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場陣容】
曼聯出場陣容:1-德赫亞,29-萬比薩卡,5-馬奎爾,2-林德洛夫,18-阿什利-揚,31-馬蒂奇(66分鐘,17-弗雷德),39-麥克托米奈,15-佩雷拉,21-丹尼爾-詹姆斯(89分鐘,38-圖安澤貝),8-馬塔(69分鐘,44-鐘塔西),10-拉什福德
替補未出場:28-戈麥斯,4-菲爾-瓊斯,26-格林伍德,22-羅梅羅
萊斯特城出場陣容:1-小舒梅切爾,3-奇爾維爾,6-埃文斯,4-瑟因居,21-里卡多-佩雷拉,25-恩迪迪,10-麥迪遜,8-蒂萊曼斯,20-喬杜里(57分鐘,17-阿約澤-佩雷斯),7-格雷(66分鐘,15-巴恩斯),9-瓦爾迪
替補未出場:26-普拉特,12-丹尼-沃德,11-奧爾布萊頓,5-摩根,2-賈斯汀
【小麥重任在肩,他現在是合格的曼聯球員】
賽季前四輪以及國家隊比賽日期間,對於麥克托米奈的爭論並不少,有對他的肯定,也有直言曼聯讓他上位就決定了球隊的上限並不高。在埃雷拉離開之後,曼聯中場沒有補強,新賽季需要依靠的就是出走未遂的核心博格巴、重任在肩的小麥、身體與狀態技能下滑較多的馬蒂奇以及還沒有在曼聯完成適應的弗雷德、A-佩雷拉。至於馬塔叔叔,作為一名功能性的策應球員,他目前註定只能是球隊的常規輪換。
本場比賽博格巴傷缺,出任後腰的是麥克托米奈與馬蒂奇,考慮到馬蒂奇目前的狀況,麥克托米奈是中場實質的關鍵棋子。也就是說,他需要承擔博格巴此前承擔的東西,他需要在中路完成皮球的梳理與調度。
圖1:曼聯製造點球的全過程
從上圖可以看到,麥克托米奈與馬蒂奇在球隊界外球進攻中是高位雙後腰,拉什福德頭球擺渡之後倆人合力完成斷球,這也是球隊高位逼搶中後腰需要在對手球路與推進路線上完成限制的要求。
這時候,麥克托米奈的職責就是創造性的傳遞,他看到了右側的萬-比薩卡然後完成了分邊,丹尼爾-詹姆斯的前插傳中受到阻礙,但是拉什福德的積極拼搶製造了瑟因居的犯規,曼聯拿到了點球。
【體格決定了很多東西,小麥感受博格巴的困境】
本場比賽,4次過人、5次精準大範圍轉移、3次成功爭頂、2次搶斷、2次攔截的發揮證明了他是合格的曼聯首發球員。但是,麥克托米奈現在不具備成為球隊核心棋子的能力,不僅僅是博格巴的存在,還有他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名高大的球員,步幅與身體覆蓋是他的優勢,但頻率上的短板以及較高的身體重心讓他存在固有的弱點。這一點與博格巴十分相似,當你成為英超球隊主力的時候,對手在大數據系統的幫助下對你的研究十分透徹。
圖2:面對水晶宮,博格巴轉身被斷之後曼聯被對手反擊絕殺
圖3:接球之後,麥克托米奈的處理與失誤的全過程
從上圖3可以看到,接馬奎爾回傳之後麥克托米奈的思路十分明顯,尋求半側身持球希望能抹過麥迪遜。只是,靈巧且具備一定對抗能力的麥迪遜預判到了麥克托米奈的操作軌跡,伸腿碰到了皮球。這時候,面對麥迪遜的逼搶麥克托米奈希望利用身體的晃動去干擾對手,然後再變向轉身擺脫,結果過高的重心與身體的扭動讓他滑倒。
英超現在讓技術流的球員也越來越強調身體對抗,這對於高大且柔韌性一般的球員在背身持球時問題很大。本場比賽,小麥3次被對手直接完成斷球,就是這種問題的展現。他可以利用自己的體格去完成半側身的持球並用步幅甩開防守完成推進,單很容易像博格巴那樣遭遇到針對性的限制。
【中場無法完成轉身,曼聯推進依賴邊路】
