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廣州\"嘆\"一頓正經八百的早茶,享受一下當地人的早茶文化。\"嘆者,長長地舒一口氣之謂也,悠悠然淡定享受生活之謂也。\"來羊城赴個早茶之約吧! 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匯總一波廣州美食攻略匯總!
很久以前,我和板栗先生就有個約定,有時間一定要到廣州\"嘆\"一頓正經八百的早茶,享受一下當地人的早茶文化。\"嘆者,長長地舒一口氣之謂也,悠悠然淡定享受生活之謂也。\"來羊城赴個早茶之約吧!於是,我們二人連續兩年清明小長假來廣州尋美食,當然是為了舌尖殘存的那一抹餘味。一城一味,細細品味,慢慢道來。
白天鵝賓館內部的主要景觀,我和板栗先生要去的宏圖府就在亭子的後面。
普洱清亮,飄著淡淡的柑橘香。咬一口美食吸溜一口茶,徹底投身於廣州的生活節奏中。
雞仔鹹水角。糯米外皮經過油炸之後酥脆又不乏彈性,餡料食材豐富,香氣撲鼻。三隻小小的雞仔造型,有點下不去口呢。
黑松露干蒸燒麥。宏圖府有很多口味不同的干蒸燒麥,我們選了一款黑松露口味的。薄薄的蛋皮包裹著肉餡和蝦仁,滿足感爆棚。搭配頂部點綴的黑松露,菌香四溢。
酥皮叉燒包。一年光景,很多餐廳的菜單都有或多或少的變化。跟普通叉燒包的味道差不多,餡料都是叉燒,只不過外面蒸製的破酥皮變成了烤制的油酥皮,口感更酥脆而已。
像這種知名度很高的餐廳,大家一定要在正餐的時間來,早點過來排隊。不要像我們,玩夠了溜達過來吃下午茶,點什麼沒什麼,秘制黑叉燒沒有,脆皮叉燒沒有,烤乳豬沒有,帶子沒有,蝦仁沒有,煲仔飯也沒有。氣得板栗先生差點拂袖而去,餓癟的我硬是把他按在了桌子上。
秘制黑金豬手,豬蹄的口感是那種帶點嚼勁的,不是脫骨的軟爛型。味道還不錯,有點類似叉燒的甜口兒,又有點微微的酸。不愧是秘制,就是讓你形容不出來。
秘制蛋家飯,這道主食還是有點小驚喜的,米飯配上雞蛋、肉鬆、蝦仁、乾貝加醬料炒制,顆顆分明,粒粒粘著蛋和肉鬆,口感脆脆的,很有意思。 一肉一菜一主食,外加一壺普洱一瓶啤酒,滿足而歸。
晚上九點半,惠食佳老店竟然還在等位!這也太火爆了!好在地圖上顯示附近還有個啫八店,沒想到竟然是意外之喜。這家店的裝潢類似居酒屋,與老派的大圓桌風格完全不一樣,主打啫啫煲,不僅有傳統名菜,也有酒水海鮮燒烤,完美。關於\"啫\"這個字的發音,在廣東的菜裡面,念\"jue\",一聲。其實就是這道菜的聲音,大火加熱砂鍋,裡面的菜發出jue jue的聲音,所以叫啫啫煲。
這裡的茶沒得選,只有普洱。特別豪爽的用碗喝茶。
第一次喝珠江純生,印象很好,沒有啤酒的苦味,入口竟然是甜的。
在舌尖2出過鏡的菜品是白肺湯和黃鱔啫啫煲。
所謂白肺,就是豬肺。湯很清亮,喝完沒有口渴的味精狀態,很地道。裡面有蔬菜、豬肺、杏仁和豬肉。據說南方人認為湯是最精華的,食材都是藥渣,但北方人卻喜歡撈乾貨吃。
終於吃到了蚝仔烙!就為了這個蚝仔烙,我願意把這家店推薦給所有人!實在是太好吃了!台灣的蚵仔煎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是大體是一個概念,可味道比這個差遠了去了!蚝仔烙底面酥酥脆脆,上面豐富的蚝仔、魷魚、蛤蜊、蔥花,配上軟滑的雞蛋,簡直無敵!如果我再來,決定一人吃兩張!
