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寶貴的二十幾歲,怎麼過才不後悔?

@ 2019-10-06
"

9月28日,我在許多朋友的祝福聲中,更加清晰地告訴自己,我正式進入25歲行列。

難以想像,5年前的今天,我還是個稚嫩懵懂的大學生,懷揣著夢想,對未來充滿喜愛,畢業仿佛在昨天。25歲的今天,除了祝自己生日快樂,也明白了自己的夢想是何含義,更懂得了現實是什麼。

25歲,關於健康,身體機能有所下降,開始注意規律作息和健康飲食。

大學之後,放飛自我,12點之後睡覺是每天的作息,最瘋狂的時候,帶旅遊團連續3個月連軸轉,經常趕在各個景區交通和酒店的路上,最長達36個小時都沒有合過眼,努力工作,從來都是把身體健康考慮在最後,身體跟鐵打的一樣。

前段時間,準備新店開業,工期將近卻很多項目沒有完成,連續3天加班到凌晨2點,第二天8點正常上班,第3天我身體就開始抗爭,尤其是精神狀態方面,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力不從心,黑眼圈重,發現前段時間的細紋又變重了。

上周,爬了一座山,山上溫差比較大,我的膝蓋莫名開始痛,回到家還是不緩解,之後,每到陰雨天氣,我的膝蓋開始定期疼痛,醫生說,我膝蓋磨損,寒氣入侵才導致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老寒腿,也特意囑咐我以後一定要有保護措施下登山。

昨天,我發現不知什麼時候有了這麼深的頸紋……

我難以想像細紋和老寒腿這麼快就找上了我,猝不及防,我開始觀察自己的變化,是這半年我一直持續做的事,身體狀態是最能直觀反映出最近你是否有健康作息與飲食習慣,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狀態,我開始規律作息和健康飲食。

25歲,關於學習,曾經不屑地看的那些書,現在找機會彌補,就算付費,也毫不猶豫去學習。

朋友雲朵一直堅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才是獲取知識最好的渠道,每到一個地方瘋狂拍照打卡,在朋友圈開始炫耀,迎來一片誇讚和羨慕,她說,我以為我已經很有見識了;經常看到同事給我安利各種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類似方法論或者讀懂人生這種我認為是毒雞湯的書,總是打心底里就嫌棄,我以為這些都是無用功。

一天吃飯閒聊,說起某個地方的風土人情,當地趣聞的時候,同事特意問了一下剛去的雲南的雲朵,有什麼收穫,雲朵竟然啞口無言,很尷尬的說了一句:「就那樣唄」,匆匆轉移話題。

最近公司內聘,雲朵以為肯定沒有問題,一番簡單準備就是去面試,結果卻大相逕庭,比雲朵晚進公司的同事錄取,為此還特意找我抱怨,我說,你可以以學習的態度諮詢下人事,你落選的原因,這樣以後也知道哪方面需要改進,詢問人事後,原因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方式的混亂。雲朵又一次因為自以為是吃了虧。

面對同齡人都開始跑得比自己快,危機感讓她開始有意識地學習,為了更有效地學習,甚至在網上尋找優質的付費課程。

25歲,年齡已經不是你的優勢,工作能力才是。

25歲,關於親情,一直享受著離開父母遠行的快感,現在,總是渴望回到他們身邊。

來自東北的朋友小雨,讀書期間,十分厭煩父母念叨,玩會遊戲,會一臉責備地告訴你要努力學習;出去和朋友玩耍,總是會不停催促你定時定點回家;一件事沒有做好,會換來反覆批評或者責罵;就這樣,為了擺脫束縛,大學報考學校毫不猶豫選擇了南方,大學期間,只有每個月沒有生活費的時候,才會想起父母,為了讓父母少管自己,從來不去真誠的跟他們談心。

畢業直接在南方工作,沒有了寒暑假與父母見面機會更少,去年回家過年,一年未見,意外地發現父親頭上的白髮數量超過了黑髮的數量,母親在做飯的時候,第一次看著她在做飯間隙攙扶著牆休息的那個佝僂的背影,突然一股悔意湧上心頭。

白岩松曾說:每一次離別都是一次小型的死亡。小雨說,細數也有8年離開家的時間,這8年算起來陪伴父母的時間不到80天,錯過了父母太多生活的瞬間,都沒好好陪他們走過年輕,就這樣匆忙中老去。開始害怕歲月流逝過快,快得來不及好好孝敬他們,今年只要一有時間,我就回家,陪他們遛狗散步聊家常。

看著他們逐漸多起來的笑容,自己也慢慢地從被依賴的孩子身份逐漸轉變成為他們遮風擋雨有擔當的成年人。

25歲,關於友情,開始有意識地減少無效的刻意社交

在成長的路上,給我啟發最大的是大學室友以晴,從小,父母一直告訴我們:「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無論是任何領域,只要願意與我有接觸,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願意成為他(她)的朋友,各種邀約,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去參加,初入職場我也相信,人脈當然是越廣越好。為了經營這些朋友關係,我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

每次出去邀約以晴總會告誡我說,你更需要的是關注自己,他們不見得會在需要的時候幫助你,是的,即使如此我並沒有覺得我的人脈有多廣,知心朋友依然沒有,因為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依然是以前的那幾位老友伸出援手。

真正的朋友不在於多,真心就好。懂得如何區分無效的社交,而是更關注自己的需求,用更多的時間去經營自己。

25歲,關於愛情,不再任性談戀愛,無條件地索取,開始有規劃,以結婚為目的為維繫感情做出努力。

感情面前,我永遠是被動的,自信自己的年輕貌美,值得這樣被對待,絲毫不擔心男朋友的忠誠度,最近出差將近20天,工作性質這種程度的出差很頻繁,但這次不一樣,就在第6天,我內心莫名有一絲絲擔憂,並且會夢見關於男友出軌,沒錯,就算以往夢見出軌,我依然是完勝,這次卻意外不是。我開始焦躁不安,戀愛3年來,第一次意識到主動的重要性,保持每天2次電話交流,主動聊每天的瑣事,一直懶得去了解他的工作,幾天頻繁的談心,意外發現他的工作確實對感情來說是高危型的,年輕的公司年輕的團隊,女生占比大。

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擔心這類問題,沒錯,我有點焦慮了,開始審視自己是否還年輕貌美,是否還能足夠優秀。

開始注重保養,注重對他的付出,並注重對自己的提升,生怕因為不夠優秀而被拋棄。

二十幾歲的年齡,有焦慮,即使有二十多年的成長經歷讓我們認清了身體健康是何等的重要,學習的意義,親情需要牽掛,友情的珍貴以及愛情需要經營,卻依然誠惶誠恐,因為這個年齡段依然一無所有。但是,要堅信的是還有時間,這些認知會幫助我們找到更喜歡的自己,得到更想要的生活。

Meg Jay在TED演講曾說,你的20多歲是極簡單卻極具變化的時期之一。你20多歲的時光決定了你的事業、愛情、幸福甚至整個世界。

所以,25歲,不懼怕,未來可期。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