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作為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盼就是健康快樂地成長了,帶著這份美好的期望,我們都十分關注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隨著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定期體檢也越來越重視。體檢中有這麼一項,不知有沒有爸爸媽媽注意過,叫微量元素檢查。這項是很多父母都有困惑的地方。以前我們好像沒有聽說這一項檢查呢,這是幹嘛用的呢?
前幾天,朋友小可就跑來問我這個事情,她說:「孩子一歲時左右就開始做微量元素檢查,到現在三歲了,還在進行微量元素檢查。之前檢查說缺鋅,這次又有點缺鈣,醫生開了一推補品,孩子回去也非常注意飲食方面調整,然後看孩子的生長發育其實和同齡孩子差不多,那為什麼檢查結果卻顯示孩子有元素缺乏呢?」她一臉困惑看著我。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小可這樣的疑問吧,其實,小可有這樣的問題也是很正常的。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微量元素檢查是什麼?直白說,就是通過儀器檢查鋅、鈣、鎂、鐵、銅、鉛的含量多少,是否符合這個年齡段的正常範圍值。那檢查結果又受哪些方面的影響呢?
首先常規來講,現在臨床醫學上廣泛應用的方法叫生化法、電化學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光譜法這幾種,但是生化法和電化學分析法結果準確性比較偏弱一些,所以檢查的結果並一定就說明孩子在這一方面真的嚴重缺乏,僅僅只是作為一個參考依據,家長們不要過於緊張。
其次,檢查方式有血液的採集和毛髮檢測,現在主流的都是血液了。一些機構宣稱只用在指甲上來回蹭幾下或只需夾住手腕就可檢測,這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抽血檢查一般也建議是空腹進行,這樣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才不會影響到檢測,但是孩子一般都不會像大人一樣能一晚上不吃東西第二天早上還堅持幾個小時,大部分情況都是吃了早餐抽血的。所以本身這項檢查其實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的,家長要理性看待結果,如果檢查孩子略有缺乏,但是各方面並沒有表現出問題,那麼家長也不用太在意了。
那如果寶寶真的缺乏微量元素,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嗎?該怎麼補充?我們來看一看:
一. 微量元素的檢查對於寶寶而言,就是為了檢測孩子的營養成分是否足夠,該如何去寶寶的喂養。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疾病引起的營養不良,元素失衡,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家長不用過於擔心,只要今後的膳食中稍加註意即可。
二. 微量元素的檢查,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醫生說寶寶缺鈣,缺鋅,缺鐵。其他幾項出生健康的寶寶,一般檢查出現問題的機率很低,比較缺乏的其實主要也就是這幾項了。
1. 鈣是兒童營養中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之一。
因為嬰幼兒時期發展速度非常快,如果寶寶吃的本身比較少,攝食鈣過低又日曬比較少,那麼就會引發生長發育遲緩、牙齒髮育比較緩慢這些情況。如何從飲食上去做調整呢?首選建議多吃富含微量元素鈣的食物:像牛奶、雞蛋、豆製品類,因為太小的寶寶也吸收不了太過的食物,等一歲以後可以添加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等,一般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只要飲食均衡,缺鈣現象都會有所緩解。
2. 缺鐵。主要是表現在兩個方面:貧血和注意力不集中。
你會發現缺鐵的寶寶普遍比較安靜,不怎麼鬧騰,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而且容易疲憊。缺鐵的孩子,鉛中毒發生的機率也比正常的高3-4倍。這一類寶寶平時注意多吃動物性食物,如肝臟、血和瘦肉;豆類、綠葉蔬菜、禽蛋類。最好剁成肉泥,這樣提高寶寶的吸收效果。
3. 缺鋅典型的特徵就是厭食不喜歡吃飯,生長發育緩慢。
早期表現就是胃口不好,吃的較少。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類型的孩子生長發育都比較遲緩,個子不高,體重不長;而且抵抗力差,容易反覆感冒或腹瀉。平時飲食可多吃些生蚝、扇貝、羊肉、豬肝、牛肝等等這些食物;情況嚴重的建議適當補充鋅劑,這樣會更全面一些。市面上主要的就是葡萄糖酸鋅、醋酸鋅、胺基酸鋅、乳酸鋅等。
建議家長們客觀看待,不要過於焦慮。根據每一個孩子實際情況去調整。孩子在三歲前其實檢查有很多,我們家的孩子從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一直到三歲經歷過的體檢的大大小小數不清,很多孩子其實也並沒有經歷過這麼多的體檢。
1.出生時候的產檢。出生的時候醫生一般會檢查全身的皮膚,心率,反應能力,肌張力,呼吸狀況,這一次的檢查是越早做越好,因為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解決。一般專業的婦產科醫院在出生後的兩小時內都會做。
2.滿月體檢。這個時候經過一個月的生長,醫生會檢查寶寶的身高體重,頭部,耳部,胸部,四肢,心肺等等,看看這一個月寶寶有對外界環境適應的如何,營養是否充足,喂養是否得當。
3.滿月之後就是每隔3個月過來進行一次的常規體檢了。身高,體重,頭圍,視力,聽力,動作發育,牙齒等等。一歲以後便是半年一次了,像微量元素的檢查驗血即可。
綜上所述,寶寶的體檢其實和大人每年的體檢都有相同之處,都是為了檢測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按時參加體檢即可,對有的項目不用太過於較真。體檢在某種意義上是屬於保健預防範疇的。
只是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加上很多檢查都過於商業化,往往使很多父母也變得焦慮起來,所以正確看待檢查的意義就顯得十分重要。記得一名遠房的舅媽,她曾經就和我說過,體檢這個東西我每次都很冷靜,醫生要我檢查什麼項目我都會去檢查,但是我不會一看到結果不正常就嚇得要死,然後回去拚命給孩子補這種營養品,那種維生素。我會綜合考慮醫生的建議,看看檢查結果是不是客觀的,有沒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干擾再做出判斷,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就是太急了。
是啊,孩子的成長需要等待,只要你有好心態,你的孩子就會笑到最後。這句話同樣適用這方面,無論是對孩子的教育,還是微量元素的檢查,還是各項體檢,對我們都應學會淡定,理性分析,靜待花開!
希望這篇文章讓撥開您的焦慮,各位爸爸媽媽有什麼疑問,歡迎在下方和我們留言互動談論哦!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話梅留言,話梅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的媽媽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話梅媽媽,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