啫黃鱔非常好吃!打開鍋蓋的一剎那,感覺黃鱔還在跳動。雖然顏色濃油赤醬,然而並不過咸,韭菜洋蔥大蒜微微的辣味一下子就把食慾調動起來。鱔魚又叫水蛇,這邊人很會吃這個,早茶的很多評論里也推薦水蛇粥。
姜撞奶雪糕。最特別的是每個冰激凌球下面都配有白芝麻和大米花,這個組合很新奇,給奶香的冰激凌添加了更香濃的味道。
早茶選在廣州酒家,茶選了龍井。
看過一篇文章專門介紹粵菜,粵菜是由四大流派組成,分別是廣府菜、 潮州菜、 順德菜和客家菜。這道小點就是潮州粉果。
外面的皮實在是太黏了,黏到盤子上夾不起來,好不容易夾起來了又黏到筷子上咬不下來。不過很神奇的是,進嘴之後就一點也不黏了。餡兒是咸口兒的,裡面有肉丁、菌菇、香菜和花生米,很好吃。
臭栗最愛的榴槤酥,走哪吃哪。這道榴槤酥還真是我吃過最酥的了,筷子一碰就斷了,榴槤餡兒jua的一聲就溢出來,臭香臭香。
豉汁鳳爪。軟爛鮮香,一嘬肉就全脫骨了。
蘿蔔糕,廣式小吃最著名的一道了。裡面有瑤柱和臘肉,特別鮮。連我這麼厭棄蘿蔔的人都不得不承認,好吃。
料超足的艇仔粥。我在北京某著名茶餐廳里點過一次,只有魚肉和蛋皮,還寥寥可數。這邊正宗的艇仔粥里,我能吃出來的就有:蛋皮、豬肚、魚肉、火腿、牛丸、蝦仁、魷魚,還有一種不知道是啥的透明物種,不知道是花膠還是海參。每一勺都有料。
八寶甜醋豬腳姜,連著幾天都吃豬腳,並不怎麼愛吃豬腳的我和板栗先生也是醉了。不過這道八寶甜醋豬腳姜實在是名聲在外,從我上中學時就在港劇里見過這道滋補聖品,好像剛生完寶寶的女士們特別適合吃這個。豬腳在這道菜中充其量算是\"藥渣\",真正滋補的是姜醋和雞蛋。雖說是姜醋,但既不辣也不酸,反而是甜甜的。板栗先生嘗了一口果斷放棄,但其實我覺得還不錯。
生煎脆皮甜薄撐,廣式小煎餅。其實我想吃的是咸薄撐,不過這裡沒有。煎過的糯米外皮卷上糖、芝麻和花生碎,味道香甜酥脆。不過必須得配茶,不然會有些膩。
泮溪酒家是國家特級餐廳,是\"南漢王劉長的御花園\"昌華苑\"的故地,也是昔日的\"白荷紅荔、五秀飄香\"的\"荔枝灣\"。\"它薈萃了嶺南庭園特色及其裝飾藝術的精華:外圍粉牆黛瓦、綠榕掩映;內部迂迴曲折、層次豐富。整個酒家由假山魚池 、曲廊、湖心半島餐廳、海鮮舫等組成,其布局錯落有致,加上荔灣湖景色襯托,更顯得四處景色如畫。\"(摘自百度百科)
逛完園子到萬壽宮用晚餐。迷你佛跳牆,原本我們以為就是竹蓀啊海參啊簡單版的\"佛跳牆\",沒想到湯內燕鮑翅肚參齊全,還配有火腿和香菇提鮮,而且份量一點都不迷你。嘗嘗味道就好,以後再也不吃了,感覺有點罪過。
金牌化皮乳豬,泮溪酒家的當家菜。豬皮嘎嘣脆,嚼在嘴裡咯吱咯吱的響。正趕上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烤乳豬祭祖。
香芋扣肉,扣肉肥而不膩,蒸出去的油脂正好被荔浦芋頭吸收,吃起來香甜軟糯。看這頓菜有多橫,就說明我們有多餓。面對風捲殘雲後的一桌狼藉,趕緊喝一口紅茶壓壓驚。
千層榴槤酥,真的很酥。配著紅茶口感很不錯。
雲吞麵。雲吞皮很勁道爽滑。麵條是廣東香港特有的細面。
三十年陳皮香茜牛肉丸,哦不對,是牛肉球。真的像個球那麼鑿實。
在廣州,經常能看到一些老人家點一份茶點,拿著一份報紙,一直在不停地喝著茶,偶有路過的熟人坐下閒聊兩三句,就這樣度過一上午悠閒的時光。真是會享受生活。
