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也可以窮游 只是你不知道真相罷了 難怪花那麼多錢

@ 2019-09-21
"

我熱愛自駕游,熱愛在路上, 是對愛自由的一種詮釋 ,是一種解脫

作者在可可西里跳著鍋莊吃著當地老大爺給的餅子加氂牛肉

大家見過從山西出發去青海,四個人晃了一周帶車費,人均950元,算窮游嗎?看著這個價碼,自駕游里算是窮游到家了,但是我認為「窮游」只是一種方式,一種旅行的態度,跟兜里有沒有錢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自駕游,在大多數的朋友看來, 是一種比較高端的旅行方式,覺得各種費用都很高感覺是一種有錢人的旅行方式。

這個其實是理解錯誤的,就目前的幾種旅行方式,報團游、自由行、背包客,那個不得花錢呢!只是多少的區別。

其實自駕也是一種很經濟的旅行方式,只不過是有些朋友在旅途中的,對生活的質量要求太過於高了,吃的高端,住的高端,以至於費用過高,給人一種誤解,實際上合理的安排和規劃自駕的行程,是花不了多少錢的,按照我的意思來說,自駕游的性價比應該是所有旅行方式里最高的。如果是經常自駕出遊的老手來說,他們的行程消費,肯定比旅行社的團隊游還要低。

當然,我就是這類人,經常用窮游的方式來周遊全國,我的自駕窮游可不是為了來省錢而省錢的,只是想用更少的錢,去體驗旅行中更多的美麗景色,更多的去了解當地人的生活,置身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習俗中間,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充實自己的旅程。

我接下來說的 行、吃、住、賣、玩、的性價比,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與當地人或多的交流上來決定的。

作者在俄羅斯蹭了這帥大爺家五天住宿

車費取決於你對「在路上」的態度

在自駕車輛的選擇上,要根據自駕全程的路況來選擇合適的車輛,如果去南方發達省份自駕,哪裡的路況較好,你就可以選擇一台經濟實惠的轎車就可以了,如果行李較多就搞個七座商務車,如果去西藏或者草原一類有混合路況的,那肯定是要一台越野車了,但是這個也有區別,一台霸道的油耗和一台CRV的油耗可是要差好多啊,但是都可以勝任那種路況,目前國內的路況,基本上優化的都很不錯,連西藏都可以轎車往返,一句話,車輛的選擇,可以決定你這趟旅行最大費用的高低。

再拿過路費來說,我的宗旨是國道高速相結合,就拿去青海來說,我們這裡離青海西寧1180公里前400公里就是在城市間的交通,我選擇了高速,後700公里進入了黃土高原,我選擇了國道,因為很多的人文景觀都在國道附近,看到好的風景或是景點,停車留念是免不了的了,這點高速比不了,況且沒有通行費,說不定還能遇到比你的目的地更美的地方。

在去往阿爾山的路上作者選擇了國道

在旅行者的口中,有一句話叫「一種美食,叫他們家樓下」

這點是跟團游是比不了的,這得會吃,我們一般都先接觸下當地人,從他們口中能找到絕對的美食,而且經濟實惠,清潔工、學生、出租司機、賓館前台、晨練的老人、他們都可能給你指到一個他們常去的餐廳,記得那年,在新巴爾虎右旗,都說那裡有中國最好吃的羊肉,到街上找了幾家,哪家都人山人海,聽口音大多都是外地人再吃飯,隨便找了家,排隊等桌的時候的時候,收拾車上要扔的東西,直接都給了一個收廢品的老人,那老人有點感激,就給我說了另一個吃肉地方,當時已經定下了飯,就決定中午在這裡吃,晚上再導航過去,那店在一個80年代那種工廠的小區,是家夫妻店,真的,不胡說,我真的吃到了中國最好吃的草原手把肉,老闆告訴我,那街上的那種像模像樣的飯店,都是專門接待外地人,味道一般還貴,有的還是外地人開的,他們家店開了十幾年,都是附近的居民來吃,食材從不做作,絕對是老字號的味道,跟中午那頓簡直是天壤之別,而且價格幾乎差了一半。

在陌生的地方我們是外地人,誰最了解本地風味,那肯定是當地人,去吧融入他們,走入當地的小胡同,居民區外的大排檔,學校邊的路邊攤,來吃東西的基本上都是當地人,一邊吃飯一邊聽著當地人用方言聊天,那感覺真不錯,最重要的是,這類店不欺客,而且一頓當地風味的飽飯也就十塊八塊。如果你到了陌生的地方,請同樣使用這句話,「一種美食,叫他們家樓下」。

作者在蘭州享受了當地的路邊攤「羊頭肉」

「住宿」一張能睡覺的床而已,何必去計較哪些跟睡覺無關的事情

說到住,其實是自駕游的較大開銷之一,這個選擇就多了,快捷酒店、民宿、青旅客棧、對於這個的選擇我建議使用一些工具,一些APP,我一般都是從低價往高價看,有些店開的偏一點,但價格低到可笑,別在意位置偏,咱是自駕,有車,一切都好辦,在五星酒店的床上醒來看到的太陽,和你在這家床上醒來看到的是一樣的。

