以只上演「八秒鐘」。
嗯,日本不是中國,韓國也不是日本。
據說,最終日韓各退半步,與其他國家的勸解也有關係。當然,韓國率先讓步,道理也很簡單,畢竟相比日本,韓國處於守勢,必須務實解決問題。
更重要的,情報合作關乎美國利益。你們經濟上怎麼干架我不管,但不能弄到軍事上來。
按照接下來的規劃,下個月將在中國舉行中日韓峰會,日本和韓國也正為峰會進行準備。
有意思吧。國際政治就被這兩個老冤家玩成了過家家。
過家家歸過家家,理性地看,日韓各退一步,符合東亞的整體利益。
畢竟,日韓鬧崩,感覺對美國來說,多少也不算壞事,小兄弟就更要看老大臉色了。但對東亞對中國來說,真不是一個好消息,畢竟這是經濟上最重要的兩個鄰居,這不可避免對整個地區相關產業帶來衝擊。
更重要的之前也說過,未來的國際競爭,不僅僅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更是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歐洲有歐盟,北美有美加墨,東亞呢?東協畢竟體量太小,中日韓完全可以攜手合作,必須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但日韓翻臉,無疑給談判又增添了麻煩。
從未來看,中國的崛起,首先是中華文化圈的整合。作為該文化圈中的重要國家,中日應該成為朋友,最好也成為朋友,中韓、日韓都是如此。這是一個艱難的任務,但高超的大國外交,就是將強敵化為朋友!
實現這一點,對中日韓整體國家利益,應該是超越100個諾貝爾和平獎。
但在2019年,攤上這樣的鄰居,鬧出這樣的內訌,我們估計也只能是搖頭苦笑了。
好在最後一個月,按照外媒的披露,中日韓峰會有可能會在成都召開,中國領導人估計也會好好勸一勸。嗯,大家一起去看看熊貓,說不準就破涕為笑了。熊貓啊熊貓,就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