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旅途竟成了重生之旅!
「去國外跳傘,你敢嗎?」
面對這個年輕人都有些發慌的挑戰,70高齡的顧全平卻哈哈一笑:「有啥不敢的!」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凱恩斯機場,8000米高空。
顧全平和老伴兒呂愛平從機艙裡一躍而出,用最時髦的方式來慶祝兩人的50周年「金婚」紀念。
「好開心呀——」
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老兩口一上天就像變成了孩子,覺得又新奇又好玩:
「飛得好高呀——飛呀~」
「美滴很啊——」
顧全平的臉上已經被氣流吹得變形,卻還調皮地對著鏡頭伸手比了一個「耶!」
南半球的海洋,道路,房子在空中一覽無遺,他樂得手舞足蹈。
兒子顧頤跟在他的身後,幾乎要忘記眼前的老父親是個胃部重症晚期時日無多的病人。
顧頤怎麼也想不到,一場原本計劃中父親「最後的旅途」,
竟然會成為二老重煥生機的「重生之旅」。
五年前,當70多歲的父親查出胃部重症晚期的時候,攝影師顧頤覺得天都塌了。
為了給家人一個好的生活條件,出身貧寒的顧頤一心撲在事業上,
對父母一直疏於照顧,直到2004年,才有條件把二老接到身邊奉養。
不想十年後,天降噩耗。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他沒想到這麼快就應驗在自己身上。
他請來重慶最好的專家給父親做了手術,但依然沒有扭轉惡劣的病情。
做完手術,顧全平的胃少了六分之五,整個人從65公斤瘦到40公斤,
整天病懨懨的,除了吃飯就是睡覺,簡直就是在「捱命」。
到第四次治療,顧全平已經只剩下一口氣,自己走路都會摔倒。
醫生說,即便繼續治療,他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心灰意冷的顧全平甚至寫好了信,聯繫了紅十字會捐贈身軀,
對這個世界好像已經失去了任何興趣。
另一邊身體欠佳的母親也因為照顧父親,不小心受傷,用拐杖才能勉強行走。
顧頤有點想不通:「父母怎麼這麼快就變老了呢?」
他想起上學時候一次晚自習,父親從家裡趕了十幾里山路,
送來一個鋁製的飯盒,淡淡說了一句:「今天家裡有雞吃了。」
他打開蓋子,裡面是齊齊整整一對雞翅和一對雞腿。
然後父親轉身離去消失在夜幕裡,那蹣跚的背影他至今不能忘懷。
顧頤突然發現,這些年雖然事業小成,但真正陪伴父母的時間卻這樣少。
年輕時他們為家庭付出太多,辛苦了一輩子,
卻從沒好好享受過人生,也沒有好好看過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精彩的地方,還有很多他們沒有經歷的事情。
「要不帶二老出國旅遊一趟吧!」
可父親的身體狀況不太樂觀,顧頤的想法剛冒個頭,就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
「他那個身體,哪裡經得起折騰!」
「隨時可能感染,產生問題!」
「萬一出點意外誰負責?」
面對親人的質疑,顧頤做好了萬全準備:
從護照到簽證到機票全搞定,旅遊途中,醫院在什麼位置、規模怎麼樣、電話是多少……他都記錄下來了。
如果這就是父親的「最後一程」,他更要讓這段時光變得有意義。
他提前租好了房車,既當司機又當導遊,方便全程跟拍。
澳大利亞落地的第二天,半輩子沒見過大海的顧全平就直奔海邊。
「我從來沒看過這樣的海,近看是黑色,往前看是黃色,再往前看是紅色,哎呀,那個浪花捲過來呀,就像山頭一樣……」
沒出過遠門的顧全平和眼前的壯闊波瀾一樣,胸中第一次湧起塊壘。
「我這心胸呀一下子開放的不得了!」
在澳大利亞,天四點半就亮了,他會早早收拾好散步到海邊。
偶爾彎下腰來撿撿貝殼,捉幾隻海蜇,有時候撿到海參,就偷偷帶回家。
為了等海水落潮去抓螃蟹,老兩口半夜不睡起個大早,好不容易抓回來一點兒「戰利品」。
一個說:「跟昨天撿的花螺一起煮。」
另一個卻堅持:「我要用醬油醋泡了吃。」
兒子顧頤夾在中間長嘆:「幼——稚!」
天氣好的時候去公園,