還有就是青旅這種性質,論床位住宿的,也是性價比的首選,首先,咱人多,自駕怎麼都3人以上,要是幾台車一起性價比就更高,青旅的床位一般也就二三十塊一個,一個六人間全包下來也就一百來塊錢,幾乎和快捷標間一樣了,除了公共衛生間,沒什麼不方便的,大家住一起,聊聊白天的旅程,其樂融融,不但便宜還舒適。

還有更狠的,連店都不住的,有些骨灰級的自駕愛好者,車上常備帳篷,和各種洗漱用具,一應俱全,高興住哪就在那紮營,連睡都在風景里,真是頂級的性價比,直接把一些什麼草原賓館、沙漠賓館、pk的體無完膚,是的,你睡草原、沙漠、好幾百上千,我也睡這一毛錢不花,同樣的感受,甚至帳篷更接地氣,對於城市裡生活的我們,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一套雙人的裝備,便宜點的也就一百來塊錢,如果大家想嘗試的話,要把時間安排好,比如我們那次青海之行7天,住了5天帳篷2天快捷,為什麼住快捷,在享受超高性價比的同時,洗個澡什麼的也是有必要的,帳篷一般建議搭在風景區的停車場附近 或是居民聚集點邊上,安全方便,一般的停車場都有公廁,洗洗涮涮也方便,出門前網上查下,甚至有些景區直接就有帳篷營地更方便了,租塊地一晚沒幾個錢,什麼設施都有。不過也得注意,有些地方早晚溫差大,需要考慮其他人員的身體狀況,來選擇是否使用帳篷。

作者在西寧四人住下了青旅的六人間

在合適的地方 買合適的東西

真正的好東西是不需要包裝的,土特產,基本都是地域內才有的東西,也是本地人日常需要的,日常的玩意會貴嗎?景點上的土特產商店的包裝盒好看嗎?在我們這,五斤最好的粉條在農貿市場也就20元,裝進一個漂亮的箱子裡,80元,您覺得這60元的箱子貴嗎?您覺得一錘 子買賣的商品的質量很好嗎?錢花的怨嗎?在有購買的需要的時候,放下面子,不妨去一趟當地的農貿市場,或者超市,你想要的都是本地日常需要的,質量錯不了。

在紀念品上,08年從川藏去成都,想給朋友們帶點紀念品,需要買30個轉經筒,沿途商店同型號的價格,真是百花齊放,50-150不等,太貴了,打住沒買,到了成都正尋思著買點啥,停車場的大爺給指點了下,「我們這裡有個西南最大的小商品市場,不行去哪轉轉吧」,確實哪種型號的轉經筒,批發價8塊,當時有種撿了幾千塊錢的感覺。看緊自己的錢包,能花錢的地方很多,只是花錢多少而已。

作者在成都購買轉經筒

在景區邊上玩「偏門」其實也是一種享受

這裡簡單講也就是說怎麼「玩」,這個也是件重要的事,不然咱出來幹什麼,一些知名景區開了建國以來就有,被幾億的遊客踐踏過,風景在人的嘴裡描述的比眼睛見到的還好,還有人造景觀在國內的旅遊勝地也不少見,一些叫人玩爛的地方,有些古鎮長得都跟俄國套娃似的,好像都是是一個施工隊建造的,門票還貴的咋舌,咱去哪幹嘛。

在其他城市誰最了解怎麼玩,那肯定是「當地人」,他們絕對知道,比你要去的景點牛X很多,比較「偏門」的地方,在青海湖景點一張門票100,裡面也就在湖邊轉轉,看看一些水泥造的人文,我們沒有選擇進去,而是在本地人的指引下,繼續向西,到了黑馬河鎮整個湖都出現在了眼前,太震撼了要是當時買了門票,再到這裡,看到這景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是的,咱是自駕的,咱有車,那麼去周邊轉吧,記得早些年在去成都自駕,轉了幾個古鎮,也是俄國套娃,我住的青旅老闆給我指了條明路「你不行去我老家鎮上轉轉吧,也是個百年古鎮」一陣牴觸過後我出發了,到地一看,直接改寫我對於四川的認知 ,古色古香的木質吊腳樓,幾十年只賣一道菜的飯店,換人不歇桌的麻將,一杯茶水坐一天的茶館,到處都是擺龍門陣的攤子,這才是老四川的市井,沒有被商業污染的地方,哪裡有太多的人文,隨意的坐在什麼地方,都有一段故事,這裡也是我本人理解「在路上」的啟蒙,從此我愛上了自駕游。

作者在茶卡鹽湖享受完偏門景點就直接在路邊開飯

你不出去轉轉,就覺得你的生活,就是你的世界,你的日子,就是你的世界,出去吧,開闊眼界,每天為了生活累成狗,只有下一個目的地才能是解脫,「窮游」只是一些旅行者絕妙的旅行方式,它會給人有一種下次旅行的衝動,而唯一的宗旨就是!在路上!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