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知名詞人,卻僅用6字,便把江南春色描繪得淋漓盡致

@ 2019-09-16
"

自古以來,江南一直是詩人筆下的美景勝地。一首首關於江南的詩詞,無不向世人說明江南的美好。從漢樂府《江南》中「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到唐詩《江南春》中「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再到宋詞《水仙子·詠江南》中「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如詩如畫的江南,時刻都在令人心醉而神往。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風入松·寄柯敬仲》,便是一首關於江南的經典詞作。它出自於元代詞人虞集之手。至於虞集之名,在群星璀璨的唐宋光環下,就顯得不知名了。但在這首詞中,他卻僅用6字,便把江南春色描繪得淋漓盡致。即我們所熟悉和常常引用的那一句「杏花春雨江南」。如詩如畫,可謂妙筆天成。

虞集和柯敬仲是忘年交。他們曾共事於奎章閣,後來柯敬仲遭受猜忌、誹謗而不得不隱居家鄉台州。再後來,虞集受到權貴子孫妒忌和朝中大臣的排擠,託病回到家鄉臨川。台州與臨川都屬於江南,所以虞集這首詞便是通過對自己往年奎京閣當值的情景的描述,來表露南還之念和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

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

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

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

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

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詞的開篇「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意思是說,在彩繪的廳堂里,姬妾清閒自在,而我卻因為白髪稀少,插不住簪子。雖然這兩句中,虞集並沒有直接表露自己懷念遠方朋友的意思,但是透過詞人沒心思與姬妾周旋,且已經年邁,委婉曲致地表達了詞人盼望早日與老友相聚的情懷。

「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則是虞集對自己在金鑾殿當值情景的描寫。它的意思是說,在春風輕柔,繁花惹人停住車馬流連的春天裡,有好幾回晚上我都在金鑾殿值宿。至於值宿的原因,便是「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即在這裡我要隨時準備為皇帝起草詔書,允許我傳呼執燭官人,允許我在天熱時穿輕羅朝衫。

按理說虞集現在的生活待遇,是很安逸和美好的了。但是對於遲暮之年的詞人來說,有了歸隱之心在所難免。況且在江南,還有他的老朋友。所以虞集在上片著重敘事後,到了下片便側重以景言情,來抒寫自己思念朋友和迫切回歸江南的情懷。

「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意思是說,皇城中的御溝里的邊沿還有殘冰存在,但殘冰的邊沿卻是藍汪汪的水在晃動,此時的燕子也正在呢喃著迎來春天。緊接著「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即雖然春天已經來臨,但是簾幕重重,春寒還沒消退,還有誰敢給你寄信慰問呢?

這裡的「寒猶在」一語雙關,它既說明了春寒,也說明了柯敬仲雖然早已回鄉隱居,但流言蜚語仍在,往日的那些朋友怕招惹是非,也不敢和柯敬仲寄信來往了。言下之意,也就是說虞集不怕招惹是非,因為「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到了杏花春雨江南時候,我也要南歸了,到時我便去尋你。

最後一句「杏花春雨江南」,歷來為人所稱道。它以景結情,極為警策。可以說是僅用6字,便寫盡了江南春色,也道盡了詞人回歸江南的決心和對朋友的深情厚誼。總的來說,虞集這首詞,不失為一首寄贈的佳作。而春日江南,杏花盛開,煙雨濛濛的景象,令人心醉而神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关文章