索肖之所以固執地把博格巴放在後腰位置上,一方面是馬蒂奇的老化與弗雷德難以適應英超,另一方面就是博格巴是曼聯目前最為可靠的能在受迫情況下完成轉身的中場。
對手增加對曼聯後腰的限制之後,我們缺乏中衛或門將聯繫後腰之後直接完成推進的構建,現階段曼聯的進攻推進只能去消耗邊後衛。於是,前四輪之後萬-比薩卡與肖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傷病。
圖4:對手增加對麥克托米奈的硬度限制
從上圖可以看到,萊斯特通過個體提速以及遠端的接應完成了破逼搶與將球轉移到弱側的工作,後續傳中被麥克托米奈斷下之後,在其準備正面防守進行組織時直接被硬度撞倒。
圖5:後腰轉身受限,曼聯進攻依賴邊後衛
上圖是曼聯後場的推進組織,馬蒂奇接球之後看到對手撲上來只能回傳中衛,麥克托米奈遭遇到麥迪遜干擾限制的情況下曼聯只能分球萬-比薩卡,然後希望利用他與邊前衛的衝擊配合完成推進,被對手犯規破壞。這種情況在博格巴在場的時候並不少,而本場顯然更多。
因此,曼聯本場比賽形成的進攻局部就很有特點:麥克托米奈更加激進,馬蒂奇更加保守。
圖6:曼聯本場比賽球員的實際站位以及進攻分布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馬奎爾、馬蒂奇、揚組成了位置靠後的三角;麥克托米奈、萬-比薩卡與A-佩雷拉形成了更加激進的三角。這種預期,就是最大限度的發揮萬-比薩卡的進攻覆蓋,以及在左側讓馬奎爾保護馬蒂奇之後,讓丹尼爾-詹姆斯具備空間去衝擊。
【後腰前提的隱患,以及鐘塔西登場的思路】
馬蒂奇的老化十分嚴重,防守需要馬奎爾保護的情況下,在進攻端他的輸出很少,這就要求麥克托米奈去前提幫助缺乏對抗能力的馬塔。但這時候暴露出的問題,就是後腰前提之後曼聯腰位的空擋。
圖7+8:麥克托米奈前提之後,被萊斯特針對性的打擊腰位空位
上面兩個gif,一個是麥克托米奈持球前提與隊友配合失誤後遭遇到的衝擊,萊斯特操之過急遠射被擋;另一個是馬塔目前依然沒有適應索肖的前場逼搶態勢,他的個人防守習慣是站位而不是瘋跑,小麥前提限制被對手傳遞繞開之後又回位之後去補位腰位犯規送任意球。
為了進一步的保護腰位,索肖用弗雷德換下了馬蒂奇,也在後續換上了鐘塔西,目的一方面是增加腰位的體能,另一方面就是進行邊路衝擊去吸引萊斯特的後腰位移,畢竟這時候有遠射能力的A-佩雷拉來到前腰位置上了。
圖9:鐘塔西邊路過人之後的進攻模式
萊斯特在下半場比賽57分鐘之後是單後腰態勢,鐘塔西過人之後吸引了恩迪迪的位移,然後鐘塔西、拉什福德的連線就找到了前腰位置上的A-佩雷拉,後者完成了空位遠射。
【結語】
這並不是一場精彩的比賽,曼聯與萊斯特都沒有打出足夠豐富的戰術配合。
沒有博格巴的情況下,麥克托米奈本場比賽雖然有失誤,但是證明了他是合格的曼聯首發球員。而他自身情況在本場比賽的展現,進一步凸顯了曼聯高大後腰遭遇到限制之後很難完成正面組織的尷尬,過於依賴邊路以及後腰前提帶來的空位,也只能通過對位換人補充體能或是增加邊路配合去短暫整改。
好在,球隊贏球了,這就是好事。
++++++++++++++++++++++++++++++++++++++++++++
【歡迎關注曼聯紅魔館面子書和交流區】
面子書:https://www.facebook.com/GGMUManUtdRedDevil/
交流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9641871384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