僑美食家是沙面地區很出名的餐廳,出名的原因是蔡瀾、吳彥祖等明星造訪過。衝著吳彥祖三個字,就能吸引一大批迷妹迷弟們來吃飯。
大元貝,又叫野生大網貝,太爽了,巨大一片肉外加巨大一坨黃。說
金牌紅燒乳鴿,僑美食家的主打,真的香酥,一人消滅掉一整隻沒問題。照片剛按下快門,就少了一隻鴿子腿,板栗先生已經迫不及待地塞進嘴裡了。
這是我們第一次去廣州,見識到巨型瀨尿蝦。海鮮栗堅持加點瀨尿蝦,這個決定太正確了,比起吃進嘴裡,光看看賣相就已經讓我長見識了,第一次見到小臂這麼長的瀨尿蝦!一條皮皮蝦占滿了整個盤子。
椒鹽瀨尿蝦,外殼都被炸酥了,根本不需要剝殼,直接塞進嘴裡。這個季節幾乎每隻蝦都有黃。
陶然軒在沙面景區內,一層的桌椅裝潢全部是紅木,所以茶位費稍貴25元一位,二、三樓6元一位,六樓8元一位。這麼多層吃飯的地方,每天路過仍然能見到很長的隊伍在排號。
野菌風車餃。餡料是各種顏色的蔬菜和小鮮。
百醬蒸鳳爪,依然是我負責雞爪,板栗先生負責花生豆。對於從不吃雞爪子的板栗先生,我都無法跟他形容這道菜有多好吃,因為完全沒有對比。
美好的一天從早茶開始,今天的早茶選在名聲在外的點都德。吃過之後的感受就是,早茶一定要來這裡啊!強烈推薦!!茶依然選的鐵觀音。
懷舊南乳煎餅。與北方人理解的煎餅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這個煎餅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油餅,用油煎的餅。外面一圈厚厚的油餅,中間一圈酥酥脆脆的薄脆,帶一點點鹹味,很好吃。
鬆化雞蛋撻和點都德半熟芝士盞。這個半熟芝士盞裡面呈半凝固狀,味道非常濃郁,芝士栗吃的眉飛色舞。蛋撻是典型的港式蛋撻,看賣相就能與葡式蛋撻區分了。不過撻皮還是很酥,有點像千層酥的感覺。
我一直對菠蘿包沒有什麼好感,覺得就是大麵包,然而我吃了一口之後,徹底淪陷了。裡面竟然有辣麼多的餡兒,還有辣麼多的菠蘿丁!咬一口直接在嘴裡爆漿!
朱古力核桃包。板栗先生的審美果然奇特,點了我永遠都不會點的小吃。
裡面有大粒兒的核桃和椰絲,不難吃,但是容易膩。
這家分店叫大茶樓店,比起上次去的那家,略微有那麼點小失望。環境比較擁擠,關鍵是茶點個頭縮水了不少。我和板栗先生在這裡點了很多傳統經典茶點,打包回去孝敬父母。
茶選的是羅漢果茶,甜絲絲的。荔灣艇仔粥,比起廣州酒家,粥里的料稍微少了那麼一點。
雞絲炸春卷,個頭縮水了起碼得有2/1吧。
蒜香鮮蝦菠菜餃,這個被娘親大大地稱讚了一番。
另外忘記拍照的還有:金沙鮮蝦紅米腸、金牌蝦餃皇、明蝦蟹子燒麥、蜜汁叉燒包。唉,光顧著吃了,等吃完了才想起還有拍照這回事呢。
廣州人以敢吃會吃聞名於世界,這回我算是開了眼界了。在餐廳挑選海鮮的時候,赫然看見一個大缸里放著娃娃魚!娃娃魚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嗎??怎麼可以吃??還有切好的鱷魚腿!太恐怖了!放眼望去,各種蘇眉、東星斑、波士頓龍蝦、青龍蝦、澳洲帶子、扇貝、瀨尿蝦、水蠶擺滿了整個大廳。最噁心的是一種叫金邊龍虱的生物,簡直就是水裡會游泳的土鱉!百度了一下,這玩意還有個名字,叫水鱉。。。