廣場上年輕的大學生們彈吉他唱歌,
老兩口坐在其中拍手打著節拍,
完全和他們玩成了一片。
他們搭乘遊艇出海,
顧全平撈上一條大魚:
「哎呀呀,海裡的寶貝可太多啦!」
路過岸邊也沒閒著,
從水邊撿起一段海草:
「你看這個像不像一條龍呀!」
說著在手上比劃舞龍的姿勢唱了起來:
「新年大家發財囉~」
在市中心的電影院,
老兩口看了人生中第一場IMAX電影。
雖然聽不懂,卻看得津津有味。
他們去昆士蘭州布里斯班坐遊艇,
穿著短褲戴著墨鏡,
在陽光下乘風破浪。
他們去野外露營,
在金色的晨霧中散步,
在深藍的夜空下數星星。
「我真的沒想到還能這樣,每天都有第一次,每天都能看到新鮮的東西!」
在旅途中,顧頤還特別給父母安排了一個50周年金婚的驚喜——
8000米高空跳傘+現場求婚儀式。
那天顧頤陪著二老來到跳傘基地的廣場上。
在來自全世界遊客的見證下,顧全平穿著兒子設計的金婚紀念T恤,
變戲法似的掏出自己親手紮好的花束,突然單膝跪地向老伴兒求婚。
「今天是咱倆結婚五十周年的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要第一次正式向你求婚,你願不願意?」
老伴兒又驚又喜,笑著說:「我願意!我還要再陪你五十年呢!」
顧全平的眼淚馬上流了下來。
「結婚的時候太窮了,衣服、傢具都是跟別人借的,現在有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浪漫一下啦~」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8000米高空,到底長不過50年相濡以沫的悠悠歲月啊。
那天回程路上,紅霞滿天,
顧全平當場看呆了:「我從來沒看過這麼美的晚霞。」
他趕緊招呼:「顧頤趕快來給我們拍照!」
兩位老人十指相扣,向遙遠的天邊揮揮手。
又覺得不盡興,清清嗓子唱起了歌
這是顧全平年輕時最喜歡唱的歌,
那時候兩人認識不久,呂愛平臉皮薄,總是不好意思開口唱。
五十年過去,再唱起這首老掉牙的歌,呂愛平也捉摸出了歌詞裡新的意思。
婚姻不也正是一場戰役?年輕時他們並肩打下一座又一座高地,
只不過現在多了一個叫做「病魔」的敵人。
來吧,誰怕誰。
就這樣,適應了澳洲生活的顧全平變成了一個七十多歲的「好奇寶寶」,看啥都有趣,見都想學。
顧頤教他一句「Morning,早上好」,他逢人就能「貓寧」一整天。
覺得吉他的聲音好聽,就纏著孫子教他彈,用長滿老繭的手按住和弦,小心勾彈每一根琴弦。
有一天夜裡他攥著一張滿是塗鴉的紙巾叫醒了睡夢中的顧頤,興奮地向兒子「炫耀」:
「看!我會畫畫啦!回老家了我要把它裱起來!」
有時候他彈著琴,老伴兒也會跟著唱,
到了漂亮的地方,兩人還會搶著四處自拍,玩得比小年輕還高興。
誰也沒想到,寡言少語、老實木訥了一輩子的兩位老人,竟然會在晚年「返老還童」:
爬樹摘花、下海摸魚,
學英語,彈吉他,
看電影,玩自拍……
更神奇的是,隨著心態的改變,顧全平的身體也奇蹟般好轉起來。
從南半球溜了一圈回到重慶,顧全平覺得自己的人生又重新開始了。
「我現在想通了,每天都要開開心心,再活70年!」
誰也沒料到,這趟「最後的旅行」竟像一劑良藥,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原本餐桌上吃飯的小碟子換上了大碗,體重也增了5公斤,
多年的白髮從中甚至長出了黑髮。
更重要的是,他對生活又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
這場長達88天的跨國旅行,顧頤為父母拍下了100000多張照片,但他依然覺得沒夠。
「看著父母一點點往前走,在鏡頭裡變得越來越小的時候,我很想上去抱抱他們,但我知道,我是留不住的。」
龍應台在《目送》裡寫:「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而站在人生路的兩端,無論父母還是子女,都不必追。
只要在他們的生命裡充分熱烈地活過,就已經是最大的勝利。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