湞陽峽舉辦新國風音樂會,唱響唐詩《湞陽峽》

@ 2019-10-05
"

千年水陸古驛道,穿越漢唐湞陽峽。10月3日-4日,青年歌手申霏霏唱響唐詩名作《湞陽峽》,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新國風音樂會」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為數萬名來湞陽峽景區的珠三角遊客及清遠市民獻上一場「新國風」視聽盛宴。從主辦方獲悉,本次音樂會對全體遊客免費開放。

本次「新國風」音樂會將舞台搬到自然山水中來,以青山碧水、歷史人文景觀為背景,以簡約和原生態的方式呈現國潮風範。表演形式也很特別,主舞台位於湞陽坊旅遊小鎮內的承志堂戲曲舞台,副舞台分別為醴泉古街和北江遊船、均為流動式演出。音樂會還演唱了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漢樂府《長相知》、《紅樓夢》名段《枉凝眉》、京劇《霸王別姬》等名曲,遊客大呼過癮。

在醴泉古街,歌手申霏霏身著古典漢服、手持國旗,以一首聲情並茂的《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為國慶獻禮,引來古街遊客圍觀,並不約而同的揮舞著手中的國旗跟著演唱起來,氛圍濃厚熱烈。

北江湞陽峽河段長約10公里,江水清澈、山勢陡峭,青山倒映的秀麗景色,行船於如畫煙雨北江中,江峽沿岸還有九道灣、八丈石、盲仔石、犀牛石、將軍石等景觀,自古以來就是嶺南通往中原的重要水陸驛道。歷代文人墨客和遊人為它呤詩作賦,寫下了近百篇讚美的詩篇。申霏霏與遊客們一道乘坐北江遊船上,置身山水間,在《湞陽峽》摩崖石刻前,以國風形式首次演唱了唐代宰相張九齡所作名詩《湞陽峽》:「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當晝陰。」引來整船遊客的陣陣驚嘆、大開眼界,原來我們的唐詩還可以這麼美妙的被演唱出來。

湞陽峽風景區總經理趙長雲反映,近年來國潮風逐漸回歸,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這是中國文化自信的表現;特別是把傳統文化經過創新打磨,賦予新的內涵和衍生,並用國潮手法加以包裝,必將加倍釋放出文化經典的魅力。湞陽峽風景區將憑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美的北江生態畫廊、特別是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詞巨作,不斷創新國潮文旅產品與活動,將湞陽峽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網紅國潮景區,讓廣大遊客能以國潮的方式體驗一次沉浸式穿越千年水陸古驛道之旅。

記者 蔡華鋒

攝影 吳偉洪

【作者】 蔡華鋒;吳偉洪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