勝記以前是有名的大排檔,現在已經正經改裝成有房頂的餐廳,規模經營。點了一道蹄筋燒海參,分量十足,不過蹄筋不是鮮的,像是水發的。
懷舊干炒牛河。新潮栗不喜歡一切懷舊的東西,這麼好吃的牛河竟然只吃了一小碗。牛河炒的不錯,鍋氣味很足,牛肉軟嫩,小蔥和韭菜也很提味。
海鮮栗嚷嚷了好幾天的大龍蝦終於上桌了!我們選的波士頓龍蝦,找了一隻最小的,三斤多!吃龍蝦吃到撐的感覺也是沒誰了。
廚師斬件斬的很好,鉗子、鰲啥的都不用掰,直接用筷子一拽,肉就一整塊出來了。
如果說白天鵝是老廣州人浪漫的代表,那陶源居旋轉餐廳也算是老廣們的情懷了。
酒店13層、15層和17層全是餐廳,只不過由於17層的旋轉餐廳景色美,所以茶位費10塊錢一個人,其他樓層餐廳則是5塊錢。 廣州人講究嘆早茶,無論去哪裡吃什麼,一上來都會給你沏一壺香茶,加熱的火爐和茶海更是桌桌必備。仿佛喝茶才是正經事,茶點都是配角。通常情況下,早茶配兩件或三件茶點為一套,不吃茶點只喝茶叫\"凈飲\",是要收雙倍茶位費的。經常能看到許多老人們,一個人,點一兩件茶點,沏一壺香茶,拿一份報紙;亦或一對夫妻、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邊飲茶邊聊天,悠悠然地享受著晨間時光。我們喝的是烏龍,意料之外的清香,頭頂上都要開花了。
但凡看到桌子上擺滿了小吃的,一定都是我們這樣的外地人。在北京吃到的廣式小吃,只覺得皮薄餡大,到了廣州才知道,不光皮薄餡大,個頭頂北京的兩個大!陶源水晶蝦餃皇。
金沙紅米鮮蝦腸。腸粉的軟糯加上蝦仁的Q彈,再加上金沙的酥脆,我最喜歡這種豐富的味覺層次。
檸蜜蛋散,很好玩的一道小吃,甜甜的蛋味酥。
薑汁燉牛奶,也就是知名的姜撞奶。我曾在家做過很多次都沒有成功的甜品,完全不添加凝固劑,只靠薑汁和牛奶的化學作用自然凝結而成的奶凍,非常好吃。
來到上下九步行街的陶陶居吃下午茶,一路走來差點被擠出肉汁兒,清明假期上下九附近就都是烏泱烏泱的人群。如果對購物不感興趣的朋友,真的可以不來。終於拐進一個岔路口,看到陶陶居的招牌,這裡總算人少一些。
陶陶居是在網上被推薦次數比較多的,我在廣州的同學也強烈推薦這裡的茶。我們下午來的時候只有幾樣茶點,全部放在一個推車上,像自助一樣自取,貌似這才是吃早茶的傳統方式。果然是老字號,影響力不是一般的大,大廳幾乎都客滿了。我們選了鐵觀音配四樣茶點,干蒸燒賣、流沙包、鮮蝦春卷和叉燒酥。
特意找了一家黃振龍涼茶店,滿足苦栗愛吃龜苓膏的奇怪癖好。黃振龍最有名的涼茶就是癍痧涼茶,我毫不猶豫的點了一瓶。四川人不是經常說\"這個真的不辣!\"廣州人經常說\"涼茶真的不苦!\"嗎,我嘗了一口涼茶,差點就直接嘔出來,真(zhong)的(yao)不(tang)苦(zi)!跟我當年喝過的中藥一個味道!怪不得店裡小妹笑著跟我說,要\"大口大口直接喝下去\"呢,還得捏著鼻子。
幸虧機智栗讓我再點一種甜甜好喝的涼茶,這個是冰鎮火麻仁涼茶,味道像甜甜的芝麻糊,還不錯。癍痧涼茶我再也不想碰了,都被板栗先生幹掉。他竟然喝得下去,簡直就是勇士!哦對了,龜苓膏比北京的更難吃,更苦,照片我都不想拍。
關注我,一個愛吃愛玩的旅遊小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